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代留过学第三百八十二章 测试
将来,高家若也因为一个不肖子孙,就连累全家。
那该如何是好?
向太后低下头去,沉默不语。
其实她想的开——到那个时候,她早就去永裕陵陪先帝了。
再说,以大宋制度,出过皇后的外戚家,和其他家是有壁的。
遇到类似的事情,总归要念些祖宗情面。
……
就在庆寿宫的两宫为了如何处置这个事情而苦恼的时候。
赵煦正在福宁殿的内寝,听着石得一报告的舆情。
现在的探事司,已经空前强大起来。
因为,探事司得到了《汴京新报》的加持。
有钱、有人,还有遍布汴京的眼线。
除非别人关起门说悄悄话,不然只要是公开的议论和讨论,就逃不出探事司的眼睛。
“驸马都尉郭献卿,今日就在魏国大长公主亲送之下,奉旨意入了太学。”
“这么快?”赵煦笑了:“朕都还没有给驸马选好大儒呢!”
石得一低下头去。
郭献卿敢不快吗?
张吉都要被追毁出身以来文字,还要刺配沙门岛了。
他再不机灵点,主动靠拢,表示恭顺。
那他这个驸马就真的当不长了。
“其他勋贵呢?”赵煦问道:“他们都有什么反应?”
石得一低头答道:“都在忙着筹钱和还钱。”
“哦!”赵煦颔首,他看着石得一,问道:“就没有人有过什么怨言吗?”
石得一脖子一凉,赶紧回答:“探事司暂未有闻……”
赵煦点点头。
大宋的这些勋贵,他可太了解了。
只要不触碰到他们的切身利益,他们就会选择歌舞升平,轻易不会更不敢和皇帝唱对台戏。
熙宁变法,反对声音那么大,那么多。
就是因为动了他们的蛋糕。
但他们也不敢公开反对,只能暗戳戳的在背地里使坏。
现在就更不敢了。
赵煦想了想,敲了敲案几,对石得一吩咐道:“都知去查一下,看看今天都有哪些家的命妇入宫和两宫求情?”
“然后将名单告知朕就是了。”
这个事情,也算是赵煦的一次服从性测试吧。
一言不发的,未必是肯跟着他这个皇帝走的。
但,惇现在到了哪里了?狄咏的大军又到了哪里?
他还想着辽人,不大清楚,辽国人买回去的商品运到了哪里?
他还想着党项人、吐蕃人。
在他的上上辈子,这个时候,党项人和吐蕃人应该已经勾搭在一起,准备着对熙河路的入侵了。
如今,因为秉常和大梁太后同时去世,这个事情也不知道会不会有变数?
想着这些事情,赵煦就低声道:“国事艰难呐!”
“朕也不得不用些手段,尽快的拼凑出一个能跟着朕一起向前冲锋的利益集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