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明:努尔哈赤屠城,朱常洛重生第125章 积弊深重
朝鲜北部是高耸的盖马高原、狼林山脉,中原王朝军队想要翻越过去难于登天,唯一的入口是在西北角上跨过鸭绿江,沿西部沿海平原进攻。</p>
朝鲜的地形特点是东高西低,平原主要集中于西部和南部,东部沿海则是一线狭长的平原。</p>
除太白山脉为南北走向之外,</p>
江南山脉、</p>
妙香山脉、</p>
北大峰山脉、</p>
阿虎飞山脉、</p>
马息岭山脉、</p>
广州山脉、</p>
车岭山脉、</p>
芦岭山脉、</p>
小白山脉、</p>
庆尚山脉,</p>
几乎全是东北~西南走向的。</p>
屁大点地方却有如此密集的山脉,不论行军作战还是粮草转运,难度之大都不问可知。</p>
山水总是相连的,因为山脉是东北~西南走向,所以江河也必定是相同走向,造成了一种山重水隔的态势,易守而难攻。</p>
朝鲜重要的战略据点,几乎都分布在西部沿海的平原上。</p>
而每一个战略据点,都有山脉或者江河作为屏障。</p>
想要占领朝鲜东部和南部,由北向南依次需要攻克的据点包括:</p>
1/鸭绿江边的义州城,这是从辽东进入朝鲜的门户。</p>
2/清川江边的安北城,地势十分险要,当年唐太宗李世民就是在这里久攻不下,后勤补给断绝后悻悻而归。</p>
3/大同江边的平壤城,这一带是朝鲜北部最大的平原地带。</p>
4/开城,四周是星罗棋布的丘陵,易守难攻。</p>
5/汉江边上的汉城,朝鲜的王京,当年壬辰倭乱碧蹄馆之役就发生在这一带,大将李如松吃了大亏。</p>
6/车岭山脉与芦岭山脉之间的公州、全州。</p>
7/南部沿海的罗州、晋州、金州、庆州。</p>
一路须得过五关斩六将,打怪升级。</p>
老将刘铤全程参加了二十多年前的朝鲜之役,他对熊廷弼和袁崇焕说:</p>
"在朝鲜打仗,唯一行得通的战术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有寨拔寨,有城攻城,只能用蛮力硬打,根本没有用奇谋的余地。"</p>
当年李如松、刘铤入朝,一路狂飙猛进打到了汉城,却拿盘据在南部沿海的全罗道和庆尚道的倭军一点办法也没有。</p>
原因很简单——补给跟不上了。</p>
从南方将粮食转运到北京,然后沿辽西走廊转运到锦州,再从锦州转运到镇江堡,简直能要了人的老命。</p>
朝鲜之役,朱翊钧最高峰也只派出了四万军队,一是无兵可调,二是以朝鲜狭长的鸡肠子似的地形,派太多兵也施展不开。</p>
朝鲜之役,断断续续打了近八年,原因就在这里。</p>
攻打朝鲜,必须速战速决,一旦陷入旷日持久的拉锯战,后勤补给必然崩溃。</p>
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父子四打高句丽,全都以失败告终。</p>
唐太宗李世民再打高句丽,依然没有打下来。</p>
直到唐高宗李治,才终于拔掉这颗眼中钉。</p>
杨坚、杨广、李世民采取的策略都是由北往南打。</p>
只有李治,采取的策略是联合新罗和百济,南北夹击高句丽。</p>
袁崇焕十二万大军陈兵鸭绿江边,外加二十万民夫,共三十六万人,每天至少要消耗八十万斤粮食。</p>
这是一个极其恐怖的数字,每拖延一天,都是一个巨大的损失。</p>
常洛制定的是水陆并进南北夹击的战略,可是明朝的水师实在是太菜了。</p>
孙传庭被任命为南路主帅,征调山东、福建、浙江三省水师。</p>
然而三省水师提督一听要远赴朝鲜南部海域作战,争相诉苦。</p>
这个说:"船小难渡远海,只能在近海作战。“</p>
那个说:"船上火炮陈旧,不堪使用,需要换了好炮才能出海。“</p>
孙传庭看着三位水师提督的模样,心中满是无奈。</p>
徐光启向葡萄牙人、荷兰人、英国人借战船也极不顺利。三国都怕明朝将自己的战船学了去,不约而同地拒绝。</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