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音老仙闹大明第82章 陇西会战
街亭的捷报才到没多久,三月十二日,刘学勤便收到安定城失陷的噩耗。</p>
巩昌府在陇山以西,渭河上游,地势虽不如甘肃东南部(天水,陇南)那么险要,但也有道古峡、熟羊古砦等交通咽喉。</p>
之所以没守住,原因有很多。</p>
这几座边境县城最晚被拿下,塞音教统治时间太短,民心没有完全归附;</p>
陇西战区范围内没有建水泥厂,是当初塞音教势力没有渗透过去。安定城极小,城墙仅六里三分,高三丈五尺,没有包砖。</p>
等到朱棡大军赶到时,连烟墩都还没来得及完工,根本不顶事。</p>
再者,当初巩昌卫的指挥刘显重听说塞音老仙从天而降,洮州卫竟不战而降,不由大为恐怖。</p>
特别是听说蓝玉的三万大军降了塞音教,加上卫所里有士兵鼓噪,他害怕发生哗变,将巩昌卫士兵带到庄浪。</p>
朱棡率十万大军而来,得知这里还有支卫所兵,对刘显重口头嘉奖,同时安定了军心。</p>
根据朝廷律令,卫所指挥不战而走可是重罪。但眼下是用人之际,刘显重保存了朝廷有生力量,也可算有功。</p>
朱棡到达通渭后,立即分兵,派刘显重为前导,冯胜为大将,猛攻安定。朱棡则将通渭县城围住,并不急于进攻。</p>
显然是存了将援兵逐一吃掉的心思。</p>
要说冯胜这人,政治上属于比较单纯的那种。当年他攻克西域,又将河西大片土地放弃,可见他缺乏政治家那种视野;</p>
其次,在原本的历史中,他最后也因蓝玉案被朱元璋赐死。他还问皇上,自己都这么老了,想造反也有心无力,干嘛还要杀他啊?</p>
这就尴尬了啊,你让人皇上怎么回答你?</p>
但话说回来,正因为政治上单纯,他在军事上就更专注,也可以这么说,冯胜是个纯粹的军人。</p>
陇西战区此时有一千火枪兵,十门火炮。</p>
安定之战时,城中有四门火炮,五百火枪兵。其余是两个营的旧明军,一千多壮丁。</p>
可面对刘显重和冯胜的近四万明军,防守压力太大了。</p>
明军架起比城墙还高的攻城车,弓箭手居高临下射箭。还有蚁附攻城的明军,数量实在太多,最后还是被明军登上墙头。</p>
一旦贴身肉搏,火枪兵的优势瞬间全无。</p>
为什么不给燧发枪装军刺呢?</p>
主要还是因为时间。</p>
想要造出更多燧发枪,制程自然越短越好。另外,加装了军刺,势必又会延长士兵的训练时间。</p>
这一切,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塞音教的决策。</p>
最早刘学勤是想着死守老军营棱堡的,后来有了成批的燧发枪,又想把整个临洮府拿下。</p>
等蓝玉领三万人来投,教中又造出班氏自走火炮这种军国利器,军机处都膨胀了,想着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将巩昌府也一并拿下。</p>
地盘大了,人口多,各种资源也丰富,而且也有了一定战略纵深。起码作为核心的狄道、秦州、金县不会一下就置于敌人兵锋之下。</p>
“安定守军撤出来没?伤亡如何?”</p>
“安定守军有三营、十三营、二十三营。三营营长黄河负责断后,已经殉职。四门火炮炸毁三座,火枪兵战死或被俘之前,根据操典,大多数将枪管砸坏,还是有部分落到明军手中。”</p>
“我问你伤亡情况!”</p>
没等妙姐读完战报,刘学勤就已经血灌瞳仁,一到十营番号全给了刘家堡家生子,每营都有一百名老教兵作为种子,可算是最嫡系的部队。</p>
“退回巩昌府城的不足五百人,其中火枪兵只剩一百七十三名。”</p>
妙姐报完战损,整个军机处鸦雀无声,等着刘学勤发作。</p>
他倒是平静下来,“咱们还有多少火枪兵可以增援陇西?”</p>
“河西战区最多能挤出一千人,在训两千新兵还有一个月……”</p>
熊天球的话又被打断,“好,就三千火枪兵,你去叫上蓝玉,咱们准备一下,这就去陇西!”</p>
刘学勤面目狰狞,发狠道:“你们人多是吧,我让你们知道,什么他妈的叫作降维打击!”</p>
蓝玉这阵子倒是适应了狄道的生活,以前虽然来过这里,但真正深入去了解,自治区的生产力、思想理念和那种轻松的氛围,也在时刻刷新着他们这批人的认知。</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