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元末种粮食第两百九十八章 抗元第一人
除了李武这一支人马外,刘福通还大胆启用毛贵,任命他为东路军统帅,朝着山东方向挺进。</p>
毛贵在韩宋手下,也终于展现出自己的军事才能。</p>
他孤军深入,在董抟霄眼皮子底下,绕过了淮安,一路向东,打下了海州。</p>
然后在董抟霄围剿过来之前,从海州入海,进入山东半岛,接连打下数座城池。</p>
当毛贵打下胶州后,他还干下一件震惊天下的大事——将守城的佥枢密院使脱欢杀死,接着将胶州屠城。</p>
</p>
原因也很简单,当初跟着脱脱屠杀徐州的人马中,就有脱欢率领的胶州军。</p>
毛贵这是为了报当年徐州被屠之仇!</p>
后来毛贵势如破竹,又打下了山东的益都路,直接威胁到了济南。</p>
这一举动顿时将董抟霄悉心维持的防线拉开一道口子,他不得不亲自去济南镇守。</p>
刘福通派出的东西两路大军,一开始都只是为了拉扯元军防线,将最难缠的察罕帖木儿和董抟霄给调走。</p>
然而李武和毛贵不仅完成了任务,而且人马越打越多,渐渐形成了两支独立的灭元人马。</p>
这对刘福通来说也是意外之喜。</p>
当元军的注意力都被毛贵和李武吸引之后,刘福通终于显露出自己的意图!</p>
倾巢而出,领兵攻打汴梁!</p>
马车缓缓行驶在大街上,銮铃有节奏的响动着。</p>
张阳泉透过车窗,默默望着大街上的百姓。</p>
今天又是个阳光明媚、风和日丽的好日子,再过一个月就是春耕时分,街上的百姓都显得十分忙碌。</p>
望着大街上的和平景况,张阳泉忽然叹了口气。</p>
坐在他旁边的宋濂奇道:“大王何故叹气?”</p>
张阳泉道:“我突然在想,如果没有刘福通顶在前面对付元军,江都府绝不会这般太平,我真应该感谢他。”</p>
宋濂看了他一眼,笑道:“我猜大王当初在扬州大败脱脱时,刘福通也一定非常感谢大王!”</p>
张阳泉愣了愣,不由看了宋濂一眼。</p>
宋濂确实和刘伯温不同,若此刻坐在这里的是刘伯温,绝不会出言安慰他。</p>
“宋先生说笑了,刘福通应该感谢的是张士诚才对。”</p>
宋濂正色道:“没有大王,张士诚怎么可能抵挡得住元军?”</p>
张阳泉暗暗好笑,宋濂说的如此理直气壮,只怕绝不会想到自己其实窃取了张士诚的胜利果实。</p>
唉,估计就连张士诚自己都觉得,没有江都军,他一定会被元军灭掉吧。</p>
“对了,宋先生,你还没和我说,你到底是如何劝说石抹宜孙投降呢?”他转移话题道。</p>
宋濂成功劝说处州路归降,今天刚刚返回江都复命。</p>
正好何太公前几天来报,已经在国子监收拾好一片屋舍,当做宋濂的太史局。</p>
于是张阳泉便决定和他一起去太史局瞧瞧。</p>
宋濂笑道:“其实并非我的功劳,我刚到处州,就有一个人找上了我,他得知我是劝降而来,便带我见了石抹宜孙。我还没开口,那人就将石抹宜孙给说服了!”</p>
张阳泉奇道:“那人是谁?”</p>
宋濂微笑道:“此人叫叶堔,论起治理地方的能力,我觉得伯温兄也比不上他!”</p>
张阳泉目光一亮,道:“他怎么不和你一起回江都?”</p>
宋濂忙道:“他跟着石抹宜孙去杭州交接投降的事了,估计会晚几日才到。”</p>
张阳泉点头道:“那好,马上第二轮科举就要开始了,你可以劝他参加,只要他考中,我一定重用他!”</p>
宋濂笑道:“如此,宋濂代他多谢大王了!”</p>
没过多久,马车来到了国子监,两人下了马车,正要进去。</p>
忽然,身后一骑快马飞奔而来,张阳泉转头看去,发现来的是秦苓君身边一名亲卫。</p>
“大王,王妃要生了,您快回去吧!”亲卫翻身下马,一脸焦急。</p>
张阳泉又惊又喜,和宋濂打了声招呼,上前抢过那名亲卫的马,策马朝王府返回。</p>
喜欢我在元末种粮食请大家收藏:()我在元末种粮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