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战后恢复(2/2)

作者:不易长官

1635改变世界第68章 战后恢复

陈昊一行人员千余兵马行至即墨县北部,新开始建设的官道之上到处都是忙碌的流民劳工队,这些人都是经受战乱流离失所的平民,定海大军抵达之后就开始收拢这些人,原地回乡种地的就老老实实回去,如果不是本地人那就只能被编入劳工队进行劳作。

陈昊不会允许大量的流民在自己的占领区内到处乱窜,这对于社会秩序和生产稳定都是严重威胁,所以定海人花费了巨大代价收拢这些流民,开始大搞基建,胶莱运河防线还有登莱二府境内的基础交通线沿途兵站驿站都是继续重新建设,这些人就都成了最廉价的施工队。

流民劳工队的工资廉价到了极致,男工每月薪水仅仅一百文钱,女工每月五十文钱,童工不分男女一律二十文钱,工地伙食也极其差劲,吃的都是红薯干掺杂些许白米熬制的浓粥,基本上没有荤菜只有少量咸菜佐餐,每天两顿,每七天一顿干饭,每半月一次肉食。

这待遇别说放在平均月薪七两银子以上的定海本土,就算是放在江南哪怕是乞丐听了都摇头,但也没办法,这已经是定海人能够做到的极限了。

劳工营内部的住宿、医疗、饮食条件堪比二战时期的集中营,只有卫生才是严防死守的,因为定海人根本没有多余的药品,劳工得病无法劳作之后就会被隔离放弃,基本上没有活路。

定海人在登莱二府收拢了三十万劳工队,大肆建设各种工程,吃的这么差劲,而且每日劳作不休,劳工死亡率也非常高,每月死亡人数都在百分之二到百分之四左右,老弱病残基本上都很难熬过去。

定海人一股脑的把所有无地民众以及流民都塞进了劳工队里面,为的就是不让他们到处乱窜形成起义军扰乱地方,这种不人道的社会治理方式虽然非常缺德不仁义,但却是最高效恢复登莱地区战后稳定的办法。

劳工营的待遇就算在定海人看来如此差劲的情况之下,也依然还是奇迹般的保持着稳定运作,几乎没有人选择逃跑,全都在咬牙坚持着,因为在定海人看来几乎就是逼死人的劳动环境以及待遇,在北方人眼中却是活下去的希望,人都是从众的,劳工营再差劲也是一个集体,集体的存活率永远比个体更高,因为人是群体性的社会动物。

这三十多万劳工绝大部分都是济南府各地清军肆虐最严重地区的逃难民众,他们逃到了登莱二府境内之后就属于外地人,这里没有他们的土地,而且从逃离故乡那一刻开始他们原本拥有的土地以及财产也不再属于他们了,能够糊口活下去的地方就不错二连根本容不得挑剔。

陈昊对于这些战争难民非常头疼,现阶段他有没有太多的解决办法,如果换做刚来这个时空那会儿,他肯定就是开始打土豪分田地了,可现在他却不能这么干,暴力进行财富分配的方法是后遗症最严重的,强行这么干本土的议会也不答应,私人合法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这可是陈烬自己说出来写进宪法里面,如果他带头违反了,那么定海的统治根基就不存在了。

那些议会的议员们以及江南和他们进行贸易的官绅们也都会重新审视定海总理府的信誉度,这会导致总理府丧失多年辛苦建立的信誉基础,乃至定海人的国家信誉也会严重受损,这年头掌权的谁家没有土地和各类财富,你敢在山东这么玩,谁知道你将来不会在江南以及定海本土这么玩,此例不能开。

当然这是独属于华人政治圈的禁忌,在海外其他种族生存地就没必要了。

“叹民生之多艰呐!”陈烬长叹一声。

身旁的参谋总长王府开中校也是赞同道:“以往我跑江湖的时候,北方还不是这样,当年我年轻还是万历爷在朝,那个时候虽然偶尔饿肚子,但也还是能够混个温饱,后来到了天启帝手上,这世道就越来越不行了。”

陈烬听完一阵无奈,这都什么时候,还指望皇帝老儿么?

“传令下去,让济州岛垦殖区尽可能的接收登莱地区难民,告诉李敬天,他今年最大的政治任务就是扩充垦殖区汉人人口,我不管他是去骗还是去抢,总之今年至少要接收十万人口充实垦殖区,并且还得养活他们!”

“另外下令登莱各地组织民兵队,有限招募无地流民人口,批准军方组建登莱步兵师招募青壮入伍!”

“还有让国内报社记者也来这边采访采访一下嘛,本土以及江南民众富庶,可北方同胞却是水深火热之中,可以号召国内以及江南捐款捐物。”

“再有,本土企业不一直在嚷嚷用工成本太高,工业用地不足么?让他们来登莱总督区投资,后续一系列的优惠条件总理府都将会出台实施的!”

实地考察过了几处劳工营地之后,一向无耻厚黑的陈昊也是动了仁心,接连下达政令军令。

劳工营这种办法只能应急不能长久,还是得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让这些民众过上正常生活才行,一股脑的把他们塞进条件如此残酷的劳工营实在是太不负责了,男人们还扛得住,老幼妇孺劳工营待久了那可是要出大问题的,一旦抵达人体承受极限,出现大规模死亡的事件,那可就是陈昊政治生涯无法抹去的黑点了。

只要能够提供一定的正常工作岗位,工资薪水别太低,一个壮劳力养活一家人糊口还是没问题的,没必要让他们全家人都在工地上苦熬。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