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皇帝内经第9章 古文解析:金匮真言论篇第四
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于心,故病在五脏。其味苦,其类火,其畜羊,其谷黍,其应四时,上为荧惑星。是以知病之在脉也。其音征,其数七,其臭焦。</p>
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故病在舌本。其味甘,其类土,其畜牛,其谷稷,其应四时,上为镇星。是以知病之在肉也。其音宫,其数五,其臭香。</p>
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藏精于肺,故病背。其味辛,其类金,其畜马,其谷稻,其应四时,上为太白星。是以知病之在皮毛也。其音商,其数九,其臭腥。</p>
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藏精于肾,故病在溪。其味咸,其类水,其畜彘,其谷豆,其应四时,上为辰星。是以知病之在骨也。其音羽,其数六,其臭腐。</p>
对古文:金匮真言论深度解析</p>
标题:《金匮真言论:人体与自然的奥秘之解析》</p>
《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是中医学中极具价值的经典篇章,它深入探讨了人体与自然之间微妙而又紧密的联系,揭示了诸多关于健康与疾病的奥秘。</p>
黄帝问道:“天有八风,经有五风这是怎么回事呢?”岐伯回答说,八风会引发邪气成为经风,侵袭五脏,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这一阐述揭示了外界环境与人体健康之间的直接关联。</p>
所谓得四时之胜者,即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这是四季之间的相克关系。这种相克并非绝对的胜负,而是一种动态的平衡与调节。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胁;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北风生于冬,病在肾,俞在腰股,中央为土,病在脾,俞在脊。这一详细的描述让我们看到了四季之风与人体不同部位疾病的对应关系,体现了自然环境对人体健康的深刻影响。</p>
进一步观察,我们会发现春季时,疾病多表现在头部;夏季时,疾病易发生在脏腑;秋季时,病在肩背;冬季时,疾病主要集中在四肢。这种因季节而异的疾病表现,提醒着我们要顺应季节的变化来调整生活方式和养生方法,以保持身体的健康平衡。</p>
不仅如此,四季的不同还带来了各种特定的疾病倾向。比如,春季易患鼽衄,仲夏易患胸胁疾病,长夏易患洞泄寒中,秋季易患风疟,冬季易患痹厥。这些都是自然规律在人体健康上的具体体现,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人与自然息息相关,不可分割。</p>
而“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这一句,强调了保养精气的重要性。只有保持身体精气的充盈,才能更好地抵御疾病的侵袭。这也为我们指明了养生的关键所在,即要注重内在的调养,而非仅仅依赖外在的治疗手段。</p>
接下来,对阴阳的探讨更是深入到了人体的各个层面。从天地的阴阳划分,到人体内外、脏腑的阴阳区分,再到疾病与阴阳的关系,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这种对时间的阴阳划分,让我们看到了自然变化的微妙之处,也让我们明白人体的生理活动与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