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过去当兄长第14章复杂化
首先,那就是老周家,一封电报,两个工作名额,让周家的小一辈,顿时鸡飞狗跳,甚至相互敌视。
周大河那一辈的亲兄弟,有五个呢,开枝散叶之后,本家侄子有十一个呢,基本都已经成家立业了,所以,到了周建国这一辈,堂兄弟更多了。
未成年的不算,已经成年的,可以满足招工条件的,足足有二十六个之多,可是,名额只有两个。
按道理,周北上提供的工作名额,应该给自己的亲侄子才对,不过,在周家,情况有点不同。
一么,周大河的身体不好,特别是新历之前的那些年,灾难饥荒不断,都是依靠亲兄弟和亲侄子的救济,才挺到现在,欠了那么多人情,实在没有办法偿还。
二么,周建武也在乡下,这两年的口粮和生活,说实话,周北上几个亲兄弟,自身难保的情况下,根本顾不了。
周家本家兄弟,看在周北上的份上,主动帮衬,要不然,周建武的日子,不知道过的有多惨,这些也是人情啊。
三么,那是因为周来军,松山岭村的副主任,目前是周家的当家人,威信比较高,思考问题,比较全面。
有难同当,有福同享呢,没有工作名额的时候,周家人团结一心,相互帮衬,可是,不能因为有了工作名额,周大河就撇开其他的侄子吧?
不患寡而患不均呢,要是那样的话,以后的日子,谁帮衬你,照顾你呢?
所以,为了尽量做到公正,其中一个名额,给周大河一家,让他们自己商量怎么处理,毕竟他们是一家人,而且周建武一直住在周大河家里的。
周大河家里的这个工作,家里的几个儿子一番争夺之后,周北上的大哥周来财,也就是周建宏的老爸,抢到名额。
剩下一个名额,周家十几个“来”字辈本家兄弟,结果一番争夺之后,最后被二爷家的大儿子,也就是副主任周来军,仗着自己的职位,和对周家的贡献,抢到了手。
不过,问题来了,南城钢铁厂的工作岗位,和地方小单位的工作岗位,那绝对不是一个等级的,所以,惦记着这个工作岗位的人,还是非常多的。
其中,周家的姑爷,也就是李平兴的老爹李桂平,乡里的粮站主任,听到周家有南城钢铁厂的工作名额,当然也心动。
不过,作为周家的姑爷,李桂平还是讲道理的,不抢占周家的工作名额,只是平等的交换而已。
乡里的工作名额,和省城的工作名额,那个差距,非常大,一般情况下,为了孩子的前途,肯定不愿意啊。
可是,这些年,李桂平作为粮站的主任,在上交公粮的时候,对周家可是相当的照顾,如果不是他的照顾,周来军这个副主任,哪能当得那么舒服啊?
所以,一番商量之后,岗位换岗位,李平兴用镇上五金加工厂的工作岗位,换取周建峰在钢铁厂的岗位。
对于周来军来说,与其把儿子送到南城那个陌生的地方,还不如放在眼皮子地下安全呢,至少可以相互照应么。
对于李桂林来说,儿子在镇上,那是没有出息,把儿子送到南城,可以让儿子有更好的发展。
所以,一拍即合,就有了李平兴的南城之行。
麻的,不得不说,这个年代的老乡,他们的脑袋,思考问题的方式,真的有点与众不同啊。
咦,既然这样,怎么周建宏的工作名额,怎么没有交换呢?
或许周来财觉得,自己是周北上的亲大哥,他的儿子作为亲侄子,会得到周北上与众不同的优待吧?
毕竟周北上的副厂长,有他照应着,周建宏那还不是飞黄腾达啊?
哦,原来如此,周建国终于明白了,短短三天时间,居然发生了那么多事情。
哦,不对,没有三天的时间,虽然过了三天,可是,其中两天都在赶路,所有的事情,都是一天之内发生。
听到他们四个人,真的走路过来的,周建国顿时惊呆了,从松山岭到南城,240多里呢,怎么可能走得过来呢?
“三爷,你们真的是走路过来的?”周建国不相信的问道:“你怎么不搭车啊?不是有长途客车吗?”
“花那个冤枉钱干嘛呢?”周大海理直气壮的说道:“以前我们来南城的时候,都是两条腿走过来。”
“有顺路的车,就跟老乡讨个人情,搭个车,没有的话,就自己走好了?”周大海不在乎的说道:“当年参加秦河大会战的时候,那是在江北,我们一百多号人,走了20多天呢。”
哇塞,走路20多天啊?
实在难以想象啊?
农村老乡出门,首先想到的就是省钱,坐客车多浪费,好几毛钱呢。
几毛钱,或许周建国不在乎,但是,在种田老乡的眼里,只要涉及到现金,别说几毛,就算几分钱,都是相当的心疼。
而且,对于周大海这一辈人来说,背着包袱赶路么,又不是挑挑子,也不是体力活,一点也不累啊。
区区两三天,算什么呢?
只要吃饱肚子,别说走上两三天,就算走上两三个月,那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因为走路呢,肯定比劳动要轻松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