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代留过学第六百零二章 上下同利的熙河路(2)
不然,就做不了任何事情!
“而且,下官还听说,那位普济怀恩法师,未来会在温溪心的湟州转世重修……”
李浩忧心忡忡的道:“如此一来,我恐将来抹邦山上僧人,不守法度,甚至蛊惑百姓……”
李浩是熙河路诸将之中,经历比赵卨还要复杂的人。
他是关西人,本家绥州,乃父李定,乃狄青部将,跟着狄青征讨侬智高有功,官终广西兵马都监,所以他的少年时期是在广西度过的,父丧之后,扶棺回乡,在绥州守孝三年,然后游学四方,去过各地。
可惜一直科举不利,若是正常情况,像他这样的没什么背景靠山的武臣子弟,没有贵人提拔,天花板将注定他很难突破大使臣。
好在,王安石变法带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风口。
他趁机前往汴京,靠着西军的底子和熟悉沿边的虚实,向王安石献上了《安边策》,于是得到推荐。
旋即被任命为管勾鄜延路兵马,一下子就飞升了。
更妙的是,在这个时候,一个人找到了他,对他说:小伙子,跟我干吧!
这个人叫章惇。
于是,李浩跟着章惇去了两湖,先从辰州开始。
几年间就屡立战功,成为章惇开两湖的头号干将,章惇在功成后,将他的名字列在了有功将帅的惇开两湖的时候,他更见识过宗教的厉害。
几个和尚,三言两语,就能让那些山上的土人,主动走下山来,接受编户齐民。
而和尚们仅仅是承诺,官府会在当地敕建一所寺庙。
自然,他看得出,抹邦山的资圣禅院的可怕。
赵卨还没开口,向宗回就已经笑了起来,道:“直夫(李浩表字)不必忧心于此!”
“官家已赐金瓶、玉签,将来抹邦山的资圣禅院的传人,只能由御赐金瓶选出。”
“此外,那位转世的普济怀恩法师,在成年前需前往汴京在大相国寺或者护国寺中修行。”
这是确保抹邦山的普济怀恩法师,永远跟着官家走的两道保险。
前者,确保了每一代普济怀恩法师,都一定是来自于和大宋关系密切的家族。
后者确保了每一代普济怀恩法师,必然亲近朝廷。
李浩听着,终于明白了,那御赐金瓶是做什么的了?
顿时心悦诚服的对向宗回拱手:“原来如此,多谢公事解惑。”
又面朝汴京方向拱手拜道:“真圣明天子也。”
向宗回呵呵的笑了笑,想起了从汴京城传来的一个消息——狄青子狄咏,已拜管军,其女已为阿姐收为养女,封为县君。
而李浩的父亲又是狄青的旧部。
有着这层关系在,日后倒是可以与李浩多亲近亲近。
指不定,将来用得上!
……
智缘僧当天就在兰州官府的安排下,于兰州城,举行法会。
数万兰州军民共同参与了法会,在这个过程中,智缘命人抬着佛牙舍利,拿着从资圣禅院带来的受佛牙舍利滋润过的佛水,赐福在场军民。
兰州城,顿时就仿佛被上了一层buff。
军民士气大振!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