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2章 随团到江浙一带考察(1/2)

作者:伍仁义

人民公社三十年第622章 随团到江浙一带考察

第二天关兴就和马副主任到荆州报到去,这次荆州地委是下了很大决心的,因为廖主任到省里开会,听到了全国各地经济发展的大好形势,早就有点坐不住了。现在报纸上又不断报道江浙一带乡镇企业搞得好,所以就在地委会上讨论决定,组织各县市区的计委主任出去看看,即使是学不到别人什么东西,也好让他们这些为主要领导出谋划策的人开阔一下眼界、长长见识。</p>

地委专门租了汽运公司的一辆中巴,可以坐二十多人。行程就是从武汉到南京,再到杭州、宁波,主要就是看看江苏和浙江的乡镇企业。</p>

因为是专门的汽车,那就走走停停,首先是在景德镇看了有几百年历史的磁都,到了晚上就在南京附近停车,看了南京郊区一家腌制咸鸭蛋和松花蛋的企业。</p>

其实就是从一个生产队开始的,他们因为在长江边上,素来就有养鸭的传统,后来就慢慢发展成了专门腌制鸭蛋的企业,现在据说仅就销售南京都供不应求。</p>

因为这个缘故,于是就带动了附近沿江的公社很多生产队都做这事,而且由县里统一形成了一个商标——长江牌,其销量已经超过了江苏高邮的咸鸭蛋了。</p>

车子只是在南京停了一个多小时,吃了中午饭,又往无锡那边赶过去,再后来就是江阴。给关兴他们印象最深的就是,无论到哪里,都能看到集体办的企业,规模有大有小,就是根据本地的资源和出产,把它做大形成出售的商品。</p>

关兴每天就在日记本上记下行程,见到的企业,还有所参观的地方的环境等等,他要把这些作为一些基本的材料,以便回去后仔细研究。</p>

再到连云港、张家港、南通那些地方,情形又发生了变化,他们主要是借助通江达海的优势,发展的是小工业、小制造,当然与那些搞农副业加工的企业相比,效益就完全不同了。</p>

这些地方的农村基本都像小城镇,根本看不到茅草房,而且都是宽阔的大马路。</p>

所以在这些地方听企业负责人介绍,说得最多的就是: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十多个字,就把很简单的道理概括得十分精当、明白了。</p>

到了浙江,情况又来了一个大的变化。浙江山地很多,农村能耕种的田地特别少。所以,他们就紧紧围绕城市的需要,城市需要什么他们就生产什么。从最小的衣食住行开始,哪怕是一盒火柴、一块肥皂,或是一双筷子,他们都可以形成一个生产制造的企业。</p>

最发达的就是小五金了,据说好的企业商品还被外商订制出口呐。</p>

关兴最感兴趣的是他们的生产方式,比如一个生产队的企业是生产塑料用品的,那么每个家庭都是这个企业的作坊。生产队统一掌握生产的标准,把数量、规格分发到各家各户,规定完成的时间和数量,到时候统一交到生产队的企业去验收、交货,然后根据制作的数量来决定报酬。</p>

生产队有专门的农业生产人员,家庭的生产、制作可以不占用生产队集中安排的活路。</p>

从这些生产队的生产方式,关兴就看到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良好的发展变化的状态。在国家的统一计划下,由集体组织,社员参与各种生产劳动,既发挥了社员群众的劳动特长,又发展壮大了集体经济,还能充分体现多劳多得、按劳取酬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