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我的80年代第316章 这小子怕不是被仙人摸过脑壳
这小子怕不是被仙人摸过脑壳
“比起港城经验,东德的这种社会合作的房地产发展模式,无疑更适合我们啊。”
“话是这样说,但正如小李所言,生搬硬套还是不成,咱们的人民现在毕竟太穷。”
“我觉得可以分为两部分,齐头并进。一,开放这种模式,让有闲钱的人自个用宅基地或买地建房,钱不是那么充裕的人,成立合作社,集资建房。二,实在没钱的人,政府下场建廉租房,支付租金就能有个家,未必一定要买房嘛。”
“小李,东德那边的住房体制,是不是也有‘租房为主、购房为辅’的特征?”
要不说是泰斗呢,给他一个点,他能带出一个面。
李建昆微微颔首,“据我了解,是这样的,六成居民都在租房住。”
陈岱荪发言道:“还有一个特征,建昆刚才也提到过,弱化了房地产与金融体系的联系。这很关键。老百姓不必再像港城那样,人均背负几十年的房贷,同时从根源上杜绝了房产红利流向少数人手中的可能。”
此处该有掌声。
透了!
该说不说,李建昆心头都隐隐有股激动。
经济学大佬们通透之后,如果咱们的房地产模式以后变个样,大头类似东德,那么他这只蝴蝶,可谓扇起了一场飓风。
会变得更差吗?
他认为不会。德意志后来不一样是欧盟的扛把子?
压榨地产、预征税赋的经济,终究是一时痛快,空中楼阁。
想要复兴崛起,再现辉煌,傲立于世界之巅,还得靠技术活……以李建昆这个过来人的眼光来看,唯有凭借制造业。
英国率先工业革命,所以成就了日不落帝国。
两次世界大战,大美丽国窝在背后当债主,努力发展制造业,玩命地造造造,二战结束时,他们的制造业份额占据全球的30以上,而英国跌落到十几。
所以这个靠移民建成、区区两百年历史的国家,一跃成为超级大国。
李建昆有个比较偏执的观念:掌握制造业,便掌握了全世界。
甭管日后科技和金融如何发展,变得多么发达。放弃制造业,闷头扎进来钱更快的科技和金融领域,都是极其愚蠢的表现。
因为这个世界上的所有财富,说穿了,皆源于一点——人口红利。
而绝大多数人都是普通的,他们需要工作机会,他们大多玩不转金融,他们可以不使用高科技,但他们离不开衣食住行。
没有制造业的国家,财富必然只掌握在少数人里。
这些人呢,对于他们来说,通常是无国界限制的,哪里好奔哪里去。
等他们一润,这个国家还剩下啥?
有些东西是可以预见的,比如制造业大国的崛起,比如纯资本世界的败落。
当然了,这有一个过程,生活在这个历史区间内的人们……比如我们,还是挺遭罪的。
所以李建昆在论文里清晰明了地提到几个资本陷阱,目的就是让咱的国、咱的人民,在这个阶段,少遭点罪。
这不,对房地产模式的讨论,暂告一段落后,大佬们立马把关注点落在这上面。
他们最为关注的,还是美元潮汐。
众所周知,中美现在处于蜜月期。美资和美企,逐渐进入国门,有些工厂都建成了,比如可口可乐。
许多后来的人可能不知道,当你走进超市,想买瓶饮料,一扫货架上琳琅满目的商品,什么百事可乐、雪碧、美汁源、芬达、醒目、酷儿、雀巢……
当你以为你有很多选择空间,可以尝到各个公司的产品时,不好意思兄die,他们全是可口可乐的。
类似的美企还有很多,他们是如何实现称霸行业,让伱除了他们,几乎没有选择呢?
这就不得不提到美元潮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