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文武世族(2/2)

作者:苍海荒岛

定远侯班超第十七章 文武世族

阳关和玉门关守将、兼城门都尉林曾这几日一直在阳关守着,早晨他正领兵晨操,闻言大惊。六十余年了,西域向为北匈奴人所制。今日大军出征,鄯善国归附大汉了。

看着关隘下四匹马上头裹绛红头巾、膀戴绛红套袖、身背“赤白囊”(注:即汉代制式红白相间专用邮包)的驿吏,他急命打开关门,让驿史进关,并大声喝令道,“鄯善驿吏再报!”

驿卒高声道,“奉大汉使节令,五百里加急,飞马传书,鄯善国归顺大汉上国!”

“敲得胜鼓,报太守与中郎将!”林曾知道事大,不敢耽搁了。中郎将郑众恰好正在关后几里远的军营内,林曾大喝一声,翻身上马,亲自在驿马前面策马飞奔带路,带着鄯善国的驿史直奔军营,报与中郎将。

“五百里加急,汉使飞马传书,鄯善国归顺大汉上国!”

几匹战马飞速奔入阳关军营,驿史不停地将喜讯呼传与众人。沿途吏民闻之,喜讯瞬间不径而走,当天便传到二百里外的敦煌城,传遍敦煌绿洲,人们奔走相告,“鄯善国重归大汉了!”、“鄯善国重归大汉了……”

敦煌太守王遵至京师司徒府公干未归,此时由中郎将郑众行太守事,他刚刚朝食完毕,便接到驿史传报。郭恂、班超出使鄯善国后,他便命林曾从玉门关徙屯阳关,自己不放心,迎送窦固大军班师后,便也亲自到阳关整训兵马。如果使团在鄯善遇到不测,他会在第一时间亲提敦煌郡兵马,穿越一千三百里流沙,杀向伊循城,为使团后援。

此时,闻驿报到,他迅速用六百里加急,飞驰向朝廷报捷。安顿好鄯善驿吏朝食,郑众连大帐都没进,便派出林曾为大汉鄯善国都尉,率五十名士卒,带着二百余峰骆驼、役马,带着农具、种子和器械、营帐等,朝食后即出阳关,穿越千里沙漠,到驩泥城城伊循绿洲组织屯田,接替汉使团监国。

此时,窦固正率领大军在班师回朝的旅程中,至敦煌郡时,他为策应班超和曹钱,决定留一支人马在这里,配合中郎将郑众随时策应汉使团与宜禾都尉府,以备不虞。谁料各营俱想留下,连与班超一向不睦的刘莱、孙喆等将都想留下助班超、曹钱一臂之力。当时,众将没人会相信班超能仅凭三十余人便取下鄯善国!

各部都做好了南下一战的准备,尤其是别部,渠耆早在过白龙堆和盐泽时就禀报过,别部各曲刑卒俱想留屯楼兰城作为汉使团和宜禾都尉府、蒲类国后盾。于是,窦固与耿忠便决定将别部一千二百卒留下,由渠耆统率留驻阳关后的军营内。

此时,等中郎将派人来请渠耆时,正在晨操的刑卒们方知道班司马已经拿下鄯善,校场上顿时一片欢腾。渠耆来到中郎将大帐内,受到郑众热情款待,郑众高兴不已,“大汉中兴,西域再通有日,校尉,又一大喜事啊!”

“中郎将遣何人至鄯善任都尉,此人可靠否?”渠耆却不放心地问。

“当然可靠,吾手下爱将也!”郑众绘声绘色地讲述道,“听驿吏说,班司马仅用三十余人,即将匈奴使团一百三十余人,袭杀、焚亡殆尽。汉军无一伤亡,鄯善王广不得已才不得不归顺大汉……”

“老天,也只有班仲升敢打这样的神仙仗。前在疏榆谷那场硬仗,更悬乎,吾就打不来!”渠耆这员勇将,仔细打听了经过,也听得嘴里直抽冷气。

“班司马乃班家老二,没想到徐令之后竟然有如此神勇者,朝廷喜得良将。在当朝如林的世族中,唯有徐令后人文武兼修,今日之班府乃文武世族,真乃国之大幸也!”郑众这位悍将也感叹不已。

渠耆忽然鼻子发酸,他想起了北大营校尉比武时,生涩的班超,那个战战兢兢的小书佣,今日却一战而闻名天下。大汉举国数千万人,还不知还有多少英才被埋没在民间呢,他们一生或无缘展露冲天才气,真是令人太息!

河水(注:即黄河)岸边,窦固的大军刚下船走河东大地。酒泉﹑敦煌﹑张掖士卒俱已经返回本郡,由胡人轻骑营组成的越骑营、由鲜卑重骑营组成的长水营也已返回本部。长水校尉孙喆、越骑校尉赵统随窦固返京。此时的窦固,率领由羌兵组成的重骑营、汉骑营、射声营、抛车营等京兵,正在赶回京城的路上。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