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9章 工程师治国979(2/2)

作者:生产队的驴③

大秦:自曝穿越,主打一个坦诚第979章 工程师治国979

“可一年又一年,始终搁置于纸面上无法施行。”</p>

“您知道为什么吗?”</p>

扶苏完全愣住了,下意识问了句:“为什么?”</p>

“钱粮从哪来?水泥从哪来?工匠民夫从哪来?”</p>

“总有数不尽的地方,比修这条路更需要上述物资。”</p>

“微臣总要顾全大局吧?”</p>

“还有内务府的典籍库里,您去扒拉扒拉。”</p>

“早在冶铁司炼出第一炉精铁之后,相里尚书和田少府就提议建造铁路,连图纸和建造法式他们都做出来了,就放在典籍库里吃灰。”</p>

陈庆越说嗓门越高,怨气滔天:“微臣不想修吗?”</p>

“铁路这个想法还是我告诉他们的呢!”</p>

“可黔首百姓连一件铁犁都用不上,饭都吃不饱,你让内务府靡耗数十万斤铁料去修路?”</p>

“反正我干不出来。”</p>

扶苏神情惶惑,许久之后才咽了口唾沫:“先生,这些话你怎么早不说?”</p>

陈庆翻了个白眼:“我说了又有什么用?”</p>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p>

“厚积才能薄发,眼下正是给大秦积蓄力量,夯实基础的时候。”</p>

“微臣知道未来在哪里,而且触手可及。”</p>

“剩下的,就交给你了。”</p>

扶苏总感觉对方的话里有种说不出的意味,又难以辨析清楚。</p>

思虑良久后,他苦涩地笑了笑:“本宫要接手的江山社稷原来在先生眼里这般不堪入目。”</p>

陈庆爽直地说:“您忘记了,微臣来自两千两百年后。”</p>

“与后世的诸多朝代相比,大秦并不逊色。”</p>

“可要是与我来的时代相比……嘿嘿,不啻天渊。”</p>

扶苏长舒了口气:“原来如此。”</p>

他的自信总算恢复了几分。</p>

大秦也没那么差!</p>

陈庆面色严肃地说:“依据微臣从后世总结的经验,眼下的大秦百业待兴,又面临初步工业化的艰难起步阶段。”</p>

“工程师治国是当下最好的选择。”</p>

扶苏振奋地问:“何为工程师治国?”</p>

陈庆掰着手指头:“工、师强于建设、改造,这不正是大秦所需要的?”</p>

“我们需要年产数百万石铁料的钢铁厂,需要长度以十万里计的水泥路,需要多达数十万的水车及水力器械。”</p>

“殿下您说要培养多少匠工才够用?”</p>

“让这些人走进朝堂,奔赴各地郡县,发挥所长把江山社稷建设成您想象中的样子。”</p>

“至于文人雅士嘛……”</p>

“等功业已成再来歌功颂德也来得及。”</p>

扶苏心情沉重地点点头。</p>

他终于明白陈庆考验他的意图。</p>

执掌江山还真的跟造桥一模一样。</p>

凡是他施展拳脚用得着的东西,就没有不缺的。</p>

幸亏内务府还攒了点家底,否则到时候非得自乱阵脚不可。</p>

“先生,内务府能调拨多少工匠过来,您先交个底。”</p>

扶苏担忧地问道。</p>

陈庆微微一笑:“微臣正在加紧培养,待秋收后,起码能调拨上万匠工。”</p>

“殿下您可以留心其中是否有资材出众者,将之招揽麾下,以为后图。”</p>

扶苏捶了下掌心:“暂且够用了。”</p>

“不过想要实现您心中的宏伟愿景,再多十倍也相差远矣。”</p>

“菱华时常念叨: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p>

“今日总算知其真意。”</p>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