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老中医第545章 人在江湖(中)
不管是自训班还是速成班,背功就是一切的基础,吃饱靠的是背功,能睡在床上靠的也是背功,至于有没有教室,依旧靠的是背功。
速成班四千人,加上自训班原有的学员,院里的房子按功能区分根本就不够用。
李胜利也不打算腾挪房舍,就是一条,睡觉的时候给他们准备个带盖的房子就够用,至于是厕所还是猪圈,凭的只有两个字‘背功’。
≈lt;divcss=≈ot;ntentadv≈ot;≈gt;在教室的使用上,背功不好的只能用露天教室,好一点的有教室,再好一点的有带着炉子的教室。
吃饭也是一样,稀的、半稀半干的、干的、管饱,全跟背功有关联,背的好干粮管饱,背不好即便喝汤也是有限量的。
上面拨派的那一千八百人,桀骜的占了不少,但跟李胜利说的一样,饿上三天,瞪眼的力气都没有,反抗?
自训班那是学生管学生的,涉及到吃不吃的饱,睡不睡地下,小圈子里的规矩森严无比,用不着李胜利安排什么,也用不着王前进、王老大去做什么,学员们就会把院里弄的规规矩矩。
“老李,这能成吗,你看那批硬的,都给饿脱相了,都饿这鸟样了,依旧满目凶光,你可别真给饿死了。”
三个月的学习时间,李胜利按照粮食也直接给压缩到了一个半月,虽说上面后续又给拨了一批,但还是有缺口。
一月过完,中午的时候,紫羔皮大衣敞着怀才能穿的住,李胜利就跟王老大站在院里,瞧着人满为患的速成班。
“不死在营里就成,这样的下去之后,我也会让人顶了他们的赤脚医生名额,这就是不给他们赤脚医生证,只给他们派遣证的原因。
我这里是中医的自训班,不是难民营,认真背书就是跟我有缘,不去背书还想三想四的,自训班可不是他们的樊笼跟苦窑,下去了之后,才是。
真能幡然悔悟,过了函授班的考试,我们还是有缘的。
还这么死硬,那他们以后就是自训班跟赤脚医生们的汤底,好的,一点没有,人挑剩的给不给他们也得另说另讲。
至于返乡,只要下面还有一个赤脚医生,就轮不到他们返乡。
即便是返乡,他们也得给别处来的赤脚医生腾地方,我看他们将来也不用返乡了,直接去大三线吧。
有些事参与了是一回事,给他们机会不改就又是另一回事了。
这些人的来路你比我清楚,要不是毁了派遣单不合规矩,将来他们连关系都找不到,有些时候,我特么就是有些人的果报。
王老大,这就是咱的江湖,很多事真是报应不爽。”
看着有时候阴暗,有时候正义的小舅子,王前进摇了摇头,这人深就深在了脸色变幻无常上。
如果真的让王前进做评价,自家的小舅子李胜利还是半个好人的。
至于蹲在露天地里,眼光桀骜的那批人,里面有学生也有子弟,连站着上课的资格都没有,就是小舅子所说,汰选出来的渣滓了。
有机会抓不住,在自训班的院里,跟他这个王老大顶牛,还想着弄他的,活该他们遇上了翻脸的李胜利。
至于他们的去处,王前进也给他们找好了,西南、西北、东北,无非是按照各部委的救济名单来,反正就是两条,哪吃不上饭就送他们去哪,哪跑不出来就送他们去哪。
只要这些人上了火车,就无路可逃,路上会有列车员盯着,到了地方会有接待人员盯着,直到他们到了正式下乡的地方,还有各村的社员看着他们。
因为这些人是他王老大的干娘,钦点下乡的赤脚医生,跑一个都是往脸上抹黑,他们想的活路,早就在开班之初,就让小舅子李胜利给他们堵上了。
除此之外,还会有人去巡视他们的驻点所在,真跟李胜利说的一样,进了这个圈,想好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好好背书,好好学医。
自打他们上了那个名单的时候,就是他们踏入另一个江湖的时候,这样的江湖,也是半点不由人的。
第二批赤脚医生四千人的规模有些大,闲置兵营这边搁不下,带着李胜利交待的王前进,领着他们进城开的誓师大会。
与李胜利的交待一样,途中出了点小插曲,有人不服,自然要不平则鸣的。
速成班那边的集中营待遇,让一些人一边哭诉,一边大倒苦水,可这没卵用。
王前进走到他干娘身边,只说了几句话,自训班这边的模式就被认可了。
无非说的就是:这些人下去是您的脸面,赤脚医生直接对接老百姓,不严厉一点,万一传出了对您不好的话,就跟初衷相悖了。
捎带着,李胜利也试着帮了一把城里的人,按王前进的说辞就是,这些个弄出小插曲的觉悟不够,路上还是得让人跟着教育一下,捎带让他们去看看实地情况,到了地方之后,这些人也是需要严加看管的。
这茬也得了应允,一个赤脚医生,五六个人看管,对,就是看管,谁都是要脸面的,四千人下去,半路再跑了,谁知道能跑多少。
人员往下走,也就一句话的事,至于会不会有人借着机会,把所有人都留下,那也得看本事的。
誓师回来之后,王前进也被那些人现场的哭诉恶心到了,王老大也没想到,在营里还凶神恶煞的人物,到了城里哭的跟个小姑娘似的。
“老李,你特么说的真对,那帮孙子,就得把他们死死的踩住。
我草了,那帮子进了城,就想着哭死我呢,娘的,这次让他们下去哭瞎眼。
把那些人的名单给我,我特么盯上他们了,一个也别想着偷摸回来,保不齐他们将来会来害我。”
听着王前进的担忧,李胜利摇了摇头,有些人太小看农村了。
下去一年,他们就会被一日三餐绊住脚,如果是苦熬十年,钻石也会磨成珍珠的,这就是不能端正态度的结果。
青年下乡的初衷,是让他们带着农村的社员们,用知识改变下面的生存环境,同时磨砺自己。
只是这条路,许多人都视之为畏途,李胜利虽说是在京郊条件相对较好的洼里下乡,虽说也做了不少投机倒把的事儿。
但不可否认,洼里、山上、马店集、太平庄的社员都因他而受益,投机倒把的不算,仅是药材的采收一节,他也是带人做了实际贡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