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簪折第二十二章 洗风尘 下
其实《诗缉》之中还有后一句:“若困之以暴虐之政,则劳悴而不能胜。”
只是当着东宫和秦王的面,纵然书弦也不好出口。
赢兰应道:“我醒得了。”
书弦柔声道:“郡主以为,这诗中的‘东人之子’和‘西人之子’,分别是谁,又有何区别?”
赢兰又不是活在千百年前的人,哪里会知道东人之子和西人之子到底是谁?但区别就一目了然了,她想了一想,答道:“东人之子……就是‘我’,职劳不来,穷困辛苦。西人之子则是‘佻佻公子’,粲粲衣服,养尊处优。”
书弦又道:“‘君子所履,小人所视’,此句又是何意?”
赢兰道:“君子在路上来往,小人只能干瞪眼。”
秦王喷笑。
赢兰怒目而视。
书弦耐心地问道:“那郡主以为,这诗中的‘我’,到底在抒发什么呢?”
赢兰犹豫了一下,说道:“既然名为《大东》,那自然就是东人的心声了。”
书弦道:“郡主可知‘大东’到底为何物?”
赢兰思考了一下,答道:“就是东人所居的地方。但是,与西地不同,他们吃不饱,穿不暖,连柴火都用不足,而且备受轻蔑和压迫……”
书弦含笑点头,道:“郡主所言不错。《诗序》曰:‘《大东》,刺乱也。东国困于役而伤于财,谭大夫作是诗以告病。’”
赢兰若有所思。
秦王插嘴道:“泼猴,你该不会以为这首诗的作者叫谭大夫罢?”
赢兰怒道:“我怎么可能这么蠢!我当然知道这是一位谭国大夫!”
书弦道:“这位作者生平虽不可考,但谭人当年即为东人,左右不会差到哪里去。所谓大东,其实就是三监之乱之后,距离镐京较远的数个小国的统称。”
赢兰恍然大悟。
她再孤陋寡闻,也不会不知道周公东征之事。
所谓“三监之乱”,乃是源于西周初年,立国未稳,三监本为武王的弟弟管叔、蔡叔、霍叔,他们驻守在殷都周围的邶、鄘、卫三国,以监视商纣之子武庚。但武王去世后,强敌环伺,周公难以服众。武庚趁机联合三监以及东方旧属奄、蒲姑、徐夷等起兵反周。
周公亲率大军,向东而征。三年毕定,杀管叔,流蔡叔,诛杀武庚,罢黜三监。此后既绌殷命,袭淮夷,归在丰,作周官。兴正礼乐,度制於是改,而民和睦,颂声兴。
待到康王即位,遍告诸侯,宣告以文武之业以申之,作康诰。故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错四十馀年不用。
这便是史称的“成康盛世”。
但是她哪里晓得,盛世背后,还会有“大东”这样困苦悲惨的地方?
赢兰有点苦涩地想,她本来不过是因为看见满天繁星,所以选了一首诸良教她的长诗,想在东宫面前表现一番罢了。
谁想到会表现成这样?
早知如此,她还不如就老老实实地背一两首寻常的咏月诗算了。
早知道,早知道,有钱难买早知道。
何况她还没什么私房钱。
赢兰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变得安静多了。
玉蟾西升,铜龙滴漏。夜深且凉,湿露侵阶。赢兰毕竟还是个小孩子,早就疲倦不堪,只是强撑着不睡觉,此刻斜倚在书弦怀中,仿佛随时都能去会周公。
东宫道:“你们两个相处得倒是不错,孤很欣慰。”
书弦有些惊讶,更有些欢喜,颊晕红潮,轻声道:“沉玉郡主可爱伶俐,妾也是极喜欢她的。”
秦王秋波慵转,说道:“你倒是不要颜面。也是,不这样,你哪里抢得过你妹妹?”
书弦脸色骤变,喝道:“殿下,我对您一向以礼相待,自认从未有多逾越之举,您为何频频口出恶言?”
秦王道:“被我说中了也不必这样罢,你以为什么事我皇兄不知道?”
书弦的面色更苍白了。
东宫道:“小水,这话我只说一次。无论如何,书弦是我的妻子,是你的嫂子。我不希望再听到你对她口出不逊。”
书弦的脸色渐渐回复红润,感激道:“殿下。”
这回轮到秦王脸色不好看了,弱弱道:“阿倾……”
东宫微垂下眼睑,道:“书弦,你是个聪明的女子,所以,别让我知道你再自作聪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