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大唐名将被斩安禄山恩谢唐玄宗(1/2)

作者:八零久

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第143章 大唐名将被斩安禄山恩谢唐玄宗

【在潼关击退了崔乾佑的叛军追兵后,封常清连续向唐玄宗李隆请奏回朝廷陈情局势情况,均遭到拒绝。】</p>

【宦官边令诚到达潼关后,见士兵在勤加练习守城作战,军纪有序,不像是一群败退之兵该有的模样,心中犯疑。】</p>

【遂当着所有潼关将士的面前,宣读了唐玄宗李隆基的降罪诏书,削去了封常清所有官爵,让其戴罪立功。】</p>

【从宦官边令诚的神态与言语之中,都在表达着朝廷与陛下,对丢失洛阳与陕郡的愤怒,如是在给所有潼关将士,以及高仙芝与封常清,下了一个大大的下马威。】</p>

【让潼关的所有将士,都感觉到一股无形的威压,笼罩在众人的头上。】</p>

【见效果已达到,在一阵寒暄过后,宦官边令诚谈起当年征战小勃律国之回忆,遂又提起了高仙芝遭受夫蒙灵察不公的对待。】</p>

【这让高仙芝眉头微皱,已回到朝廷多年不见的宦官边令诚,似乎与以前有些不太一样了。】</p>

【遂又恭喜高仙芝成为天下征贼兵马副元帅,并意有所指的点到当年自己给唐玄宗李隆基的密报中,不单救了高仙芝,还让高仙芝从此平步清云。】</p>

【宦官边令诚道:“高元帅,此次兵败洛阳,弃守陕郡之事,可大可小,只须自己与陛下证明其中关系利害,便可高枕无忧!”】</p>

【然高仙芝听懂了宦官边令诚之意,以军中无钱财为由拒绝,没能遂宦官边令诚之愿。】</p>

【见如此,宦官边令诚冷声指出,高仙芝当初攻破小勃律国,石国时缴获极多,何故如此贪婪独食。】</p>

【两人因此不欢而散。】</p>

魏公曹操:“贪财与贪权相比,多贪一点缴获敌人的钱财,根本算不上什么。”</p>

宋太宗赵光义:“高仙芝贪财,没有亏待他的手下与士兵,贪点钱财,对王朝与朝廷来说,还是一件好事。”</p>

“反观,安禄山贪权的危险有多大,现在天道已经在昭告天下了。”</p>

汉丞相萧何:“为臣者,有些时候贪财,是可以在皇帝面前保命的,而迷恋权势,就如同被刀架脖子,终日提心吊胆。”</p>

清内阁首席大学士和珅:“我觉得世人最对贪财有着极大的误解,为王朝国家贪些钱财,又能花掉多少?这不过是从一个国库,放到另一个国库罢了。”</p>

【被削去官爵,留命戴罪立功的封常清,在睡梦中全是洛阳之败的画面与记忆。】</p>

【辗转反侧,仍无法入眠,便起身撰写了《封常清请死表闻》,欲想要亲自交到唐玄宗李隆基的手中请罪。】</p>

【却说宦官边令诚与高仙芝不欢而散后,心中愤懑难以平息,觉得高仙芝实在忘恩负义,越发觉得自己当初对高仙芝的帮助,实在是不值得。】</p>

【次日在潼关城中,一番调查取证后,遂连夜起写密奏,传于唐玄宗李隆基。】</p>

【奏表封常清以贼摇众,乱大唐军心,涨叛军乌合之众之气。】</p>

【奏高仙芝弃陕地数百里,又盗减军士粮赐,使军心不稳,对朝廷多有怨言。】</p>

【并奏言道:军中将士,勤练有加,军纪有序,非败军之像。】</p>

【此时以难辨真假的唐玄宗李隆基,得宦官边令诚密奏后勃然大怒,连夜传敕书予宦官边令诚。】</p>

【令宦官边令诚,在军中将斩杀高仙芝及封常清,以防不测。】</p>

【封常清不知朝廷为何又突然降罪,于是,央求边令诚把自己最近草就的奏折《封常清请死表闻》呈报给唐玄宗李隆基,这也算是他作为臣子能尽的最后一份力。】</p>

【而高仙芝大呼冤枉,称自己遇敌而退,死则宜矣,但说他盗减粮赐则是诬陷。】</p>

【高仙芝,封常清最终含冤而死。】</p>

【然而,唐玄宗李隆基最终也没有观看封常清战败之后的所有奏表,以及《请死表闻》。】</p>

【后世叹曰:】</p>

【常清兵败洛陕丢,奏请陈情帝拒留。】</p>

【边令诚来降罪诏,潼关将士惧心忧。】</p>

【忆昔小勃律国事,高帅皱眉觉异流。】</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