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娘娘悠闲日常230技术 连珠火铳
皇上让大阿哥和太子开始上朝参政的消息一出, 朝堂群情涌动。
太子的光环远非旁人能比,这消息瞬间就把朝臣放在山东和前去办差的三阿哥、四阿哥身上的目光转移了
朝上因为此事开始了新一轮的暗流,不过这都是玄烨要处理的问题, 和沈菡没关系,她听一听, 知道有这么回事也就罢了,她的心思都放在亲蚕礼上了。
倒是玄烨回来后主动提了一句“前面几个大的书读得也差不多了, 也该出来帮朕分忧了。等老三和老四回来, 也让他俩跟着一起听政吧。”
这个沈菡倒是有心理准备, 前面四个阿哥年纪差不太多, 不管是为着一碗水端平还是朝中的势力平衡, 玄烨都不会只放太子一个人出去。
不过这个时间点有些出乎沈菡的意料,她原以为玄烨会在他们都成婚后, 视朝里的动向决定太子参政的事, 没想到会这么早。
是有什么特别原因吗
玄烨点头“朕要为下一次亲征早做准备。”
沈菡伸手沏了两盏茶放到炕桌上, 闻言眉眼一动, 细眉微蹙“亲征这么快又要亲征吗”
玄烨提起此事颇有些忧心忡忡“嗯,噶尔丹势力恢复得太快,不得不防。可朝中畏战之风日浓, 若想一鼓作气灭掉噶尔丹, 朕肯定还得亲征。”
而他一旦出征,与噶尔丹便是不死不休。只是这样一来,这一仗不知道要打多久, 朝中只有大臣坐镇是不成的, 太子作为储君,必定要坐镇京师。所以玄烨决定从现在开始历练太子和诸位阿哥,就是为了确保此战万无一失。
沈菡没想到他这么快就开始筹备应对噶尔丹下一次的来袭了“战事不过才过去一年, 漠西那边的局势已经这么紧张了吗”
玄烨随口灌下茶水,起身到书房取出沙盘“是啊朕也以为上次噶尔丹元气大伤,少说还得缓个五六年。但上个月朕收到了沙俄那边的消息,看噶尔丹如今的举动,北疆局势变化多端,咱们不能坐以待毙,必须得早做准备。”
他看了看沈菡,想起件事“说起来,当初朕真该听你之言,派正经的将军统帅军队,而不该过于依赖宗室。”
上次福全和佟国维等人决策不利,已经让玄烨明白过来宗室在军事方面的素养还是太低了,想靠这些人干掉噶尔丹是不可能的。
而且宗室为帅,底下的将领便会受到掣肘,即便主帅判断有误,碍于身份,将士们也不敢直言。
玄烨“是朕自误了,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下次出征,朕亲自做主帅,当不会再有这样的失误。”
沈菡却早已经忘了上次打仗时自己说过什么话,她靠过去看他摆弄沙盘“那现在咱们应该怎么准备很快就要开战吗”
玄烨摇头“短期内暂时不会,噶尔丹虽然野心勃勃,但上次毕竟是吃了败仗,长了教训,对大清的实力也有了更清晰的了解,必定不敢再轻举妄动,不然不会去和沙俄借火器。”
上次噶尔丹正是吃了火器的大亏,所以他下次来犯,一定也会做好万全的准备。
不过虽然玄烨有此猜测,却也必须要防备噶尔丹反其道而行之,趁着朝廷心态松懈,偷袭北境。
玄烨对着沙盘沉思“所以当务之急,一是要调整部署,加强边境守备,二来,漠北和漠南的稳定仍是重中之重。”
所以会盟一事必须要形成惯例,唯有圣驾亲临,巡视漠北诸部,才能更好地稳定喀尔喀蒙古的上层。
至于漠南,玄烨将漠南的部族分为了左中右三路,总共编为三十七旗,并设立了驿站,以此沟通朝廷与漠北地区的联络。
玄烨对着书案上的沙盘和舆图思量“蒙古各部不乏骁勇善战的人才,朕想着或许可以挑些年轻人组成火器营,专门训练各旗使用火铳和火炮”
“对了,提起火器,之前朕和你说过的那个戴梓你还记得吗”他一边低头翻找桌上的折子,一边问沈菡“你前几年还夸过他来着。”
戴梓
沈菡回忆了一下“记得,是不是发明了子母炮那个火器专家”
沈菡前几年和玄烨一起北巡,见到了朝廷自己铸造的轻型火炮,心里又震惊又疑惑,不明白既然有这种技术,为什么清朝后来会落到那种地步。
后来有一天玄烨很高兴地跟沈菡说,朝廷又造出了一种新型火炮,不但威力强大,且重量相对较轻便于携带。
玄烨“此炮可在炮弹内部装填子弹,发射之时炮弹碎裂,子弹从天而降,锐不可当,朕给取名叫子母炮。”1
沈菡当然很感兴趣,连忙问是谁做的“是南怀仁先生吗”
玄烨摇头“不是,是一个叫戴梓的翰林,在火器一道上颇有才干。”
戴梓这个名字沈菡有点儿印象,好像曾经听说过,但具体事迹不太记得了。
不过能在这种理论和条件都匮乏的条件下想出这种新火炮,这是个人才啊
现在国内的理论可谓一片空白,能出一个本土的火器人才是多么难得,绝对不能轻视放过
沈菡几乎是本能地帮他说好话“这样的人才难得,以前我一直只听说南怀仁在帮着咱们造炮,原来咱们自己人也是能造的我觉得火炮这样重要的技术,不能一味只依赖外国人,万一哪天南怀仁死了,再也没有别的传教士能帮忙改进火炮怎么办或者万一将来有更难对付,火器技术比大清还好的敌人出现呢所以还是应该多培养自己人,有备无患嘛”
玄烨当时笑道“咱们的火炮现在已经是极好的了,蒙古和沙俄那边都跟咱们没法比。”
周边的其他国家就更不行了,还处在冷兵器的时代,根本不俱威胁。
沈菡话音一噎,心里有些着急,东南亚现在当然没法比,但西方不是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