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 状元之资(二合一)(1/2)

作者:无限循环

我成了大明勋戚152 状元之资(二合一)

热门推荐:

“先生,沈忆宸到底写了什么,朕心中也颇为好奇。”

朱祁镇毕竟才十八岁,就算幼年继位当了十来年皇帝,少年习性也没办法完全抹杀。

见到这种无法理解的场面,他下意识就向王振问了一句,期望从老师这里得到答案,甚至还生出了一股也去瞅一眼的想法。

“陛下稳重,待到阅卷完后御前跪读,自然能得知沈会元文章内容。”

王振提醒了一句,读卷官有监督考生的职责,他们可以随意走动巡视考场。

你身为皇帝,就必须得正襟危坐,展现出天子威仪。就算心中好奇,也不能表现出来,更不能有任何动作。

不得不说,王振可能别的方面都是坑货,但在教导明英宗帝王学术上面,非常的称职。

让一个八岁继位的小屁孩,硬生生没有成为被群臣给摆弄的“傀儡”,就算后面仗打的稀烂成为叫门天子,在任期间权势也始终掌控在自己手中。

听到王振的话语,朱祁镇沉下心来,恢复到如常的状态中。

《左传》里面有一句名言,叫做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对于天子而言也是一样的道理,只有让别人看不穿自己内心的任何想法,才能让群臣保持深不可测的敬畏感。

此乃帝王心术,驭下之道。

“是,先生。”

朱祁镇点了点头,不再把目光放在沈忆宸身上,而是挺直脊背目视远方。

不过相对于其他考生而言,他们可不需要习得什么帝王心术,见到沈忆宸如此受到读卷官的重视,心中都忍不住泛起了嘀咕。

新科贡士进入午门的时候,就以单双号为划分,站队成了两列。就算是来到了奉天大殿,列队依然没有改变过,会试排名放松了许多,他这个举动要是放在会试里面,会直接按照舞弊处理赶出考场。

瞅了半天,桌案间隔距离甚远,加上又有读卷官阻挡视线,孙绍宗自然是看不到什么。

这让他心中也是愈发躁动起来,沈忆宸如今已经两元在手,该不会真让这小子连中三元了吧?

状元及见解独到、论述精辟,让杨溥看后也是忍不住接连点头。

按照此等水平推算,乙丑科的殿试,真可谓是人才济济啊。

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很快日上三竿临近中午。朱祁镇为了保持天子威仪,在龙椅上正襟危坐了接近两个时辰,此时已经感觉到腰酸背痛,准备下殿离场了。

要知道殿试虽然考一天时间,但是皇帝却不会坐上一天,大多待上一两个时辰便会离开。

甚至还有像正德皇帝沉溺豹房玩乐,嘉靖皇帝沉迷修仙问道的,干脆缺席殿试“不御殿”。

相比较起来,年轻的明英宗朱祁镇,已经算是尽职尽责的“劳模”皇帝了。

同时随着中午到来,监考官员跟考生们,也要准备进食午膳。

殿试的午餐由光禄寺造办,规格待遇挺不错的,有鹿一只,猪二口,羊三只,鹅十二只,熝猪肉八十斤等等美食。

但是这些东西,只有考官们才有资格享受,发放到考生手中的午饭,就只剩下馒头两个,汤一碗了。

不过哪怕如此,绝大多数考生宁愿饿着肚子,也不敢吃这顿饭。

倒不是嫌弃饭菜不好,而是在于殿试过程中,原则上是不允许上厕所的。后果就跟会试去茅房的理由一样,会被认为是对皇帝的大不敬。

冒着影响功名的风险,就为了不挨一顿饿,相信有点脑子会权衡利弊的考生,都会作出明智的选择。

就在明英宗朱祁镇起身,准备离场的时候,殿下考生中也有一人同步起身,准备交卷了。

这个人就是沈忆宸!

早在面见王振谈崩了之后,沈忆宸就已经作出了决断,殿试一定要抢在明英宗朱祁镇退场之前交卷。

原因就在于殿试名义上皇帝有着主考官的身份,所有考生都是天子门生。

实际上皇帝并不会自己亲自审阅试卷,而是交给了读卷官们评阅,最后在文华殿举办一个“读卷”仪式,把选定好的一甲前三御前读卷。

读完之后,由司礼监宦官将试卷呈于御案,这三份具体如何排名,就看最后的“御笔”钦定,

不过大多数情况下,如果内阁与皇帝跟司礼监关系融洽,状元、榜眼、探花的排名,就取决于读卷的顺序。

哪一份试卷最先开始读,这个考生基本上就是状元了。

当然也有例外的情况发生,皇帝不满读卷官的排名,会下旨继续宣读下去,一般以十二份为准。

但这种场面非常罕见,往往“十不存一”。

因为皇帝也是需要遵守游戏规则的,你无视大臣定的顺序自己乾纲独断,意味着向天下表明不信任相关科举官员。他们只能辞职以自证清白,将引发朝堂的大地震。

所以除非是极其特殊的情况,否则皇帝必然不会无视次序规则。

沈忆宸回绝了以胡濙为首的文官集团示好,又拒绝了王振的宦官集团招揽,相当于得罪了双方势力。

虽然殿试考前面对众新科贡士,展现出一副信心满满霸气十足的模样。但其实沈忆宸并没有把握,自己的试卷能出现在前三读卷中。

甚至就连进入前十二,沈忆宸心里面都没底。

想要打破这种局面,突破口就在皇帝身上,只要明英宗朱祁镇认同自己的文章,那么读卷官就不可能冒天下之大不韪,连前十二都不给排进去。

提前交卷,就是唯一能吸引到皇帝注意的方式,一旦错过了,那么自己的科举命运,就将完全交到读卷官手中了。

沈忆宸站起身来后,吸引了大殿之内所有的目光,很多人脸上都浮现出诧异的表情。

要知道殿试能考到日落天黑,很多考生为了确保没有任何错误遗漏之处,会十遍八遍的检查自己试卷,不到最后时分绝不交卷!

就算有提前的,至少也得到下午吧,哪有提前这么多,上午就交卷的猛男?

“沈忆宸敢提前如此之多交卷,就这般自信吗?”

“之前看他的答卷文章,颇具老成谋国之风,为何现在又表现的如此年少轻狂?”

“沈忆宸果真异于常人,开创了很多大明朝先例,以往殿试还真没有上午就交卷的考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