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二宋寻法第一回 昙花一现盘古伤 开天身陨托鸿钧
他去盘古界外面附近的混沌中开辟了个道场,潜心修炼,顺便照看盘古界。
若干年过去,鸿钧和几个新旧魔神打了几次交道。大家每次见到他,都觉得修为突飞猛进。
盘古开天的时候,有几个魔神也看到了。
有个比较见多识广的老魔神说:“我猜啊,开天有如修炼,有付出就有收获,而且收获还不小呢。估摸着,界越大,越繁荣、好处越多。但盘古开天太大了,累死了。鸿钧想得到盘古界的好处,但有因就有果,他想得好处,就得有个靠得住的说法,所以收了盘古的三清元神做徒弟,不算吃白食的,咱们也不好跟他抢。”
于是,渐渐的,也有魔神学盘古开天,但悠着点,开的小些,果然有甜头。后来一些其他魔神也跟着学,比如耶和华、魔王波旬等。所以后来混沌中出现了一些其他小点的世界,比如耶和华界、魔界等。盘古界里面,后来各种原因,里面又分成了几个小界,比如天庭界、地仙界、人间界、地域界等。犹如水中有很多气球,有些气球里面,又有几个小气球。热了膨胀,膨胀到极点变冷收缩,循环往复。
后来,耶和华找鸿钧商量了下:“把耶和华界、盘古界连到了一起,大家都能多些好处,怎么样?”鸿钧也不好说什么,点点头同意了。两界后来合并了。
--------------------------------------
--------------------------------------
{{{下面是对《作品相关》卷的摘要,也可以跳过不看,接着看下一回。
一、本书修仙等级
本书设定:炼气、筑基、金丹、元婴、出窍、分神、合体、大乘、渡劫,散仙、地仙、太乙(天仙、真仙、玄仙、金仙)、大罗(天仙(准圣低阶)、真仙(准圣中阶)、玄仙(准圣高阶)、金仙(圣人))。
其中,(混元)大罗金仙又分为功德圣人、斩三尸圣人、以力证道圣人、以身合道(天道)、大道。每个小世界中,以力证道圣人,一般实力与以身合道圣人差不多,或强些。
(可能说的不对。其他书有其他设定。)
一个人去掉一尸、二尸、三尸后,就成为准圣初阶、中阶、高阶。
准圣高阶,若功德足够,就可成圣。
太乙:太一、最初、初始。
大罗:包罗万有。
二、道教三十六天: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无色界四天、四梵天、圣境四天。
成仙后,根据不同的修为,可进入三十三天不同天。
(
欲界(六天):太皇黄曾天、太明玉完天、清明何重天、玄胎平育天、元明文举天、七曜摩夷天。
色界(十八天):虚无越衡天、八极蒙翳天、赤明和阳天、玄明恭华天、耀明宗飘天、竺落皇笳天、虚明堂曜天、观明端靖天、玄明恭庆天、太焕极瑶天、元载孔升天、太安皇崖天、显定极风天、始黄孝芒天、太黄翁重天、无思江由天、上揲阮乐天、无极昙誓天。
无色界(四天):皓庭霄度天、渊通元洞天、翰宠妙成天、秀乐禁上天。
四梵天:无上常融天、玉隆腾胜天、龙变梵度天、平育贾奕天。
圣境四天:太清境大赤天、上清境禹余天、玉清境清微天、大罗天。
大罗天是混沌界。
)
------------------------------------------
三、孙悟空、杨戬战力
点评:孙悟空在西游记中是太乙金仙,杨戬在封神演义是真仙(真君),后来可能在西游记修炼为太乙金仙,要不怎么和孙悟空打斗?本书有的地方为了迁就、突出孙悟空和杨戬本领高强,升的可能比较快些。至于每个等级里面,也可以分为上中下三层进境。要不,除了法宝、肉身成圣的因素,没法解释同为准圣,在封神演义里,孔宣、云霄大杀四方,燃灯不出彩。
散仙有多种意思,一种是只有元神没有肉身,还有一种是没有在天庭当官,例如太乙散仙。
在西游取经结束后,如何评判设定孙悟空战力:
孙悟空走肉身成圣+西游一路磨炼武艺+修心+获封斗战胜佛+功德(佛祖赏赐的功德+预支未来的唐传教功德分红,或者以后慢慢回馈?)
