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年不逃荒,我带着族人深山求生第582章 这老家伙什么意思?
陆元元想不到家里人都这样支持她,忍不住欣慰的笑了。 家人还是这么善良。 并没有因为富贵迷了眼睛,知道取舍。 “好,爹娘,哥哥,既然你们不反对,稍后我就去求见皇上!” 匆匆吃过饭后, 陆元元骑着大黑赶去皇宫。 今日的朝会还没有结束。 群臣确实想到了一些办法。 凌照出列,向建安帝提议。 “皇上,既然要赈灾,自然不能让老百姓白白领了粮食,正好用这笔钱粮物资,号召老百姓大兴水利,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凌大人,要大兴水利,还要调度工部与水务司,更是劳师动众,于赈灾无异于雪上加霜!” 一位大人提出异议。 “周大人此言差矣,工部官员与水务司食朝廷俸禄,不管是否大兴水利,一年四季的俸禄一文钱不少,难道因为要赈灾,就可免了他们的俸禄?还是周大人想把自己的俸禄捐赠出来赈灾?” “你!……凌大人何出此言,难道要因为赈灾,所有朝臣都要去喝西北风吗?” 周大人有些气急,但是也知道这是在朝堂上,他一个三品官员,自然不能不给凌照面子。 可是想让他捐出俸禄,是万万不能的。 “既然周大人不愿捐献俸禄,那拿些储存的粮食总行了吧?” 凌照有些嘲讽的看着,这位急的面红耳赤的大人,至于吗? 这京城权贵,有谁是指着俸禄养家糊口的。 哪家府上没有几个店铺和庄子,指望朝廷发的那点俸禄,在京城这样的地方,还不得省吃俭用,节衣缩食。 可是看看这些官员,哪一个不是家大业大。 周大人侧目,这老家伙什么意思? 皇上都还没有开口,这就跳出来假仁假义,真是岂竟岂有此理。 凌照才不管他是什么反应,对建安帝作了一揖,态度十分郑重。 “皇上, 此多事之秋,着实让人无奈,微臣不才,愿意捐献银两五千两,粮食一千石!” “好!” 建安帝叫一声好,看向大殿上的群臣。 “诸位大人,尔等就没有什么表示?” “皇上,微臣愿意捐赠银两五千两,粮食二千石!” 顾焕之站了出来,对建安帝一躬身,报了个数字。 “皇上,微臣捐赠银两五四千两,粮食一千石!” “皇上,微臣捐赠……” 群臣纷纷跪地,慷慨解囊。 不捐赠不行啊! 看看,其他大人都捐赠银两粮食,自己要是不行动,岂不是不好? 大殿上三百位大臣,或多或少都捐赠了一定数量的银钱物资。 有些大臣其实心中发苦,这一有事,皇上就薅他们羊毛,谁抗的住。 要是再多来这么几次,恐怕他们也跟那些灾民差不多了。 唉! 建安帝给柳丞相赐座,让他一一记录所有大臣捐赠的物资数量。 看着呈上来的捐赠数量,建安帝暗暗点头。 虽然对十几万灾民来说,杯水车薪,不过也能解一时之困。 此时 ,通传太监进来,在平公公耳边说了几句话。 平公公向他摆摆手,赶紧上前一步,小声对建安帝说道:“皇上,福德郡主求见!” “福德郡主?” 建安帝有些疑惑,这小丫头怎么会来? “让她进来!” “遵旨!” 平公公答应一声, 赶紧扬声向外面喊道:“宣福德郡主进殿!” 正在心头滴血的群臣,纷纷疑惑的看向大殿外面。 等在外面的陆元元耳尖的听到声音,大步走进大殿。 径直来到金銮殿前,陆元元跪下大声说道:“臣女福德,叩见皇上!” “平身吧!” “谢皇上!” 陆元元起身,扫视了一圈诸位大臣,抬步退到自家外公跟前站定。 邓大魁本来不需上朝,只是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昨日他又在场,今日不来,有些说不过去。 所以,今日也早早来上朝。 他不解的看向陆元元,小声问:“丫头,你怎么来了!” “外公……” “福德,说说吧,今日怎么想到来上朝了?” 陆元元忙躬身回道:“皇上,昨日臣女从外公那里得知,嘉兴府与宁州两府遭灾,彻夜难眠,心中不忍那么多百姓食不果腹,四处逃荒,流离失所,慎重考虑之后,特来求见皇上!” “哦?福德可是有什么好的提议?” 建安帝顿时来了精神,目光如炬的看着她。 陆元元感觉头顶上有些火辣辣的,忙开口说明来意。 “皇上,臣女不才,虽能力浅薄,但也愿尽微薄之力,为皇上分忧!” 建安帝大喜。 “好,福德有心了!” “皇上,臣女愿捐赠临川县今年的税收,任皇上调拨,救助灾民!” “好!不愧是我大越的福德郡主,解万民于水火,真乃大义之举,朕要重重赏你!” “皇上,国家有难,匹夫有责,赏赐就不必了,还是留着救助灾民吧!” “好,说的好,哈哈哈,诸位大人可是听到了?” 建安帝听到这句话,满心郁气一扫而空。 “福德郡主大义,愿意捐赠临川县一年税收救助两府百姓,还不要朕的赏赐,真是好样的!” “郡主大义,堪称臣等楷模,臣等定效仿郡主,为皇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众大臣纷纷跪地,以表忠心。 “好了,起来吧!” “谢皇上!” 众臣站了起来,柳丞相上前一步,对陆元元说:“福德郡主,不知临川县一年赋税多少,本官也好记录在册,好做出统筹,方便调度!” “这,丞相大人,这个我还真不知道!” 陆元元有些不好意思的说。 不知道? 不知道你兴冲冲的跑来捐赠? “那大概有多少,郡主心中可有数?” 陆元元摇摇头,这个她还真不知道。 毕竟临川县自重建以来,就免去了老百姓三年的赋税,今年才是第一年收税,陆元元心里还真的没底。 不过…… “丞相大人,临川县共有百姓一万一千二百余人,耕地一万六千亩左右,老百姓人均耕地一亩有余,因为多数都是新开垦过来的荒地,又免去三年赋税,今年也是第一年收税,我还真不知道能收多少!” “这离秋收还有一月左右,郡主就急匆匆进宫,说要捐赠,这不是画大饼吗?” 一个大臣暗戳戳小声说着。 旁边有几人也点头认同。 这小丫头还真是会出风头。 陆元元可不惯着他,抬头准确的找到说话之人,语气平静的说:“这位大人,此话何意?” 那人吓了一跳,自己这么小的声音,她是怎么听到的? “没,没什么意思,下官就是敬佩郡主大义,能捐赠出封地上一年的赋税,用来赈灾,真是吾辈楷模!” “……这位大人,多谢夸奖!” 陆元元见他拐弯拐的这么快,也不愿深究。 转身对建安帝说道:“皇上,臣女知道情况紧急,急需粮食赈灾,愿捐出臣女去年荒地上的收入救急,其它的,等秋收之后,任由皇上调拨!” “好!” 建安帝龙颜大悦,他可是知道,临川县这两年种植水稻,收入大增。 一年的税收,加上国库能调拨的钱粮,还有刚才诸位大臣的捐赠,足以暂时缓解赈灾粮食短缺的问题。 “柳丞相,此事交于你负责,调派人手,即刻前往临川县拉粮,直接运往两府赈灾!” “微臣领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