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也第129章 古城游玩
绕过司马雕像的围栏基台时,马小云好像反应过来什么似的,频频抬头望过去。
“诶,不对!不是说他”
“明白!你想说是胡子,对吗?!起初建立的这座司马祠内是没有塑像的。后来,县令尹阳主持修建时,司马族人不同意悬挂宫刑后没有胡须的司马画像,而司马的夫人柳倩娘是一个画家,对丈夫一生的各个时期的容貌,都画有影像。于是尹县令就选取了他壮年的留须画像一幅。黑须垂洒,怡然飘胸,儒雅传神,尹县令据此让能工巧匠雕为司马塑像。现在这尊雕塑也是遵循这个如此思路,”
“哦!原来是这样!”
马小云恍然大悟,她的观察力还是不错,来此游玩的好多游客还都没有发现这个问题,杨骁如实相告后,马小云又是一脸的得意。
通往司马庙的道路依然难走,路中央的长条石已经向里凹陷,旁边就地取材的石头也是未经雕琢凹凸不平,很多地方已经被游客踩得光亮。
穿着短靴高跟的马小云走起来就有些吃力,杨骁便用力搀扶着她,缓慢前行。不久来到司马门口,抬头所见之处是依山而建,渐行渐高。
由于过年的原因,在一些垛口处都挂着成串的红色灯笼,灰砖土墙有着不一样的风景。
“来过这里的人和赞颂他的人,全都是你上学课本里的那些人物!”
马小小云立刻站住,身边就有铁索链在一起的的立柱。
“真的吗?!”
步行到这里马小云额头已经微微见汗,趁此时也可以略微休息一下,杨骁搬起手指头。“韩愈,柳宗元,金圣叹,翦伯赞,郑振铎是不是?!”
“嗯。真是不得了!”
马小云抬头看向高处,满脸都是敬佩神色。“而且,上面还有一个更大的意外。你都猜不到的!”
马晓云的好奇心立刻被斗了起来,爬山的速度也日渐加快,旁边也不时穿行往来一些游客。二人很快便来到了司马祠的顶部,在缓绕着铁栅栏中间是一座砖砌得圆蒙古包形墓冢。墓冢上方有一株古柏,分出5支,人称“五子登科柏”。
马小云来不及休息,立刻显得非常惊讶快步来到墓冢前的一块石碑。她用手由上至下轻轻念着“汉太史,司马公墓。清,乾隆陕西巡抚毕沅题”
然后马小云与一些游客慢围绕墓冢环绕一周,她还不停的上下打量着这个奇怪的墓冢,最后拉住杨骁的手,
“这个真是好奇怪啊!怎么会是这样一种形状的坟呢?!这就是你说的那个意外么?看着外形怎么像一个蒙古包啊?!”
杨骁慢慢把拉到远处,边上一段垛口,下面就是土崖。
“如果不告诉你,你可能都猜不到。你猜这个墓冢是谁修葺的?!就是元朝的第二任皇帝,忽必烈!”
马晓云再一次睁大了眼睛,回过头又仔细得看了看,
“难怪修成这样一个形状,忽必烈,嗯 不得了哦!”
马小云又饶有兴致的走过去,围绕着这个造型奇特的墓冢走了两遍,脑中不停的设想着当年修建这个伟大人物的场景。
“这里面传说只是一些衣冠,又被称作衣冠冢,具体人在哪里,就没有什么历史记载了,只有传说。”
耳边传来杨骁低低的解说,马小云也是慢慢的点点头。
走出历朝历代歌功颂德的碑帖室,马小云有些疲累,杨骁便把她带到一处石桌旁边,拿出随身携带的饮料递给她。
“慢慢喝,不要冰到了!”
马小云俏皮得笑了笑,喝下一点在口中温暖后才缓缓咽下。
“这里的确够的上是高大上,不是皇帝,就是那么多历朝历代的有名的文人,让人有点小压力。”
马小云笑嘻嘻把水递给杨骁,杨骁大口喝了起来,在马小云关切的阻拦下把瓶子收起来。
“如果你还可以坚持住的话,我带你去一个接地气的地方,好不好?!”
马小云立刻精神起来,做了一个弯臂握拳的动作。杨骁被她的俏皮逗笑,便带着她下山,打了一辆的士来到了“民居瑰宝”之称的明清村落遗址,党家村。
从一开始,党家村的选址就特别讲究,坐落于台塬与河流之间的平坦洼地,依塬傍水。南北两侧都是台塬地,北塬较高,冬季可以避免寒风,南塬较低,村前有黄河一级支流泌水河,地处村落南部,便于取水,同时湿润的河谷风也会吹进村落。
党家村主体在塬下沟谷中,村北是高塬。咸丰元年,为御兵匪祸害,村中富户集资购地,在北塬台顶上修建了一座寨子,称作“泌阳堡”。寨堡和沟下村落就分别称作了“上寨”和“下村”。村、寨之间路相通,并修建有有坚固的堡门,给村民们带来了严实的保护。
在党家村中呈鹤立鸡群之势的是文星阁塔。整个村子的地势是西高东低,在地势较低的村东南建立高塔,有风水上的考虑。塔为六角六层楼阁式砖塔,始建于清代雍正三年,光绪年间重建。塔的朝向不是传统的南向,而是偏向西北面朝村落中心。
党家村民居院落通常占地四分,南北方向拉长,利于采光,东西窄,为的是留下余地给更多住户。村落里大都为一进四合院,厅房居上、厢房分置两侧,门房与厅房相对。党家村的四合院不同于北京四合院的方形布局,是一狭长窄院,也不同于关中四合院厢房单坡屋顶的造法,在这里,山墙的造型多呈“人”字坡形。
党家村人在建造宅院时,把传统的伦理和儒家的思想融入其中。他们把四合院视为一个人,厅房为首,门房为足,左右厢房为两臂。房屋的高度有定数,居住有次序。在党家村,门房和厅房都是楼房。四面相合的房子,北高南低,东高西低。厅房为祭祀、设宴之所,门房是长辈的居室,厢房里住的是晚辈。
在党家村人的心目中,四合院是一个有灵性的整体之躯。任何情况下,子孙都不能随意拆迁变卖。这大概也是党家村四合院历经数百年,而完好无缺的缘故。
门楼以青砖砌就,青瓦覆顶,与主体房屋所用材料一致,门楼前有木匾,刻字多有“谦谨”“耕读”,门楼后是照壁,用以遮挡外部视线,保护私密。
而且门楼高大气派,雕刻精美。门外有上马石、拴马桩、拴马环;有狮子门墩、鼓儿门墩、狮子鼓儿相结合的门墩,也有形体单纯的竖立双体线雕门墩。门楼两侧的砖雕有琴棋书画、梅兰竹菊、鹿兔象马,虎牛麒麟以及几何图案、万字拐、八卦图等。
尤其是这里的门楼,有汉唐遗韵,明清古风,而且门楣高悬,雕刻精致、朴实。与很多院落内的照墙、厢房山墙上的砖雕家训,一起构成了党家村的一道文化景观。这一文化现象,在当地农村由来已久,并被传承下来。照墙大都是整体的砖雕。要么刻一个大大的“福”,或“寿”字,要么就是一幅寓意吉祥的浮雕图案。更为夺目的是门额题字,几乎户户都有,内容或光宗耀祖、或宣扬伦理、或鼓舞精神。
党家村的门庭家训也是一景,大都是告诫子孙的处世格言、警句。不光内容丰富,保存完好,且都是一幅幅雕刻精美的书法作品。从这些闪耀着儒家精神文化气息里,不难看出党家村人对传统文化的膜拜和尊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