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第619章 文人相轻613
除了使用新人,目前已经在文科院的钱玄同、沈尹默也是蔡元培非常看重的。</p>
得到这种书法名家指导,李谕再不济也能达到写春联的水平。</p>
一零四.二三三.二四三.一八四</p>
蔡元培说:“我路过上海时,吊唁了黄兴将军与蔡锷将军,可叹时事弄人,再见面竟然只有一副遗像。在灵堂中我还见到了马君武,他听说我要做北大校长后,一直在劝阻,说北大的腐败尽人皆知,走马灯般不知道换了多少任校长,没有人全身而退,胡仁源实在当不下去,才请辞;我这个前清翰林来了,也只能败坏一世清明。但我在面对黄将军与蔡将军的遗照时,反而更坚定了要做点事的决心。”</p>
李谕说:“可能是氯气,一种化学武器。”</p>
李谕说:“科学不完全是科技,科技这种硬实力的追赶不是短时间能做到,我只能尽力减小一点差距,然后积累人才,等待和平时代再奋力追赶。”</p>
范源濂带着点情绪说:“我听说今年英、法、德、奥、俄几乎全部被打残,真是自作孽不可活,想当年八国联军,他们几个全在其中!”</p>
李谕说:“他在新办的杂志《新青年》上,发了一篇文章,专门驳斥康有为的论断。”</p>
陈仲甫淡淡一笑,“没关系,都是些陈年旧事才让他如此。”</p>
最后,蔡元培说:</p>
就是李大钊。</p>
陈仲甫说:“这不好吧……”</p>
蔡元培说:“相处一段时间也就好了。”</p>
陈仲甫的书法水平同样相当高,宣统年间时曾评价沈尹默的书法为“其俗在骨”。当时的沈说不出什么,辛苦练了几年,早已今非昔比。</p>
范源濂说:“咱们还有李谕这种科学巨子。”</p>
蔡元培说:“只是名誉的,不需要负责具体事务,不然你捐这么多书……”</p>
&lt;div &gt;</p>
“你要是让我当,我就不捐了!”李谕说,“不过我可以推荐一个人,李守常。”</p>
与此同时,东线战场也发生了一次大战役:布鲁西洛夫攻势。虽然名气小了很多,但这是俄军一战最大的胜利。</p>
李谕笑道:“你这位大师兄相当不待见白话文哪。”</p>
今天就和各位说这么多,来日方长,随时都可以找我继续商量。”</p>
我当时气坏了,拍案怒道,‘我就要弄注音字母,就要弄白话文,你这混账管得着吗?’</p>
蔡元培说:“也幸好我见识了这场可怕的战争,一个国家只有拼尽全力时才能看清它的全部面貌。列强们确实强得可怕,飞机、飞艇、坦克、大炮、重机枪,这些冷冰冰的新式武器,都是我们望尘莫及的。科技能够决定文明的上限,我们虽缺少资金投入科技,但可以靠文科先提高下限。那时候,到底谁更文明就说不准了。”</p>
“全要仰仗孑民了!”范源濂苦笑道,“因为洪宪帝制的闹剧,这段时间北大又遭遇了一波打击,理科院因为从预科上来的学生多,相对好一些。文科院就乌烟瘴气了许多,教师中不乏只靠印发旧讲义糊弄学生的。那些官宦子弟的学生,更是只知道吃花酒、捧戏子、打麻将,不读书,混日子。大学堂所在的马神庙一带,现在成了酒楼遍地、暗娼招摇过市的地方。作为文化圣地,太讽刺了!对了,还有康南海,天天嚷着要让黎大总统将孔教定为国教。”</p>
李谕无奈道:“科技正在以极为可怕的速度影响着现代战争,现代战争又能影响政治格局,进而影响整个世界。”</p>
反正用不了多久,法国就会迎来一场超级大兵变。</p>
蔡元培说:“你把编辑部搬过来我也不会说什么。”</p>
“正好,”李谕拿出一封信,“这是大同大学的留美学生团体刚收到的一篇文,来自美国的留学生胡适,叫做《文学改良诌议》,极力倡导白话文和文学革命。”</p>
过了一会儿,章太炎的大弟子黄侃突然破门而入,大声说道:“听说来了位新的文科学长?”</p>
沈尹默道:“校长过谦了。”</p>
钱玄同说:“《毛诗》《左传》《周礼》《说文解字》《广韵》《史记》《汉书》《文选》。”</p>
陈仲甫说:“既如此,我肯定不能推辞。”</p>
蔡元培一时之间也没有想到高尔基是谁,说道:“将来以疏才兄弟的名字命名图书馆或者干脆让你当图书馆长也未尝不可。”</p>
早在日本时,陈仲甫曾去找章太炎聊天,隔壁屋是黄侃和钱玄同。</p>
“化学?武器?”蔡元培说。</p>
李谕心想,就民国军阀混战的乱象,至少得先白白付出两代人。</p>
李谕问道:“哪八部?”</p>
“沈先生,有时间别忘了也指点一下本人的书法。”蔡元培说。</p>
陈仲甫说:“我给他拍个电报,拿到文凭马上归国!”</p>
范源濂说:“我也看到了,叫做《吾人最后之觉悟》,对尊孔思想的批驳非常精彩。”</p>
两人从那时就结下了一点梁子。</p>
李谕说:“条约是定给别人看的,危及自己时,洋人有几个还会遵守?”</p>
沈尹默笑道:“是他们两位抬举在下。”</p>
陈仲甫正好赶到,听到后大笑:“沈老弟的书法看来有不小长进?连校长和院士阁下都向你求教。”</p>
蔡元培说:“肯定要推广。”</p>
沈尹默开了个书法研究会,李谕来北大开讲座就时不时找他传授点经验。没办法,在这个时代混,字写太差真的很没面子。</p>
章太炎表示同意:“说的是,好像没有出过什么像样的人才。”</p>
沈尹默作为民国顶级书法大家,为人和善,针对李谕那手烂字,沈尹默每次都会逐个讲解如何用笔。</p>
蔡元培说:“我的观点是大学要兼收并蓄,黄侃一定会留下。”</p>
蔡元培的演讲很长,概括一下就是后来北大著名的“学术自由,兼容并包”思想,创造了民国大学的伟岸时光。</p>
陈仲甫说:“我明白。”</p>
总体算一下,截至1916年底,欧洲已经有800万人丧生,其中200万平民。</p>
蔡元培知道书籍的价格不便宜,感动道:“疏才不仅贡献了红楼,又如此破费!”</p>
蔡元培做校长真的有两下子,细节处见真章。他刚到校园门口,校工们就集体向他鞠了一躬,蔡元培脱下帽子,也朝他们鞠了一躬。</p>
胡适的这篇文其实写得半文半白,思想上也有点偏颇,不过确实挺有开创性。</p>
李谕突然感觉,在这种时局下,就是要有激进点的人才行,不然腐朽的力量还会卷土重来。</p>
当然了,想把白话文的水平提起来,还得鲁迅等一帮后续的大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