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武第971章 靖安军返京971
日子一天天流逝,很快便到了开年之际。 </p>
京城一切如故,但百姓们却不知这段时间京城内暗流涌动,只是觉得日子要一点点好起来了。 </p>
京城外的工坊一家一家地都敞开大门,虽然掌柜们有所更换, </p>
但不要紧,只要能进入其中做工,赚取银钱便好。 </p>
大乾官场在那夜过后,也变成了一潭死水,几乎没有任何涌动。 </p>
朝廷说什么,京中的文武百官便应什么,不敢有丝毫怠慢。 </p>
对于此等进展,光汉皇帝与一众新政大臣虽然高兴, </p>
但心中都带着一丝丝沉重,只因这短暂的成功来之不易,是付出了数千人的性命。 </p>
开年后,草原使团也如愿离京。 </p>
事实上,在京城外叛乱之事结束后,呼兰九叙等人就不打算在近些日子离京,准备在京城待上一些日子,至少要谈成一些合作。 </p>
但光汉皇帝对于他们厌恶至极,勒令他们快速离京。 </p>
无奈之下,草原使臣灰溜溜地离京。 </p>
这一次,他们没有遭遇到刺杀,甚至就连沿途的官员都不怎么理会他们,远没有了当初的热烈, </p>
不知为何,这让他们心中空荡荡的。 </p>
开年之际,文武百官齐聚于奉天殿,举行了极为复杂严苛的礼节。 </p>
所有人都显得有些心不在焉,视线时不时瞥向最前方的宫慎之。 </p>
宫尚书越来越老了,虽然在勉力支撑,但谁都能看得出来,他脸上的老人斑越来越多。 </p>
而同为百官之首的王无修似是也苍老了许多,如宫慎之一样,满头白发,胡子已经雪白,就连精气神也少了许多。 </p>
其中原委,在场官员自然是一清二楚,将视线瞥向那兵部尚书庄兆。 </p>
他神色如常,依旧如往常那般,鼻孔抬到了天上,但谁都看得出来,王党官员对其的疏远,以及文武百官对他的忌惮。 </p>
毕竟...叛乱一事太过酷烈, </p>
这些日子不知多少人在暗中大骂庄兆, </p>
给他所在的兵部添堵,颇有一些死道友不死贫道的意思。 </p>
但让所有官员震惊的是兵部尚书庄兆上疏请辞,可陛下却不允。 </p>
庄兆再上疏请辞,陛下还是不允。 </p>
当第三次上疏之后,文武百官觉得陛下应该允了。 </p>
三请三辞乃朝廷不成文的礼节所在。 </p>
但可惜,陛下还是不允,依旧让庄兆统领兵部, </p>
这让朝堂上很多聪明人心生忌惮,对于陛下的手腕愈发畏惧。 </p>
而对于一些愚蠢之人,他们则认为这是陛下想要止戈的意思。 </p>
有一些想要投机之人,上疏直言新政祸国殃民,请求陛下莫要将新政推行他处,只在京畿之地施行。 </p>
陛下大怒,都察院弹劾之。 </p>
而京中一些不明世事的百姓也跟着起哄, </p>
既然新政是祸国殃民,那为何不推行四方,凭什么只由京畿之地的百姓承担。 </p>
一时间,朝堂民间风起云涌,似是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 </p>
时间一日一日流逝,很快便过去了一个月。 </p>
天色愈发晴朗,寒冷的天气似乎也一点点逝去,春天似乎要来了。 </p>
而就在此时,大乾京城南城门外,来了一伙不速之客。 经过守城军卒多方确认,终于确定是前去两淮运送银两的靖安军回来了,一同回来的还有十余辆大车。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