低估:境界有、法力缺。将来一路修炼入准圣没有阻碍。
中估:境界有、法力有。从太乙金仙升一级,进入大罗天仙(准圣低阶)。本小说取中估,在唐西游刚结束时,只靠佛祖赏赐功德,孙悟空进入准圣低阶。
高估:境界很有、法力有。提前预支功德,从太乙金仙升两级,大罗天仙(准圣低阶)、真仙(准圣中阶)。佛教有发大愿,立地成圣,透支未来,未来要还。这个不急,可以在唐西游结束若干年后,比如五百年后的宋代,靠唐西游前被压五指山下五百年尽心参悟、唐西游历练、日常传教功德分红,孙悟空进入准圣中阶。
(佛祖赏赐的功德:相当于任务完成奖金。
唐传教功德分红:相当于股权分红,细水长流,每年都有。
)
------------------------------------------
四、本书不采取或淡化老子化胡的说法:
为示宗教互相尊重,所以不是特别和封神演义、西游记一致:
比如,释迦摩尼如来佛祖、观音等,不是老子化胡、万仙大阵西方化去的,而是西方自有的。
《老子化胡经》自晋代开始成书,唐太宗可能采取了中立偏默认的态度。唐太宗的宗教想法,窃以为:
一、政居教上:便于统治。
二、宗教平衡:佛道大体处于均势
三、道略胜佛:
1、私心:唐朝皇家宗室以老子李聃为祖,当然要抑制其余。
尤其唐太宗痛恨名门望族,虽然他也想当。当时中国的出身制,就相当于印度的种姓制。名门望族,就相当于印度的上等种姓,功名利禄唾手可得,而其他出身的,势比登天。谱牒是选官和通婚的依据,门阀等级森严。
(简单说,不太正确)魏晋南北朝时期,山东五姓为中原五大高门士族(赵郡李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山东:此指崤山以东)。唐太宗欲把公主嫁给清河崔氏,被拒,大为愤怒。
所以,唐太宗重修《氏族志》,设五姓七望(增陇西李氏、博陵崔氏),并开始大力推行科举取士。
2、公心:维护中原血脉传承的需要
宗教,其实有一定的侵略性,在文化、经济、政治、军事等上面。
比如经济。课税什一税、教产、纳捐。假如一群和尚道士教士跑到你家门口,托个钵盘,求捐,大家伙都看着,你捐是不捐?捐少捐多?
比如文化、历史。每个国家都有无数的民族英雄,尤其某些英雄生前没享过福,为国家人民披荆斩棘、抛头颅洒热血,死后总得精神安慰一下吧?所以经常有当地百姓、官府将英雄们敬封为土地、城隍、神仙等,并赋予创世、济民等神话传说。而外来宗教,本身就自带别国的文化神仙体系、英雄,就会把当地的所有文化、历史英雄给顶了,或者沦为仆役附庸。
所以,唐太宗要求玄奘法师将《道德经》翻译成梵文,并由王玄策二次出使西域时带过去(另一说是印度童子王求道德经,道宣大师《集古今佛道论衡》的说法,“东天竺童子王所,未有佛法,外道宗盛”。外道可能是婆罗门教、教、基督教,,侵略性比较强,童子王可能也想学中国,再找个(侵略性不强的,或以毒攻毒)宗教,搞个宗教平衡。)。
唐初,因太史令傅奕反佛和佛道的排位之争,朝廷多次举行佛道辩论,气氛紧张。唐高宗显庆五年八月十八日,敕召僧人静泰、道士李荣入洛宫辩论。武则天于天授二年(公元691年)夏四月,下令禁止佛道攻击。规定:“自今僧人及道士敢毁谤佛道者,先决杖,即令还俗。”
)
------------------------------------------
(修改日志:
1、2021-01-26。设定女娲的一个化身,投胎到华胥氏腹中,和伏羲一起出生。
2、2021-01-28。从魔神中去掉陆压,将其列为羲和十个太阳子的最小一位,顺应大多数小说。也因为,陆压光吹不练、出场不多,不太重要。
3、2021-01-30。增加。“本书不采取或淡化老子化胡的说法”。
4、2021-05-15。修改。修仙等级由“大罗(天仙、真仙、玄仙、金仙(即准圣))”改为“大罗(天仙(准圣低阶)、真仙(准圣中阶)、玄仙(准圣高阶)、金仙(圣人))”。原因:作者没考虑好,若老三通天教主的徒弟多宝(即后来如来)、云霄为准圣,而老二原始天尊的十二个徒弟都为太乙金仙,若中间还有三个等级,明显说不过去,元始天尊的徒弟们也太逊了。另外,太乙金仙的孙悟空,若等级与准圣差的太多,打斗起来,太过笑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