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孔圣门徒(2/2)

作者:旷野之银狼

异世卡斗第344章:孔圣门徒

初领先的那些大神之中,就没有儒家的。不知道你们凭什么登高一呼?就凭一张嘴的仁义道德?”这是永恒不变的真力,力量为尊。什么仁义道德,那也是在以力量为基础的条件上。个人的力量都差不多,这种情况下,才会有道德、法律等等来约束人们。因

为你杀人,就不能阻止别人杀你,双方的力量属于同一个层次。

但是这里就不同了。只要你实力强悍,别人根本报复不到你头上。

“乱军首领!说话跟个化外蛮夷似得!”祢衡冷笑道:“你真以为实力等级就这么简单?笑话!”

“什么化外蛮夷?难道不是你一直喊着要用强的吗?说的好像自己又仁义道德了。”张角冷笑道:“你呀的就是二皮脸,正反都是你!”

“实力等级?”曹操却是沉吟道:“这似乎才是其中的关键,难道儒门掌握了什么我们不知道的情况吗?”

“既然如此,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手底下见真章吧!”曹操一声令下,根本就不再废话,直接招呼众将出手!

“什么情况?”张角却还没反应过来,不禁疑惑道。

“俘虏对方,拷问情报!”曹操招呼一声,手中却不停顿,双剑出鞘,青红双色大振,好似流光一般疾射而出,直逼祢衡面门。

同一时间,曹操麾下众将根本没有丝毫的犹豫,直接出手,一时间,漫天风雨雷电、刀光剑影,直逼门口众位儒生。

“昔者,三王悫然欲错刑逐罚,平心而应之,和。然后行之。然且曰‘吾意者以不平虑之乎,吾意者以不和平之乎’,如此者三,然后行之,此之谓慎罚。”

然后,惊天声响之中却传来了朗朗的读书声,先是一个人的诵读,接下来则是慢慢发展成了众多文士齐声诵读。

紧接着,虚空之中光影闪现,一个身着青袍,高管长袍的古朴文士虚影凭空凝聚,其坐下密密麻麻的学士问道,像极了所谓圣者传道的画面。

“什么情况?”看到这样的画面,还没看到众将攻击的结果,姜军已经着急的询问九彩天柱这般变故的缘由了。“昔者,三王悫然欲错刑逐罚,平心而应之,和。然后行之。然且曰‘吾意者以不平虑之乎,吾意者以不和平之乎’,如此者三,然后行之,此之谓慎罚。”九彩天

柱回应道:“此乃是,《尚书大传·周传》中记载的子夏关于《尚书》中所言“慎罚”的理解的片段。”

“额,完全不懂!”姜军无语,什么紫霞、什么上书、什么神罚,简直是莫名其妙。

“没文化,真可怕!”九彩天柱嘀咕了一句。“《尚书》又称《书》、《书经》,为一部多体裁文献汇编,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史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战国时期总称《书》,汉

代改称《尚书》,即“上古之书”。因是儒家五经之一,又称《书经》。所谓,诗书礼乐易春秋,懂不懂?”

“这个貌似听说!”姜军笑道:“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那东西不就是来自《诗经》,就是儒家所谓的诗吧?”“那再说所谓的慎罚,谨慎的慎,惩罚的罚。就是对于惩罚这件事需要谨慎对待。”九彩天柱笑道:“这个很容易理解,古代的刑法是什么概念,想必你也知道。

儒门所谓身体发肤,授之父母。自然会有这样的说法。”“这不是关键,关键在于子夏!”九彩天柱继续说道:“子夏,姓卜名商,卫国温人,是孔子晚年的得意弟子之一。子夏是继孔子之后,系统传授儒家经典的句,始自子夏。”九彩天柱笑道:“这个好理解,子夏对于孔子道统的继承,嘿嘿!”“对了!子夏于诸经皆有钻研,也有所侧重。他尤善于《诗》《乐》,曾作《诗大序》;他也研习《尚书》,但不如他经;他擅长《易》理,今传孔子《易传》很可能出于子夏的传述;他于礼学则长于丧服研究,撰有《丧服传》;于《春秋》学,发挥《春秋》微言大义的《公》《谷》二传都出于子夏的传授。”九彩天柱笑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