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公社三十年第445章 关和胡理芬逛梅厂镇
胡理芬就问:“您们这个轧花厂这么大,那肯定不只是轧朱家铺、前进大队的棉花吧?那如果是轧了棉花怎么运出去呢?”</p>
文迎队长回答说:“我们主要是轧我们前进大队的棉花,如果周边的生产队找我们加工,我们也会接受帮他们轧的。我们把棉花轧好了,赶急的话就用卡车运到棉花采购站去,如果是要运到县城去的话,就用木船水运。”胡理芬由此才看到朱家铺确实是和一般生产队不同。</p>
他们告辞了文迎队长就往梅厂镇走,经过小林子关和就把胡理芬带到了他读小学的地方。那里原来只是几间土改时没收的地主的砖瓦屋,现在已经在那些砖瓦屋旁边建起来一排新的教室。</p>
再往前走就到了梅厂镇街上,这个时候店铺基本上都没有多少人了。但是沿街看到的理发社、缝纫社,还有卖小菜、杀猪卖鱼的小摊子都很齐全,要比复兴场气派得多。而且有很多解放前的招牌都还留在门脸上,让人很有一种历史的厚重感。</p>
接着就来到了供销社,这是胡理芬觉得最熟悉又最亲切的地方,因为她的工作就是在供销社。胡理芬就几步走到了关和的前面,进了供销社的大门。</p>
梅厂镇的供销社有三个大的门店,一个是卖绸缎杂货的,一个是专卖生活用品兼卖图书的,还有一个就是卖农药农具和农产品的。每个店面都有三四个开间,难怪上次关兴说要领她到街上来转转的,从这里就可以看到,梅厂镇确实在松河县乡镇的街市中,应该是数一数二的了。</p>
最后他们一直沿着街道走,就走过了酿酒的酒厂,还有铁木合作社,街道两边都是铁木合作社的房子,只听见有打铁的叮叮当当的声音,有加工铁器的擦擦声,还在边上看到了木匠制作木器的大车间。胡理芬虽然是在县城长大的,但是她却没有这样集中地看到这么多手工艺合作社,真是开了眼了。</p>
走到街尾上,就看到房子很一般了。关和说:“我们一般是不走到这里来的,因为这里都是乡里人在街边建的房子,我们这里的人把这里称为茅草街。你一听就知道这里其实就不是街道了,而且还有一种对这里居住的人看不起的意思。”</p>
胡理芬这时就看到了有一处茅草房边有一棵很粗的柳树,上面的在一人多高的地方,好像被火烧了一样,只是留下了几片木头,像被炸弹炸了留下的残片。</p>
关和就告诉她:“这个地方叫雷打坑,据说是很多年前有只专门害人的大蜈蚣修成了仙,躲在柳树中晚上专门出来害人,有一天夜里忽然狂风大作,雷电交加,一个炸雷就把这棵树劈开了,那只害人的大蜈蚣钻到地底下,雷电又劈到地下,才把它烧死。第二天街上的人才看到这个被劈开的柳树和烧焦了大蜈蚣。”</p>
“那么后来为什么就没有人把这里填平,把柳树挖了呢?”胡理芬问。</p>
关和说:“好像是镇上有名的人士就主张把这个地方留下来,好让后人都记住这件事吧。”</p>
胡理芬听了关和的介绍,就更加增添了对梅厂镇这个古老的小镇的敬意,因为它有厚重的历史,有令人回味无穷的故事,而且还有其他地方没有的现代乡下集镇的买卖,更何况还有那座用钢筋水泥修建的大桥。难怪她的哥哥胡理想来这里插队后,动不动就说我们的朱家铺、我们的梅厂镇的,确实是值得加上“我们”来加以强调的。</p>
关和与胡理芬回到家里的时候,关兴还没有回来。</p>
喜欢人民公社三十年请大家收藏:()人民公社三十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