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1章 炮制所(中)(1/2)

作者:墨落皇朝

四合院里的老中医第731章 炮制所(中)

炮制所(中)

跟吴家兄弟碰面达成一致后,陆总的老王又来了一趟。

老王过来,是带着医院总务科的人一块的。

大致敲定了医疗设备,改造方案。

李胜利也没让陆总的人员参与炮制所的改造,用的依旧是轧钢厂工程科的人员。

胜利诊所这边,总归还是有个职工互助医疗点的名头在。

有事找轧钢厂,既是正管也是正理。

而且轧钢厂这边有李怀德遮掩,比陆总那边安全的多。

房屋的改造刚刚开始,各地上来的膀胱癌患者也到了。

连同家属在内,二十几个人,直接就入住了还在改造的院子。

即便遇上,也不需要开具病危通知书之类,只要征得病家的同意,就可以用药的。

炮制所的正屋,蒲老就皱眉发起了牢骚。

但他没想到是,来的这些患者,会是一批利益相关者。

但用药之前,生死状还是要签一下的。

还是按照我之前说的,恶病需用猛药。

来的尽是中后期的患者,于我们而言,借鉴性也更大一些。

再者,有医疗组在一旁打嚓,咱们的治疗方案,未必可行。

这也是之前李鬼手,长期行医养成的习惯。

这在西医说来,叫做家属意见,或是病危通知书。”

当着众人的面,蒲老只提病危通知书的事,也是在提醒李胜利。

病危通知书,这是西医的说法,中医行医很少会遇上这种情况。

“胜利,医疗组如此行事,怕是没将心放在领导的病情上啊!

接过蒲老的话茬,李胜利这边,也并没有掩藏他的恶意。

看过患者带来的医院诊断,再参照一下脉象之后。

有一点也算是出乎李胜利的意料,本以为能上来的,都是求医无门的人。

王前进干娘那边医疗组,办事的手法也不出李胜利的所料,起手就不高。

医者仁心,归根结底还是对人来说的,是人就有其喜怒。

“胜利,我们并无开具病危通知书的资格啊!”

私心掺杂其中,是李胜利可以想到的。

看这些病家的穿着跟脸色,还有他们的脉象,最近这五六年,他们都是没吃过什么苦的。

领导那边俗务缠身,治疗一事,恐怕也不会尽如人意,咱们只能做最坏的打算了。

有些事,我认为是没必要瞒着的。

现在看来全然不是那么回事儿,但从患者及家属的穿着上看,这些人多半不是风雨的受益者,就是受益者的家属。

就跟我不隐瞒吴家兄弟,柳家传人自北向南横扫,是我的主意一样。

有些话,不能说,但有些事,不说话的时候,还是可以做的。

看着面前医院诊断,跟自己一方出具的医案,蒲老这老汉,也是满心的愤恨。

对病人,李胜利这边差不多就跟对待自训班的学员差不多,能尽心尽力,自然要尽心尽力。

这事儿,我看还是需要上报一下的。”

“蒲老,这些人的来路也有问题的。

试问,现在这年月,什么人还能穿着将校尼、新军装进京?

人来了,蒲老等人自然是要会诊一下的。

如今,医疗组那边的小动作,免除了他心里的后患,这也是李胜利喜闻乐见的。

想要拿我、治我,靠几句话是远远不够的。

如今,来的都是利益者或是利益者的家属,他心里的负担,也就几乎不剩什么了。

试药一事,本就有些残酷,他们来了,倒是让我心里好受了许多。

而且都是来自大中城市,家里条件,如今看来算是不错的那种。

“蒲老,诸位!

如今的癌症,可不是随便找个医院就敢给人动刀手术的。

我说了,我认了,也不是证据。

治病归治病,试药,对他而言,多少还是有些心理负担的。

按照诊断书来看,这些患者一水的都是膀胱癌中后期的患者。

别忘了,我还是有个好丈人的!

此次试药,既关系到了咱们中医,又关系到了西医。

还有中医的新割治派,以及西医那边的西中医。

而这两门,就是将来的中西医两路了。

这次是开端之局,坦诚,我这边还是要做在前面的。

既然是中医、西医的结合之局,病危通知书,自然是由西医来下的。

诸位,先论证一下具体用药吧!

既得病情表症,咱们就得拿出方证来,免得将来被人诟病。”

膀胱癌用药的方子,蒲老等人,已经论证出很多套了。

各自汇总之后,蒲老这边的所得就是,还不如一早让李胜利出方子呢!

因为他们这些老汉各自出的方子,最终汇总一下,只能得出一個殊途同归的道理。

这茬,李胜利也早有预料。

虽说内科分了八派,但上数到汉时,医理出于伤寒,再往上数,就是中医四经了。

医理的变化虽说不同,但根本却是相同的。

膀胱癌中医病症血淋,对症下三焦湿热,所用的法子无非祛湿泄热、利通散结而已。

即便是方子不同,但大致的作用相似。

李胜利再强调一下用猛药治恶疾,那选方子的范围就想对狭小了。

留下蒲老等人,对着医案论证用药,李胜利起身出门,去了传呼电话亭,直接就给陆总老王那边打了电话。

患者来了之后,在炮制所这边试药之前,还是要有一轮正经的确诊程序要走的。

说句不好听的,谁特么知道,下面的诊断书是怎么开出来的?

中医的诊断,按照有些人质疑的说辞,那就是不科学的,既然不科学,就不好当做证据。

正经做事,李胜利这边也是滴水不透的。

在炮制所门口,看着新来的病家门,上了陆总派来的三辆便民牌小巴。

听着‘突突’的发动机声响,李胜利也在区分着面前,这几辆便民牌,属于哪一种车型。

经过几年的发展,轧钢厂的三辆车陆续投产,虽说依旧逃不脱拼凑车的尴尬处境。

但底盘跟悬架结构,却在慢慢形成体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