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大远航第524章 扯皮内耗
通常,科学家是保守的。他们接受新理论的速度较慢,尤其是那些做出预测的奇怪理论。现在两位科学界顶尖科学家还有如此激情澎湃,岳渊当然感到高兴,因为它时长很担心所谓的思维迟暮出现。</p>
他虽不是科学家,但却也知道科学进步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在他也不在乎多那么些开会讨论时间,一年还是十年,对大统一理论之路来说区别不大。</p>
在两人走之后岳渊就直接找上天琴号的强人工智能‘天河之光’,让它估算一下以人类现在的能力挖空一个太阳系处太阳之外所有星球的时间。</p>
‘天河之光’给出的答案是一千年上下。</p>
不是一颗一颗星球逐一去挖,而是恒星系内同时进行,这需要人类制造更多的采矿行灰风。这只是算挖矿时间,如果把运输、加工、对撞机设计制造等方方面面算进去,还需要更久。</p>
而且真正去做的话,挖空六个恒星系统估计还不够,因为之前粗略估计的计算方法是把除了恒星之外的星球质量都算进去了,可一个恒星系可不止有岩质行星,气态行星的质量比岩质行星更大,但人类却没有办法挖空一颗气态行星。</p>
所以说这项浩大工程比刚才两人说的还要复杂,说是顷全文明之力也一点都不为过。</p>
这事儿不会那么容易,毕竟人类的高层不是每一个人都跟刘迷言这些科学家一样疯狂,纵然许多高层领导本身也是科学家和技术出身的人。</p>
果然在第二年的总结会议上,当刘迷言把这个想法说出来之后,他甚至没有来得及说明计划的详细内容,就立刻出现很多反对的声音。</p>
他们反对的理由跟之前郁南风差不多,但他们并没有像郁南风那样那么容易被说服。</p>
尽管后来刘迷言用来半天时间把这个计划大概说明白了,但他们依旧认为人类不值得去做。</p>
因为那意味着未来数千年甚至万年时间,整个人类需要把全部精力,人力物力都投入到计划之中,想要造那么大的对撞机光靠强人工智能肯定不行,必须全人类每个人都出力。</p>
同时还要面对人类内部分裂的风险。</p>
原因是刘迷言在讲述计划的过程中,提出为了提高挖矿环节的效率,人类文明最好要分成好多个部分,分别前往目标恒星进行挖矿。</p>
耐尔文明一分为三的案例明白的告诉人类,在没有实时通讯的情况下,分居两地的种族有极大概率演化成一个个自主势力。</p>
试想一下如果人类自己分成了十个部分,然后每个部分在相距二三十光年的距离上生活,一个通讯来回都需要四五十年,而且还要分开生活几千年,到时候就算不会变成耐尔文明第二,也会出现军阀问题,文化差异也会出现。</p>
久而久之,不同地域的人类就会分化,并且渐渐出现自己的权力机构。</p>
虽然这种情况不一定会出现,但没有人敢拿人类的命运去试,除非真的有一天碰到如同赤焰文明当时被人类打到走投无路的地步。</p>
诚然,这只是反对者提出来的其中一个理由,但也足以让这个提案在大会上就这么被否决了。</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