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 又摊上大事了(1/1)

作者:陌上玉人来

灾年不逃荒,我带着族人深山求生第581章 又摊上大事了

众臣噤若寒蝉,皇上发怒,他们可承受不起。 “除了赈灾,众位爱卿就难道没有别的办法吗?” “皇上,如今的季节,再种一茬庄稼,明显是不成了,可是百姓还是要吃饭的!” 众臣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大越十三府,如今有两府遭灾,那就说明今年一年没有收成。 可是,却有十几万张嘴,还要吃饭,。 那么现在过库里能调出来的粮食,只能说杯水车薪。 如何能让这么多百姓,支撑到了下一年秋收? “皇上,依臣之见,只能加收赋税了!” 此时,一位大臣提了一个中肯的建议。 只是他话音刚落,立刻有大臣跳出来反对。 “皇上,万万不可!” 大人还是坚持己见,不肯退让。 “皇上,加收赋税,只是暂时的,度过眼下的难关,待明年再少征收一成便是!” “税收一事,岂能朝令夕改,这让老百姓如何信服朝廷?” “皇上,增收赋税只是权宜之计,如今国库空虚,十几万张嘴等着吃饭,如若不能尽快想出办法,恐将酿成大祸!” “皇上……” “……” 群臣都是各抒己见,有人提议临时征税的,有提议倡导捐赠的。 御书房中,一时之间闹哄哄的,堪比菜市场。 建安帝被炒的头大,大喝一声:“都住口!” 群臣顿时好似被按下了暂停键,忙跪下请罪。 “臣该死,还请皇上恕罪!” “是该死!” 建安帝冷哼一声。 群臣跪在地上的身子更低了。 “诸位真是好样的!把朕的御书房当成了什么地方!” 建安帝威严的扫视着一片黑压压的头顶,沉声说道:“朕不想听你们废话,都下去吧!明日早朝,朕要听到有效的赈灾办法!” “臣等告退!” 众臣如蒙大赦,告罪之后,鱼贯而出。 邓大魁直接去了郡主府。 陆元元见外公去了这么长时间才回来,又脸色凝重,不由好奇起来。 “外公,你这是怎么了?” “唉!” 邓大魁未语先叹气。 “丫头啊,朝廷又摊上大事儿了!” “什么?” 陆元元大吃一惊,摊上什么大事了? 不会是又有异族来犯了吧? 邓大魁就把进宫之后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 陆元元听了,也是瞪大了眼睛。 这倒灶的古代,真是天灾人祸不断,让人防不胜防啊! “本来皇上说要再下一道旨意,让各州知府加紧寻找大林,可如今却遇到这样的糟心事,皇上恐怕早忘了要下旨的事儿了!” 邓大魁有些可惜,这消息来到还真是时候。 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这个时候来。 陆元元也是无奈。 大越疆土何其大,让她一个地方一个地方的找人,实在无异于大海捞针。 本来还想着借助皇上的手,尽快找到大哥,现在看来,也是困难重重。 “外公,你说寻人的圣旨都下去好几个月了,怎么就没有大哥的消息呢?” “唉!” 邓大魁摇摇头。 本来还以为找人很容易,可是现实就是这样让人沮丧。 “皇上让大家想一个切实可行的赈灾办法,你说要怎么做?” 邓大魁看向陆元元,不知为何,他感觉小外孙女能想出办法来! “外公,我有什么办法?” 陆元元不由苦笑。 国家穷,百姓苦,说来说去,还是生产力低下,根本问题解决不了,想什么都是白搭。 “唉!” 邓大魁也是苦笑一声,小外孙女再厉害,也不可能凭空变出粮食来。 更何况是十几万人一年的口粮! 这次赈灾,难啊! “外公,你不是说已经有一位大人毛遂自荐要去赈灾吗?” “不错,可是国库空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几位大人竟然提议,让皇上下旨加收赋税! 可如今正是青黄不接之时,还要半月左右,庄稼才能收割,这事不好办呐!” 邓大魁摇摇头,神情凝重。 陆元元也没办法,这样的大事,不是凭她一己之力就能扭转乾坤的。 晚饭时,大家听到消息,都有些忧心。 吃过饭后,各自回了院子,陆元元坐在炕上,双手撑着下巴,一筹莫展。 如果她没有空间,她绝对会独善其身,可是偏偏她手握空间神器,又种植了大量的粮食。 按说这样的大事,根本就与她无关,可是她就是过不了自己那一关。 翌日。 吃早饭时,陆元元看着家人欲言又止。 陆青山见闺女一副有话要说的样子,忍不住轻声问道:“闺女,有事你家说吧,说出来大家商量商量,免得你一个人在哪那里琢磨!” “爹,天昨外公回来说过的事情,大家也知道,我就是想着,能不能把临川县的税收捐给朝廷,度过这次难关!” “妹妹,临川县哪里有什么赋税?自临川县建成以来,也就今年开始才要征收赋税,这庄稼还要一个月左右才能收获呢,你现在拿什么捐给朝廷?” 三林在旁边忍不住说道。 “对呀闺女,当初临川县重建之后,你不是说要免去三年的税收吗?” “爹,我就想着,要不先把咱们这两年收上来的粮食捐出来,等下个月粮食收获之后,再接着捐!” “……这,闺女,你真的要把全部收成都捐出去?” 陆青山有些迟疑的问。 “不错,爹,这两年临川县的收入应该不错,都捐出来,绝对能解一时之困!” “闺女,难道你不留一点?万一再发生什么天灾,临川县的百姓要怎么办?” “爹,你不用担心,现在临川县的地势得天独厚,南有临川江,北有枫林湖,堤坝也修的牢靠,想要再发生几年前那样的洪灾,机率有些小,如果发生旱灾更好办,咱们可以用水车车水,把临川江和和枫林湖的水,运送到田间,绝对不可能欠收!” 陆元元笃定的说道。 当初开荒时,这些方面她早已考虑到了。 可以说,未来若是不发生太过极端的天气,临川县绝对是旱涝保收。 即便是有什么意外,不是还有她的空间吗? 到时候只要解决了老百姓的吃喝问题,其他的都不是什么问题。 现在就是要找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给朝廷捐献粮食。 她也不是圣母,不可能每次发生灾荒,她都悄悄做贡献。 二林看着陆元元,眼神明亮。 “妹妹,你想做什么,就去做吧,二哥支持你!” “妹妹,三哥也支持你!” 三林也不甘落后,支持妹妹怎么能少了他。 妹妹说的都是对的,跟着妹妹走,绝对没错。 看看他们,不是从小小的枫林村,来到了京城这样的富贵之地,还在这里有了一席之地。 未来,枫林村陆家更会在京城立足。 陆青山和邓玉娘对视一眼,轻轻点头。 “闺女,如今咱们有这样的日子,已经非常知足了,适当的做些力所能及的善事,也算是积攒福德的好事,既然你已经想好了,爹娘也支持你!”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