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世无为本篇·下部(36)高见
闵墟容迷迷糊糊地昏过去又醒过来,眼皮重得像被粘在一起,不知花了多久才勉强撑开,发现自己已被挪到一处比满是污水的船舱要好上太多的地方。
虽然此处依旧湿冷,至少给他换过一身干衣服,还搭了一条不算薄的被褥。
他之前烧得半梦半醒,却没有信口胡言,甚至一字不漏地记得自己说过的话。只是那时候他的脑袋像团浆糊,着实整理不出什么计策,只能凭着“湘西王”三个字豪赌。直到戚台寅为其言辞所惑,他便半真晕半假装了晕、反正他本来就在烧,这一回好歹是瞒过了戚台寅的眼睛。
这便是两个聪明人之间相互的算计。谁拆穿谁、谁看透谁,都没有定数,只是看谁先被动摇而已。
此前闵墟容动摇是因为戚台寅拿了月族的族长信物,后来戚台寅动摇则是因为多了一个触手可及的机遇可以满足他酝酿已久的野心。
醒来的闵墟容带着棋高一着的成竹在胸,坦然的等待已经上钩的戚台寅。
大夫来送药时,后面果然跟着戚台寅。
戚台寅一身洗得有些发旧的粗布长衫,好像数年未曾换过,既不着官服与顶戴,又不露半点官威,乍一看以为就是个随处可见的普通文士。
闵墟容自以为不动声色地打量着戚台寅,后者却已经留意到了,又装出毫无所觉的样子任由对方端详。
戚台寅当年在虞宫为刺史令本就低调,海桐祀血祭之事又以七星派为明面上的幌子,从始至终藏在幕后,若非心存贪念有求于白景,恐怕就连在海桐祀都不会露脸。试想那自信识人的高行厚都没注意到此人、误以为他不过是个持有一点无根之花药引的小角色,过后便将毫无价值、更误以为已经死在赤桐海的水战里遗忘了……所以,至少从外表和名声上来说,戚台寅十分有自信没有人能认得出自己,这更方便他藏身幕后。
闵墟容回想着高行厚给的各郡情报,却没有找到戚台寅,可以说是对戚台寅此人一无所知,更只能以静制动,少说少错。
“戚大人。”闵墟容坐起身来,习以为常地伸出手让大夫诊脉,接过汤药碗一饮而下。
这时候的他就是任人宰割的鱼肉,自然没必要担忧刀俎是否会在碗里下毒。
待大夫禀明闵墟容已无大碍时,戚台寅便挥手让人带着空药碗退了下去。
阴冷的船舱里一时只剩下闵戚二人。
“这个……物归原主。”
戚台寅先把之前拿走的月族玉牌双手奉还给闵墟容,顺便不动声色地打量过这位很不把自己当阶下囚的阶下囚,对他那张毫无血色的寡白脸孔摆出十分真诚地笑容,道,“之前多有得罪,还望阁下不与区区计较。”
“是我误会了戚大人。”闵墟容双手接过月族的玉牌,虚伪的客气道,“该我多谢戚大人的救命之恩才是。”
“请问,如何称呼?”戚台寅同样客气地问。
“姓闵。”此前一番来回闵墟容已经知道对方擅辩真假,干脆只说实话、谈利弊,更能博得戚台寅的信任。
闵墟容善思,肚子里藏着八百道弯弯绕绕,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戚台寅能装会演,却并非苟且于蝇头小利之人,他的心一贯不小。
“那称您作闵先生可好?”戚台寅问。
“戚大人不必如此客套。”闵墟容道:“有什么问题就尽管问吧。”
戚台寅不傻,正相反他鬼精得早趁着闵墟容还烧得稀里糊涂的时候,已经差自己的探子查证过他所说那些话,若非情况的确如他所言,闵墟容的命自然不会留到现在,更不会有大夫来给他诊脉送药。闵墟容亦是如此揣度,所以同样十分从容。
“区区愚钝,想请闵先生解几个心中疑惑。”戚台寅继续以假乱真地笑道。
闵墟容颔首:“戚大人请讲。”
戚台寅:“穆东来的战湘西兵卒善战,他觊觎王座乃是人之常情,可我定湘西北靠开天、西接龙泉,加之水军为八郡之首,威慑逻桐多年,本就鲜少有战事侵扰,加上与嵩淄二郡同盟数载,得以修生养息数年的定湘西早已兵强马壮,王城更无可乘之机……”
穆东来悄然返回定湘西谋夺王座,却留于仁在俯山想方设法入沁园,此等大事按道理是要找个人假扮自己留在俯山,可瑞侯竟然有恃无恐——
“可穆东来为何还会选在此时对王城出手?”戚台寅想:一定是三郡同盟存有隐患。
“既然戚大人是明眼人,我们就不必拐弯抹角了。”闵墟容略微一顿,“据我揣度,半月之内,三郡同盟必定分崩离析。”
“什么?”戚台寅将惊讶演得恰到好处,仿佛他从未揣度过这个可能,“三郡同盟稳固至今五载余,为何会忽然有此隐患?”
“湘西因三郡同盟获益五载,得以修生养息,更不惧于逻桐大军威慑。可惜,这看似得益最多的湘西,实际在同盟内却并非如此。”闵墟容条理分明地道,“淄州贫弱,数年内难有起色,蓄兵至多十万,在兵力上根本不足为惧。可淄州至今未被周遭任何一郡拿下,便是因其独特的‘地利’。”
淄州八方接壤,地利之便由来已久,譬如旗下“安城”那般,就连效命于各大王侯的探子都会去交易情报,其郡内消息往来和征伐借道等事宜若是控制得当,便足以牟利——奸佞小人与商人牟利是谋金银财宝,至于王座上的人自然不会只顾钱财,而是会想趁三郡同盟时私下左右逢源,如此既可敛财又可敛兵,比湘西这般花时间自行壮大兵马得来得更容易。
闵墟容说到此处,戚台寅已经隐约察觉到了苗头,后者却没有点明,继续假作不知地问:“淄州既然获利颇多,更该稳固同盟才是。为何闵先生却说同盟将亡,莫非问题出在嵩峻?”
闵墟容摇头:“嵩峻近几年不仅北伐了蜀地,东出亦威慑了逻桐,也因蜀地每年的纳贡充盈了国库,更不忘抓准三郡同盟时,大肆改革内政。”
戚台寅奇道:“闵先生为何对嵩峻评价颇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