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朝中兴之主,天顺帝第1章 朱祁钰
天顺四年,公元1453年,正月初一,南京应天府,太和殿,</p>
景泰帝朱祁钰高坐于龙椅之上,</p>
内阁首辅、兵部尚书、太师先进,站于百官之首,</p>
下面左文、右武,分列左右,</p>
左边的文官有,</p>
内阁次辅兼礼部尚书胡三宝,</p>
内阁阁臣兼吏部尚书李茂,</p>
内阁阁臣兼户部尚书杨德清,</p>
内阁阁臣兼工部尚书箫兹,</p>
刑部尚书张凤,</p>
右边的武将有,</p>
五军都督府中的中军大都督朱佐敬,</p>
左军大都督蓝瑛,</p>
右军大都督张定有,</p>
前军大都督梁珤,</p>
后军大都督李琏,</p>
另外还有锦衣卫指挥使曹正淳!</p>
共12位大臣参加本次的大朝会,</p>
看人都到齐了,</p>
内阁首辅先进,看向锦衣卫指挥使曹正淳,给了他一个眼神示意。</p>
只见曹正淳心领神会,上前一步,朝景泰帝朱祁钰微微一拱手,语气恭敬地说道:</p>
“陛下,臣这里有最新消息要禀报。”</p>
只见其咳嗽一声,清了清嗓子,接着说道,</p>
“自去年七月,建文朝的黔国公沐斌和北方天顺朝的四川总督于谦,</p>
这两位两朝重臣皆遭人刺杀身亡之后,局势变得越发复杂。</p>
目前,建文朝控制下的云、贵之地和天顺朝控制下的四川之地,两地均陷入混乱之中。</p>
在我朝锦衣卫成员的精心策划下,此两地的少数民族叛乱频繁爆发,且势头愈发猛烈。</p>
为了稳定四川的局势,北方天顺帝朱祁镛已下令调动四川附近的湖广总督王骥,亲领十万精锐部队前往四川平定叛乱。</p>
现在,紧挨我朝江西九江府的湖广武昌府,防守的天顺朝大军只有五万之众,领军将领是一员叫方瑛的小将。</p>
与此同时,建文帝朱国复在两广地区囤积的二十万大军,在史仲彬、陈万宁、张秉彝、陈宽让、严复五人的统领下,</p>
已经分兵两路展开了行动。</p>
其中一路由大将史仲彬和张秉彝率领十万军队,从江西南昌府出发,沿着水道逆流而上,</p>
如今已经成功的攻占了湖广的岳州之地,</p>
现今10万大军,正在围攻分封于长沙府的天顺帝朱祁镛的生父襄王朱瞻膳和襄王世子朱祁鐄,两人统领得3万大军驻防的长沙城。</p>
另一路则由大将陈万宁和陈宽让带领,从广西出发,朝着云、贵地区进发。</p>
他们的目标十分得清晰而明确,就是要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一举占领云、贵两省之地以及湖广岳州府以南的南部地区。</p>
这样一来,就可以将云南、贵州,及湖广岳州府以南、江西南昌府以南之地和广东、广西等地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广阔的地域空间。</p>
如此一来,他们便能够构建起一条,</p>
东起江西南昌府,途径湖广岳州府、常德府、永顺府,一路延伸至贵州铜仁府、遵义府,最终抵达最西边的云南昆明府的坚固防线。</p>
这条防线将会宛如一道坚不可摧的壁垒,保护建文朝的两广、云贵,江西之地,为建文朝的南部大发展保驾护航!</p>
陛下,建文帝朱国复已然付诸行动,且目前已初见成效。</p>
此刻,我朝也必须抓住这难得的机遇,尽快出动大军,抢夺更多的地盘,拓展更大的生存空间!</p>
否则,如今天下纷争之际,我朝若落后于他人,最终必将被其他势力所吞并!!!”曹正淳言之凿凿的说道。</p>
听闻锦衣卫指挥使曹正淳的情报后,景泰朝的满朝文武都是群情激愤,议论纷纷,</p>
“陛下,此时不趁机出兵,更待何时!”</p>
“对啊陛下,这可是天赐良机啊!”</p>
“我们应该迅速出兵,抢占更多的地盘,扩大我朝势力范围!”</p>
众大臣们情绪激昂,纷纷建议景泰帝朱祁钰抓住此等良机会,主动出击。</p>
他们眼中闪烁着对财富和权利的贪婪的光芒,渴望通过战争获取更多的土地和权力,从而提升自己的地位和影响力。</p>
然而,与这些兴奋的景泰朝文武大臣们要求积极进兵、扩大地盘的亢奋神色,形成鲜明对比的是,</p>
景泰帝朱祁钰却是一副哈气连天,没有睡醒的模样,</p>
此时只听其说道,</p>
“太师,此事就全权交由你定夺吧,</p>
朕有点困了,先回宫休息了,</p>
哦,对了,太师,</p>
那个道家仙丹大福药膏快要用完了,记得一会儿再多派人送一些进宫来。</p>
还有,再给朕多送几位美女来服侍朕,哈哈哈哈哈……”</p>
朱祁钰一边说着,一边露出满足的笑容,仿佛已经置身于仙境之中,</p>
“一口美女,一口烟,</p>
生活赛神仙!!!”</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