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消灭境内黄巾之乱》(1/2)

作者:用户15609570

从三国开始的成神之路第90章 《消灭境内黄巾之乱》

神国时间5年2月4日,春日的暖阳轻拂过广袤的大地,碧空如洗,宛如镶嵌在天幕上的纯净蓝宝石,万物在这温柔的季节中苏醒,展现出一派勃勃生机。然而,这份宁静的画卷突然被一道威严的圣旨所撕裂,其声若龙吟虎啸,激荡在朝野之间,引发了无尽的波澜。</p>

李明,这位朝堂上的璀璨明星,深受帝王信赖与倚重,此刻正伫立于自家府邸的庄严正厅之中,手中紧握的圣旨沉甸甸的,仿佛承载着千斤重担。他的面容严峻,眉宇间交织着对未知挑战的忧虑与对家国天下的深切责任感。圣旨的内容,如同一座巍峨的山峰,横亘在他的面前——冀州之地,黄巾之乱肆虐,百姓流离失所,国家的根基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p>

正当此时,一名使者匆匆步入正厅,步伐中带着几分急切与凝重。“李大人,圣上旨意已下,特将冀州八郡全权交付于您,望您能独当一面,平息黄巾之乱,稳固社稷。”使者的话语掷地有声,每一个字都如同锋利的刀刃,直刺李明的心扉。</p>

李明闻言,缓缓抬头,目光如电,直视使者。“使者大人,冀州之地广袤,黄巾贼寇势焰嚣张,我虽矢志报国,却也深知此行艰难重重,恐难当此大任。”他的言辞中透露出谦逊与忧虑,却也难掩那份对国家的忠诚与担当。</p>

使者见状,微微一笑,从袖中取出一封密函,恭敬地递与李明。“李大人不必过虑,圣上早已洞察冀州局势之复杂,故特赐此密函。其中不仅详尽分析了黄巾贼寇的虚实,更承诺了朝廷对您全方位的支持。圣上深信,以您的文韬武略,定能化解此危局,重振冀州。”</p>

李明接过密函,细细品读之下,眼中渐渐绽放出坚毅的光芒。“圣上如此厚爱,我李明岂能退缩?请使者大人回禀圣上,我必倾尽全力,不仅平息黄巾之乱,更要让冀州八郡重焕生机,以报圣恩!”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回荡在整个正厅之中。</p>

随后,李明与使者深入交谈,对冀州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以及黄巾贼寇的详细情况进行了全面的了解。使者耐心解答,并承诺朝廷将作为他最坚实的后盾,无论是兵马调遣、粮草供应还是情报收集,都将全力配合他的行动。</p>

经过此番深入的探讨与交流,李明的心中已勾勒出一幅清晰的作战蓝图。他深知此次任务之艰巨,不仅关乎个人的荣辱与仕途,更关乎万千黎民百姓的福祉与国家的安宁。因此,他下定决心,要亲自挂帅出征,深入冀州前线,与黄巾贼寇展开一场殊死较量,誓要还冀州一片朗朗乾坤。</p>

在使者走后,李明刺史的脸上凝重之色更甚,他深知即将面对的局势之严峻。他立刻转身,步入书房,那里已经等候着几位身着黑衣,面容冷峻的暗卫。这些暗卫,是他手中最为隐秘的力量,他们如同夜色中的幽灵,悄无声息地穿梭于各地,为他搜集着至关重要的情报。</p>

“诸位,使者刚刚离去,他所带来的消息令人忧虑。张角黄巾在冀州势力日盛,我等作为朝廷命官,守土有责,不可坐视不管。”李明刺史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每一个字都像是重锤,敲击在在场每一个人的心上。</p>

暗卫首领上前一步,躬身行礼,随后沉声汇报道:“大人,关于冀州黄巾的情报,我等已竭尽全力搜集。目前,冀州中山、渤海、河间三郡尚在我等治下,民心尚算稳定。然而,魏郡已被划入司隶直属,我等鞭长莫及。至于黄巾势力,主要集中在张角统治下的常山、赵郡、巨鹿、安平、清河五郡之地。据估算,这五郡治下共有百姓约四百万,其中黄巾武装士兵便多达百万之众。”</p>

李明刺史闻言,眉头紧锁,眼中闪过一抹忧虑之色。他沉吟片刻,道:“百万黄巾,此等规模,实属罕见。我等必须尽快摸清其底细,制定对策。暗卫们,你们要继续深入敌后,搜集更多关于黄巾的情报,包括但不限于其兵力部署、粮草供应、将领能力等。同时,也要注意探查是否有百姓被黄巾裹挟,若有可能,尽量解救他们。”</p>

暗卫首领领命而去,其他暗卫也纷纷跟随其后,消失在夜色之中。书房内,只剩下李明刺史一人。他走到窗前,望着窗外漆黑的夜空,心中思绪万千。他知道,这场与黄巾的较量,将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战斗。但他也相信,只要他们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够守护住这片土地上的安宁与和平。</p>

随后,李明刺史召集了麾下的众多将领,他们来自四面八方,皆是骁勇善战之士,齐聚一堂,共商大计。大厅之内,气氛凝重而庄严,烛光摇曳,映照出每一张坚毅的脸庞。李明端坐在主位之上,身披银甲,头戴紫金冠,眉宇间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威严与决心。</p>

他缓缓开口,声音沉稳有力:“诸位将领,如今冀州八郡已划入我治下,百姓安居乐业,实乃我辈之幸。然则,黄巾之乱犹如悬顶之剑,不除不足以安天下。此贼势大,四处劫掠,百姓苦不堪言,我等身为将士,岂能坐视不理?”</p>

</p>

言毕,他目光如炬,扫视全场,只见众将领纷纷点头,面露愤慨之色。李明接着说道:“据我暗卫密报,黄巾贼众虽号称百万,身披铠甲,声势浩大,实则内部矛盾重重,纪律涣散。而我军兵强马壮,总数已达三百七十三万之众,远胜贼军。但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需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p>

这时,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将挺身而出,抱拳行礼道:“刺史大人,老朽以为,黄巾贼众虽众,却不足为惧。我军应派遣精锐之师,直捣贼巢,一举破之。然则,具体兵力分配,还需细加斟酌。”</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