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炎第22章 京城
新朝的文臣武将,见到皇上现在这副模样,心里也有了别样心思。朝堂上对皇上不吝歌功颂德,圣君临世的赞美之词。对新朝的天下,也夸赞的是蒸蒸日上,歌舞升平的盛世之景,对于朝廷目前的困境和流民却是睁着眼睛说瞎话:什么新朝刚立、什么百废待兴,等平定了河北之乱后,才能轻徭薄赋,大道理一通。就是不舍得拿出粮食来赈济灾民,安置流民。</p>
当然,朝堂之上也多有忠臣、直臣,只是他们的声音很容易便淹没在那一群佞臣的声音之下。</p>
而这些权臣、世家门阀在背后给他这皇上带来的掣肘,皇上也是很清楚的,只是现在还不是动他们的时候,他做为一个开国之君,不想给自己身后留下凉薄无情的骂名。</p>
只是每每想到那些个个自称忠臣,在朝堂上一副慷慨激昂、忠心耿耿、一心为国的样子,背地里却阳奉阴违、串联勾结的恶心勾当,就让赵勃一阵气闷。</p>
“立颖,这事我也知道一些,从江南调的粮食已经到了,明日朝上我会责成户部尽快把赈济粮食发到流民手上,这事儿是不能拖啊。至于赋税,……我和朝中大臣商议以后再说。”</p>
赵世瑶对于减轻赋税的事,也只能是在她父皇面前说上一说,以目前朝中的景况来看,她也知道这事没那么容易办,既然这样,也没有继续说下去了。</p>
皇上对他这四女儿是打心底喜爱,十六岁就随他们父兄征战,死守汉中,再到后来建立新朝,现在仍然领军镇守苇泽关,皇上心中要说对她没有愧疚感那是假的。</p>
父女俩就关于军务、朝中政事等等又聊了一会儿,皇上又看了看书案上的奏章,便对世瑶公主说道:“立颖,你且退下吧,我要处理一些折子,……你多和几位姨娘亲近亲近,你大哥三哥那里也要多走动。”皇上挥了挥手,示意赵世瑶可以出去了。</p>
“儿臣告退。”</p>
赵世瑶给皇上行过跪拜大礼后,起身朝着御书房外走去,出来后,她忍不住长长的出了一口气,御书房中的那种压抑、沉闷让她很是不习惯。自从她父亲登基后,他们之间仿佛就有了一层隔膜,把以前可以表现在父亲面前的喜怒哀乐,统统都收藏了起来,现在有的好像就君与臣之间的关系,以前那份亲情都埋藏在心底了!虽然她也能感受到皇上对她的那份关爱,可这份亲情的疏离感始终是有的。</p>
赵世瑶自幼丧母,幼时便与现在的二皇子赵世宇及其母亲李贵妃亲善。但她与现在的皇后及其他几个贵妃多少还是有些疏远的。当今皇上并不沉溺于酒色,可能一个能打天下的新君,都会有励精图治的思想,如今后宫的几位主子都还是当初皇上年轻时娶的六位中的五位夫人,遗憾的是赵世瑶的母亲早逝。</p>
当今皇太子,赵世平,字立泽。其母徐氏,为皇后,居坤宁宫;二皇子,赵世宇,字立霖。其母李氏,为贵妃,居储秀宫。三皇子,赵世朗,字立祯。其母谢氏,为贵妃,居长春宫。赵世瑶因为未嫁,代母居永寿宫,因她性格原因,不喜宫中的沉闷和压抑,就长住宫外公主府。另两位夫人因其他原因,为妃子,居其他两宫。</p>
世瑶公主并没有去往其他宫中,拜见皇后和一众妃子等人,而是在两名婢女的陪伴下径直回到了宫外的公主府里。在她从苇泽关回京后,就去拜见过了皇后与诸位贵妃、妃子,虽然父皇叫她多多走动,那应该是一个父亲,或一个君王对于家庭或后宫和谐的一种安排。在这偌大的皇宫,高墙深院里又有多少温情,表面温馨和谐下又隐藏了怎样的肮脏龌龊事?也只有世瑶公主心里才清楚的。</p>
父皇也曾多次提醒她解甲归京,为她物色一门亲事,嫁作人妇。以她的军功及皇上最宠爱公主的身份,这天大的尊荣肯定是少不了的。她只要婚后不参与朝中事,不参与皇权之争,想来她这一生应该是在这份尊荣中度过了。</p>
其实以世瑶公主现在二十二岁的年龄来说,已经过了这个时代的最佳婚配年龄,毕竟这个时代女孩子都是十五、六岁就嫁人的,如今算起来她也是老姑娘一个,但她最大的优势是当朝公主,官拜正四品上忠武将军。</p>
世瑶公主长期生活在军伍之中,从最开始的四处征战杀阀,到后来镇守一关,本应说她的心性当磨砺得如磐石一般,但当她每每看见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因战乱而流浪的人的时候,这会深深地击中她心中最深处的那份柔软。</p>
她也会有自责,这些因战乱而流浪的人,其原因还是因她赵家起兵造反而引起的,她自己偶尔也会陷入这是否如她父兄宣传的那样充满正义感的矛盾中。</p>
只是这新朝推翻旧朝,给这个国家和人民带来的摧残确实太大了。这次回京,路上的所见所闻让她有一种莫名的负罪感。这些天来,很压抑,却想不出法子来解脱身上的负罪枷锁。</p>
“年后,一定要去江南看看那水车,这或许是一个办法。”世瑶公主坐在书案后喃喃自语。</p>
喜欢侍炎请大家收藏:()侍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