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天命所归(1/2)

作者:浮沉的命运

大明匹夫第8章 天命所归

,大明匹夫

河南、宣武卫营城,东城门外十里,长亭。

大地苍茫,秋意萧瑟,草木凋零,落叶满地,青天如洗。

凉棚下,大批的将领和文臣都在此等好,许多人神色紧张,来回踱步,甚至有些坐卧不安。

“北王殿下的车驾,还有多久能到?”

等待的人群之中,有人惴惴不安,紧张地问了起来。

旁人都是面面相觑,各自摇头。

自初夏兵进陕西,击破李自成部后,足足一个多月,王泰都在南山修养,似乎有些意兴阑珊。

在众人的印象中,或耳濡目染,王泰都是一个工作狂,精力充沛、事无巨细。这样直接一个多月不理政务,还从未有过。

难道说,王泰也累了?要撂挑子了?

一旦王泰急流勇退,他治下庞大的帝国谁来接手?也许很快就会分崩离析。河南卫军,再加上水师,四五十万,无人可以服众,资历远远不够。

张元平当了陕西总督,留在陕西继续维护局面,恢复生产。北地虽然已经基本平定,但江南还有大明天子,江南依然是盗贼四起,民生凋敝。

北地政权何去何从,人人心忧。

李定国、赵应贵、郑成功、董士元等武将,陈子龙、文世辅、顾炎武、张煌言、杨廷麟、黄宗羲,包括柳如是这些文臣,个个都是瞪大了眼睛,伸长了脖子,向西眺望。

“老夏,怎么这么多人?”

赵应贵看着周围聚集的水泄不通的人群,惊愕万分。

这些聚集的人群中,有学生,有普通百姓,还有商贾,甚至是金发碧眼的外国人。

难道说,他们也知道了众人的“阴谋”?

马六甲大战,英荷联军不出意外大败而归,相对于大明水师动则数百艘“蒸汽机”战船,最多不过四五十艘帆船的两个泰西小国,毫无疑问地退出了南洋。

赵应贵此番回来,也是向王泰“汇报”南洋局势,请示下一步的动向。

“肯定是学生和百姓得到了北王殿下回来的消息,这才自发迎接的。”

和赵应贵一起回来“述职”的夏允彝,轻轻摇了摇头。

仅仅几年功夫,国内局势天翻地覆,朝鲜、日本都被纳入帝国版图,而困扰万历、天启、崇祯三朝的辽东建奴,烟消云散,成了往事。

现在,连流寇也被赶出了大明,远遁塞北。

而他也有些自豪。若不是南洋一船又一船的大米北上,国内的战事也不会这么顺利。

他的目光转向另外一侧的郑成功和李定国,他们身边,有几人态度谦恭,样貌颇为陌生,似乎不是大明人举止。

“郑将军,怎么会有这么多的人?”

身着大明衣冠,尽管浑身不自在,脸上还是毕恭毕敬,笑容可掬。

“这就是民心。德川将军,你在日本,有这样高的声望吗?”

郑成功轻声笑道,顾盼自如。

日本战事已了,年纪轻轻,已经是日本总理大臣,换谁也有些得意洋洋。

“北王殿下,那是天神,在下一个败军的俘虏,那能和北王殿下相比!”

德川家光脸色通红,郑重其事。

郑成功点了点头。这些日本贵族,只服实力和拳头,畏威不怀德,好在大明水师的实力摆在那里,让这些家伙慑服。

“德川将军,你知道就好了。你要庆幸,你现在是大明的臣民,你的儿女,都是大明的子民,将来都能读书,上学,从军从

政。你就知足吧。”

“那是,那是!”

德川家光连连点头,仍然是笑容满面。

李定国旁边的朝鲜凤林大君李淏,听到德川家光和郑成功的对话,也是放心下来。

王泰对日本的幕府将军尚且如此,朝鲜以“小中华”自称,他这个“慕华”来拜之人,当然会被善待了。

人群中,金发碧眼、身着大明衣衫的葡萄牙人,可以说是最为意气风发,心情最为惬意了。

而在他们之中,葡萄牙国王若昂四世的长女,安娜德布拉干萨身材高挑,青春靓丽,吸引了不少人惊异的目光。

不过,这个时代的大明,以文化和文明自诩,并没有半点后世的崇洋媚外。对于这位安娜公主,大多数人不以为然,却不得不多看几眼。

原因就是,这位安娜公主,已经被葡萄牙国王若昂四世下旨,嫁于北王王泰为妻。

葡萄牙人国小力弱,在海外殖民过程中,受到西班牙,后起之秀荷兰人和英国人、法国人的打压,殖民地大幅缩水,马六甲、马尼拉、霍尔木兹等要塞的陷落,便是证明。

本以为夕阳西下,谁知道祸福相依,河南卫军横空出世,依赖于王泰的葡萄牙人,从中尝到了意想不到的甜头,获得了巨大的利益。

望加锡的香料、日本的白银、大明的瓷器、丝绸和玻璃、斯里兰卡的肉桂……,马尼拉、巴达维亚、马六甲,到处都有葡萄牙人的身影。

可以说,葡萄牙人在东方的海外贸易中,成了独一份的存在,甲于整个泰西,甚至是整个世界。

于是乎,和大明处好关系,理所当然。和大明联姻,将公主嫁于王泰,似乎没有比这最好的选择。

除了葡萄牙人,还有其它各国的各色人等,面色各异,各怀心思。

河南卫军兵临天下,兵威浩荡,各国使者,都在揣摩着,如何与这位年轻的大明权贵相处。

“各位大人,各位将军,北王殿下前方五里,马上就要到了!”

几匹骏马奔驰而来,军士滚鞍下马,却被眼前汹涌的人潮所惊呆。

无边无际,这不得数万人吧。

“各位,各位,都准备好了,北王殿下就要到了!”

陈子龙皱着眉头,向着乱糟糟的人群喊了起来。

人头攒动,本就是人满为患,学堂中的那些学子们举着旗子,打着横幅,热情洋溢,乱喊乱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