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大明勋戚153 驱虎吞狼(二合一)
,我成了大明勋戚
连绵的春雨依旧没停歇,沈忆宸撑着油纸伞走出紫禁城,刚才所发生的一切,对他而言宛如梦一场。
自己在大明的科举生涯,就这般结束了吗?
说实话,这种感觉就如同毕业季离开学校一样,仿佛告别了一段过去的人生。
从此以后,再也不用寒窗苦读圣贤书了,未来迎接自己的,将是充满了尔虞我诈的官场。
到那时,自己又能否在功名利禄、势倾朝野中,保持着曾经的初心?
想到这里,沈忆宸笑了笑。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话听着让人感到热血沸腾,想要以行践言又谈何容易?
皇城脚下商贩行人的喧嚣,打断了沈忆宸脑海中那些虚无缥缈的想法,他开始思考更为现实的问题。
那就是殿试最后交卷阶段,王振的举动到底想要做些什么?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点沈忆宸深信不疑,特别是对王振这种人而言,更不会无缘无故的帮你一把。
今日你从他那里得到了多少好处,来日肯定会连本带利的还回去。
自己又能给予王振什么回报呢?
左思右想,沈忆宸认为自己最大的价值,可能就是那个还未到手的三鼎甲功名了。
莫非王振还是没有死心,一定要把自己绑定在阉党的战车上?
说实话,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当初在王山府上的对话,让沈忆宸可是忐忑了十几天,现在王振又添上一桩,还让不让人活了。
归根结底,还是在于自己实力太弱,面对王振这种专权官宦,几乎没有抗衡的能力,只能小心翼翼地对待。
不过谨小慎微,总比骄傲自大要强。
毕竟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迎着春雨,沈忆宸回到了成国公府,却意外看见朱仪站立在府门前。
“沈忆宸,你还是习惯于提前交卷。”
朱仪淡淡说了一句,乡试起沈忆宸就每日提前交卷,他就预测到殿试大概率也是如此,果然猜测没错。
只是这个时间点,有些过于提前了,还未曾听闻有新科贡士上午就交卷的。
不过从这句话中,沈忆宸也能得知,朱仪站在这里不是什么偶然,就是在等着自己。
“大公子,是有何要事吗?”
沈忆宸反问了一句,没有弯弯绕绕。
朱仪段位可比朱佶强太多了,他向来属于无事不登三宝殿的人,在此等候自己,定然是有事要说。
“也没什么大事,就是告知你一声,父亲大人已托媒人与泰宁侯府合婚对了生辰八字,并且双方交换了婚书。”
“下一步就是选个良辰吉日举办婚事,不知沈姨娘多久到京,你的大婚之喜可别错过缺席了。”
就这事?
沈忆宸感觉没那么简单,至少这件事情不值得让朱仪冒着春雨等候自己。
“多谢大公子相告,书信我已托人传回了应天,母亲应该很快就会动身北上。”
放榜定亲的事先都看过了,还能不知道是谁写的?
所以奈亨推荐这三人,除了沈忆宸是皇帝亲阅不确定外,其他两人都是阉党子弟。
这吃相有点难看啊,想把三鼎甲给包圆了?
既然有人带了头,殿试排名关乎着己方势力新生力量,那么其他的读卷官自然也不会客气。
很快礼部郎中站起身来,也推荐出三份试卷,分别是沈忆宸、贺平彦跟杨鸿泽。
并且把杨鸿泽给摆放在了首位,很明显要定他为状元。
“本官认为此三人文采卓越,当为三鼎甲。为首试卷更是词华典瞻,字字珠玑,可为状元!”
礼部郎中的这三份试卷,基本上属于整个文官集团互相妥协的结果。
贺平彦是吏部尚书王直外甥,加上他本身优秀的学识跟手段,三鼎甲基本上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只不过也恰恰因为他是王直外甥,十七名读卷官中就有王直存在,他可没有后世张居正的权势跟地位,怎么也得低调一点避嫌。
能进入三鼎甲,就意味着能直通翰林院,日后前途不可限量。状元头衔实在太打眼了,王直没有把握能压在外界的流言蜚语跟非议,只能让贺平彦低一头。
杨鸿泽是礼部尚书胡濙推选之人,身份背景异常低调,而且还是出身寒门。在会试之前,可以说没人知道他的存在,完全属于异军突起的类型。
由杨鸿泽当状元,即能卖胡濙面子,得到他对于贺平彦三鼎甲的支持,还不会引人瞩目。
甚至说不定在广大文人士子眼中,把杨鸿泽高中状元,当做是寒门逆袭。为这届乙丑科殿试阅卷,增添些许公正口碑,可谓一举两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