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渊:我在大渊搞扶贫第403章 老方丈叙说往事 玉阳子简述道史
“这我”慧通吞吞吐吐,说不清楚。</p>
“慧通,出家人不打诳语,你如实说来!”如澂压住了火气双目如电盯着慧通道。</p>
慧通从未见师祖神态如此严肃,吓得直接跪下了,嗫嚅道:“是是性方师叔!我半夜起夜,看见他背着竹筐进来!”</p>
如定闻言大怒,没等如澂表态便一把从人群中揪出了一名年轻的僧人,骂道:“你这劣徒!丢人现眼!还不给我滚到戒律堂面壁思过去!”</p>
那年轻僧人面红耳赤,连忙跑走了。</p>
</p>
如澂心中暗自发苦,可场面上的事还得应付,他面向玉阳子道:“玉阳贤侄,敝寺教徒无方,让贤侄见笑了,惭愧惭愧!”说着又亲自走下台阶,将散落在地上的红薯一一重新拾回筐中。</p>
一寺住持姿态放低到了这个地步,不仅玉阳子,连云升都有些不好意思了,而且他的目的只是找回失物,并无丝毫寻仇的意思,如今既已找回,师徒二人便告辞下山而去。</p>
韩炎今日之行目的也已达到,也带着众人告辞而去,临走前又回头嘱咐如澂:“大师,最迟明日我便要贵寺的答复,可别忘了哦!”</p>
“阿弥陀佛!”一声佛号充满了无奈。</p>
背着失而复得的红薯下山,云升一路蹦蹦跳跳,好不开心,玉阳子却心事重重有意放慢了脚步。</p>
果然,身后韩炎等人逐渐距离拉近,只听方实问道:“师父,我们今日在何处扎营?”</p>
韩炎还未答话,玉阳子忙转身接话道:“怀先生,慕当家的——刚才在‘知客亭’偶听得二位自报家门,贫道太平道派何道源,道号玉阳子,不揣冒昧,想邀请各位到小庙中暂宿一晚,不知意下如何?小庙就在不远处的太室山上,屋宇虽简陋,却足够宽敞,住得下许多人,总好过露宿山间不是?”</p>
韩炎不明白此人为何突然出言邀请,一时不知如何作答。</p>
玉阳子见状知他心中有疑,便坦然道:“实不相瞒,贫道刚才见怀先生与少林众僧交手,身法奇绝,实在是佩服的紧,想趁机当面讨教一二,不知怀先生可否不吝赐教?”</p>
韩炎观此人说话做事倒是坦荡大度,不似奸邪之辈,便欣然应允,一行人遂往太室山而来。</p>
走近太室山南麓,果见一处颇为恢弘的宫观,正门上书三个大字——“中岳庙”。</p>
众人进得庙中,见庙宇占地颇大,足以容纳数百人居住,然而一圈走下来,却没有发现除了玉阳子师徒二人之外的任何人,而且,庙宇年久失修,多处破败不堪,但广阔的地基和残存的痕迹依然显示出此处曾经的辉煌。</p>
“何真人,这偌大的‘中岳庙’只有你们师徒二人吗?”韩炎不解地问道。</p>
玉阳子叹了口气道:“不瞒怀先生,太平道派已经衰落很多年了!”</p>
“哦?愿闻其详!”</p>
此时天已擦黑,众人就在大殿前席地而坐,元明打发护卫到附近村镇去买了些吃食、酒水,众人烤着火随意吃了些东西,听玉阳子讲了些往事。</p>
“这中岳庙啊,它的前身为太室祠,始建于秦,是祭祀太室山山神的场所。东汉以后,就成为了修道之人居住传教之所。据说,张道陵祖师曾在嵩山修道九年,自此,这里就成了道教圣地。到了北魏时候,寇谦之祖师在此修道七年,创立‘太平道’,中岳庙地位因此骤然大增,朝廷赐下金银大加修缮。中岳庙修缮竣工后,祖师特树《中岳嵩高灵庙之碑》以记其事,此碑至今尚存——喏,就在门口那个地方——中岳庙由此得名。</p>
再后来到了唐玄宗的时候,中岳庙再次大加整饰,扩建殿宇,奠定了今日庙址。这就是中岳庙最辉煌的时期了!”</p>
玉阳子说到这里,胸中难免憋闷,狠狠灌了一大口酒,才又继续道:“这之后,中岳庙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先是北周时期太平道弟子发动了一场起义,起义失败后,大量弟子被杀,少部分去了川蜀,在那边另立一支,现在好像叫什么‘中天道’,剩下的便龟缩于中岳庙中,不敢再四处传道。</p>
好不容易等北周亡了,来了个纪朝,这纪朝也是颠三倒四的,前期尊佛,后期灭佛,再后来干脆佛道一起灭。我们‘太平道’好不容易缓过来的一口气又被灭了个七七八八。等前纪亡了,天下又大乱百年,换皇帝比换衣服都勤,谁还顾得上我们这个‘中岳庙’啊?</p>
好不容易等大渊拿下了这半壁江山,嵩山一带也太平了近百年了,可‘太平道’依然在走下坡路!因为这回朝廷既不尊佛也不尊道啦!反而信了个什么‘傩神’?这年头,大家宁肯跑去傩神宫跳大仙儿也没人修道啦!”</p>
喜欢牧渊:我在大渊搞扶贫请大家收藏:()牧渊:我在大渊搞扶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