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杨廷和的转变(2/2)

作者:尘世迷途人

大明之帝国崛起第四十八章 杨廷和的转变

现在已经是弘治十三年六月了,时间已经不多,念及此处,朱厚照忧心忡忡,踱步思考,是要把杨一清调回陕西吗?毕竟前两年杨一清就在陕西督学,历史上杨一清也曾调任陕西督理马政。但现在的历史在朱厚照这里拐了个弯,杨一清被自己调去了辽东,现在又调杨一清回陕西,不符合常理,容易引起其他人的误解,朱厚照摇摇头,迅速否决了这个想法。

朱晖肯定是不能用的了,应该用谁呢?朱厚照灵光一闪,脑海中闪过一人,希望这个人真的如史书所载不会坑自己。打定主意后,朱厚照才上床休息。

天一亮,朱厚照就蹭蹭的跑到慈宁宫,弘治帝正坐在那里吃早餐,看到朱厚照,笑了笑,点了点旁边的座位,示意朱厚照过来吃早餐。

“怎么?又有什么事情要找父皇了”?弘治帝心情不错,看着朱厚照打趣道。

朱厚照吞下口中的包子,又喝了口豆浆说:“父皇,昨天杨师傅给了回信我,说是新军到了辽东后和鞑靼进行了一次小规模接触,新军小胜。现在证实了新军和新式火铳的效果,儿臣打算扩编新军”。

弘治帝点点头说:“既然有效果那你就大胆去做吧,希望不会令朕失望”。

“父皇,另外儿臣要个人,此人是宁夏总兵府的佣兵”。

佣兵?弘治帝被豆浆噎了一下,这么个小人物值得跟自己讨要吗?弘治帝眼神透着疑惑,朱厚照见状,只得说:“父皇,儿臣的新军训练需要边军的帮忙”。

弘治帝点点头,并未深究,朱厚照擦擦嘴说:“父皇,我准备着手整顿军务了,兵部尚书的位置先挂在那里吧,等刘老大人完成了京城的税制改革,我想让刘老大人担任兵部尚书,税部尚书由王华王大人担任”。

“到时再说吧”,弘治帝不置可否,“至于军务,你暂时别操心了,先把你的新军练好”。

朱厚照也不强求,吃过早餐后回到端木宫准备去西山,却发现久未露面的杨廷和站在宫门前,朱厚照皱了下眉头,还是恭敬的弯腰:“杨师傅好,家中都安排好了吗”?弘治十一年底,杨廷和母亲去世,杨廷和归乡服丧。

杨廷和赶紧回礼,而后面色迟疑,似乎左右为难不知如何开口,朱厚照见状觉得奇怪,杨廷和很少在私底下找自己的,不会遇到难事了吧?

稍作迟疑,杨廷和似乎下了决心,长舒出一口气,对着朱厚照拱了拱手,大声说:“殿下,以前你问臣的事情,臣已经想明白了,现在可以给殿下答复了”。

嗯?朱厚照疑惑的看这杨廷和,杨廷和走上前,身体稍稍前倾,“殿下曾问臣,为何朝廷如此重视农事,农人的地位还如此低下”。

哦,原来是这个事情,朱厚照点点头,伸手指了指端木宫,示意杨廷和进去说,而后自己抬步朝着端木宫走去,杨廷和在后面亦步亦趋,看着前方疾行的朱厚照,杨廷和心头百般滋味。

“殿下,这两年里,臣脑海里不时响起殿下当初的疑惑,现在,臣看明白了也想明白了,当初疑惑的不是殿下,而是臣”。到了书房,杨廷和恭敬的说。

朱厚照轻轻一笑,并未说话,杨廷和只好继续说:“当初殿下提出这个疑惑,我本以为殿下是真的疑惑,现在看来是臣小看殿下了。是的,当初臣有隐瞒,但绝不是臣有私心。农事涉及范围广,其中的问题并非三言两语可以说清楚,殿下心中也早有了定论并已经开始整顿,我就不多说了。我今日过来是想跟殿下说一声,我想跟随殿下成就一番事业”。

杨廷和为什么转变这么大呢?两年前的他对于朱厚照提出的疑惑遮遮掩掩,是因为涉及到了众多朝臣和士绅,杨廷和打心底不愿去触怒他们,毕竟自己也算是其中的一份子。但这两年随着税制和户制改革的推进,加上朝中的一些流言,只要支持新政的都被太子殿下重用,杨廷和再联想到太子殿下当初的疑惑,立刻明白了这哪里是疑惑,分明就是当初太子殿下对自己的试探。

说心里不后悔那是假的,杨廷和的抱负绝不仅仅是做一个有名无实的太子师傅,他要的是一展心中所学,匡扶社稷,而后扬名立万,流芳百世。思来想去,杨廷和终究还是放下了心里的负担,他明白自己再不行动,以后自己在太子殿下心里的地位更是一落千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