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何穿在帝王家第三十二章 敕勒川的敕勒人
贺拔家和宇文家忍辱负重,成功斩杀敌酋卫可孤这一巨大功绩,得到了大魏朝廷的高度赞赏。正当朝廷准备对这件大功劳的首功之臣度拔爷爷进行一系列封赏的时候,他却在一次和敕勒人的战斗中阵亡了。
敕勒人又叫高车人,其实就是汉朝时期的丁零人,西汉的苏武在贝加尔湖牧羊的时候,偷他羊群的就是这群人。他们是北方一只规模颇大的游牧民族,凭借“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敕勒歌》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民族的名字。
他们造的车很出名,因为他们的车车轮很大,直径最长的能合现代的14米左右,比他们养的牛还高,和马的身高相差无几。
这种高轮大车,可以在草茂而高,积雪深厚,且多沼泽的地区顺利通行,所以当时南边的人管他们叫高车人,换成现代叫法就是越野族、皮卡族或者suv族。
大魏之前日日胖揍柔然的时候,因为这个越野族属于柔然的附属国,因此顺手把他们也捎带上了,没事也会赏他们两巴掌,缴获些他们的人口牲畜,反正不打白不打。
于是,在鲜卑军队时不时的铁拳教育下,本来也不甘心于从属柔然的敕勒人们,经过权衡利弊,果断地对柔然人发动了反戈一击,一番抢牛抢羊之后,干脆就驾着他们的大车归附了大魏,迁到了漠南草原,从此那里就改叫了敕勒川,也就是我父亲高欢拿下我母亲娄昭君初吻的地方,母亲说那里的日落非常漂亮,她一辈子都忘不了。但这片历史上的敕勒川具体在现在的哪里,我记得好像是没有定论的。
然后敕勒人们就渐渐鲜卑化了,说的也是鲜卑话,《敕勒歌》其实就是用鲜卑语唱的。而他们又从大魏这边掌握了一些农耕技术,所以发展地很快,人口也出现了增长,后来大致分为两部,称为东西敕勒。他们在这段和平时期经常会组织一些草原聚会,据文成皇帝时期的记载:“五部高车合聚祭天,众至数万,大会走马杀牲,游绕歌声忻忻,其俗称自前世以来无盛于此。”
这段话描绘的大概景象就是五个部落的敕勒人们聚到一起祭天,数万人乘着高车,唱着优美的牧歌,一列一列地行进在广袤无边草原上,最终从四面八方聚到一起,进行祭天。在祭天仪式上,各个部落的敕勒人们一起赛马,烹牛宰羊,欢快的歌声在广袤的草原上一圈一圈地回响,其盛况不亚于现代内蒙大草原上的那达慕大会,规模之宏大,是连当时大魏的官员们都要惊叹的,更是敕勒人自形成一个民族以来,从未有过的盛世景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