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圣旨(1/1)

作者:文云渚

宫墙雪第190章 圣旨

当然这些传言,陆皇后根本没理会。 她调养了一个月,人总算有了昔日一半的风采。 常嬷嬷道:“娘娘,您脸色好多了,白里透红,就跟您当大小姐的时候一样呢!” “这头发啊!还是那么黑亮。” “您这身子上也没留什么纹呢!” 很显然,常嬷嬷是在安慰她。 陆皇后很坦然:“不用多话的。” 她年纪上来了,生养后肯定不如年轻时候恢复得快。 如今卸了妆,比之前没生公主之前老了岁。 这人啊! 很奇怪。 不是一岁比一岁老,而是一夜之间突然变老的。 陆皇后也没办法去抵挡岁月的侵蚀。 可自古美人都是不能见白头的。 美人老了,那就好比一颗珍珠变黄了,就算再怎么擦拭,也是没了光泽。 常嬷嬷嗫嚅:“过阵子您恢复了就好。” 陆皇后道:“外头传的那些话不需要在意的。” 比如今这些传言还要难听千百倍的传言,陆皇后很久之前就已经听过。 要真在意,她早在很多年前就活不下去了。 “没人敢到本宫跟前来说。” “若有哪个在本宫面前漏出那么一两句。你知道该怎么办。” 常嬷嬷道:“娘娘,再过几日您就可以沐浴了。” “得精心养着了。” “娘娘,您天生丽质,稍微养一养,容貌一定会更胜从前。” 陆皇后道:“不再生养,调养个一年半载的,暂且容貌就能过得去。” 但她只给乾平帝生了一个公主,可人家一定是要皇子的。 “早知道那几年就开始调养了。” 陆皇后神色淡淡的。 常嬷嬷道:“也许皇上不一样。与您感情深厚,并不在意外貌。” 陆皇后微微一笑。 后宫的女人能撑到色衰爱弛就很不错了。 容色最好的时候,尚且都可能随时失宠。 更何况容貌憔悴之后! 陆皇后并不信乾平帝。 她道:“皇上那边还是没有任何消息么?” 常嬷嬷道:“没有。” “惠宗皇帝那边声势浩大,已经攻占了昌州。” 过了昌州就到长江边了。 这个速度很不正常。 陆皇后不觉得是乾平帝这边不堪一击。 但惠宗皇帝那边会不会被眼前的一路连胜迷了心智? 有一瞬间,陆皇后真想派人去跟惠宗皇帝说一句,不要相信眼睛看到的。 眼见不一定为实。 但就算陆皇后想办法把话递到了惠宗皇帝的跟前,也要人家信才信。 惠宗皇帝很小就被太皇太后带走了。 一开始,陆皇后还很想见儿子,但后来,她每见惠宗皇帝一次,太皇太后就要用旁的理由狠狠地罚孩子一次。 偏偏那理由都是能摆上桌面的,让人挑不出来错。 陆皇后见不得惠宗皇帝委屈,就主动不去见他了。 到后来,一年到头,陆皇后都见不到惠宗皇帝一次了。 母子之间是生分的。 是故,陆皇后就算是去苦口婆心地劝,惠宗皇帝是不会信的。 况且世人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 无人免俗。 于是,陆皇后只是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常嬷嬷道:“娘娘要不要看看公主?公主大了许多。” 陆皇后道:“抱过来吧。” 嬷嬷很快将公主抱了上来。 看着几乎和乾平帝一模一样的小脸,陆皇后百感交集。 公主一生荣辱都依赖帝宠。 皇帝上心,公主的日子就好过,反之,就难熬,甚至会被身边的管教嬷嬷随意拿捏。 陆皇后抱着软软糯糯的公主,整个人都恍惚了。 很多年前她也是这样抱着惠宗皇帝的。 当年的陆皇后举步维艰,没有指望惠宗皇帝能登临帝位,只希望她的儿子能够平安。 如今…… 在皇家,平安两个字可真难求啊! 陆皇后是母亲啊! 哪有做母亲的愿意看着自己的孩子没了性命! 无论这个孩子怎么样,那都是她的孩子啊! 可这世上哪有两全其美的办法。 乾平帝和惠宗皇帝之间,注定是你死我活的。 任何一方放过另外一方,那就是自掘坟墓。 陆皇后心里一本账。 她感到自己的心被撕成了几块。 陆皇后已经很久没有这样激烈的情绪了。 大多数时候,她都能做到不在意。 怎么可能不在意? 原本陆皇后以为自己是能想得通的。 是的。 她能想通。 但想通不意味着无知无觉。 陆皇后道:“就叫她永安吧。” 永安,永远平安的意思。 陆皇后不仅仅是希望公主平安,更希望她的儿子惠宗皇帝也能平安。 不过,永安只能算是公主的小名。 公主到及笄之年才会有封号。 陆皇后抱了好一会儿公主,将公主交给乳母:“好好照顾公主。” 她叫来了御前的鲁席。 鲁席今年六十多岁了,早年就是伺候乾平帝的。 他身子骨很硬朗,如今顶着乾平帝身边大太监的名头,在光明殿当差。 陆皇后道:“皇上久不露脸。朝臣们只是不敢议论,但心里会有别的想法。” 在行宫,乾平帝就算不上朝,也会隔三差五把大臣们叫进来问话。 如今一个多月了,乾平帝都没出现,这就很奇怪了。 只不过,乾平帝动不动就收拾人,大臣们不敢明说罢了。 但他们私底下会嘀咕,但最多也就是嘀咕陆皇后所生的嫡公主连满月酒都没有办。 而且这些话是从外命妇们口里传出来的。 这就是这些大臣们在投石问路了。 传得那么沸沸扬扬。 要是乾平帝依旧宠爱陆皇后,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带着陆皇后大肆庆祝公主的诞生。 要是乾平帝迟迟不出现。那就有两种可能了。 一种可能就是陆皇后彻底失宠。那大臣们回头就得赶紧调教自家的姑娘们,预备着新一轮的选秀。 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乾平帝不在了。 但乾平帝是一个皇帝,如不在行宫,那又在哪里呢? 没听说乾平帝出征。 难道? 大臣们是很能想的。 所以,此时此刻,朝臣们是人心浮动的。 鲁席道:“回禀皇后娘娘,皇上自有安排的。” 陆皇后道:“世人大多首鼠两端,瞧着风头不对,就会马上转向的。” “不用去窥探人心。” “结果肯定是大失所望的。” “朝臣们肯好好当差就可以了,至于他们内心到底是怎么想的,并不重要。” 陆皇后停顿了一下,又道:“人心真要稳。” 鲁席道:“皇后娘娘所言极是。” 陆皇后道:“司礼监送些重要的折子来吧,有前例可依的。本宫代为处置,能瞒一阵子是一阵。” “另外,发一封圣旨,赐公主封号为永安。” “皇上走之前应该给你们留了空白的圣旨吧。” 鲁席道:“是的。奴才都收着。皇上叮嘱了,若是皇后娘娘要,都交给皇后娘娘处置。” 陆皇后微微一愣。 空白的圣旨都给她? 这是多么大的权柄啊!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