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渊:我在大渊搞扶贫第281章 翁婿俩坐而论道 跪扶间尽释前嫌
更何况,重视工商对朝廷只有好处,没有坏处。</p>
世伯对于我两次击败壮武军之事想必也有所耳闻吧?不是晚辈有什么超出常人的军事才能,也不是静山军战斗力过人,实际上,晚辈几乎没读过什么兵书,对于战阵之事所知甚少,静山军的战斗力也远逊于禁军,单兵战斗力甚至还不如壮武马军,能够取胜靠的不过是火器之利。</p>
</p>
这火器怎么来的?还不是靠着匠人们研发、制作出来的,只靠着锦绣文章能做出来神兵利器吗?有了神兵利器,再与外敌作战,我军便可大大减少伤亡、提高胜率,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个好工匠抵得过千军万马,不值得重视吗?在我看来,一个顶级工匠的作用丝毫不逊于一个状元郎!</p>
再说商人。世人一说商人,便道是‘奸商’,借此标榜自己‘重义轻利’的人格,可这也太虚伪了些!逐利乃是人性,圣人的七十二门徒里不也有善于经商的吗?圣人也并没有鄙夷其所为呀?倘若‘轻利’是圣人之道,那那些世家大族一个个贪得无厌、积攒那么多钱财又是为的什么?</p>
所以逐利本不可耻,关键在于将钱财用在何处,子贡赎鲁人,那不就是钱财的正当用途吗?就说望州吧,望州商人在官府赈灾、兴学需要帮助的时候,没少出钱出力。而且,如果没有商税的支撑,望州州县衙门拿什么承担乡庠的费用?商业兴隆则国库丰盈,国库丰盈则百事可成!世伯身居宰辅,这其中的利害关系岂会不明白?”</p>
杜延年大为震惊,这番话其中的道理他不是不懂,但却是与当世正统思想相违背,偷偷想想可以,这么堂而皇之地说出来就未免有些惊世骇俗了,更何况说这话的还是一位少年亲王,一位最应该维护正统的皇位继承人!无论是他的年龄还是他的身份似乎都不应该支持他说出这样一番话,可杜延年又很确定这就是他的心里话,因为这与他的所作所为是完全相符的。</p>
杜延年思索了良久,长叹一声道:“所以,殿下诸般作为都是针对世家门阀的!先帝当年若能听到殿下今日这番话,或许”</p>
后半截话他没有说下去,但是祁翀却仿佛猜到了他的心思,接下了后面的话:“或许您就不会支持皇叔了,对吗?”</p>
杜延年惊讶地下巴都快掉到地上了,这么多年了,他深藏的心事从未对别人说过,就连他的宝贝女儿都不知道!</p>
他瞪大眼睛看了祁翀半天,整理了一下思绪彻底打开了心扉:“世宗皇帝驾崩时,先帝领兵在外,未能在第一时间回朝,当时今上——也就是当年的齐王就已经对皇位虎视眈眈,危急时刻,正是殿下看不上的那些世家大族坚持维护正统,顶住了一股股暗流,顺利等到了先帝回朝登基。正因为此,先帝即位后对世家子弟颇为倚重,逐渐形成尾大不掉之势。</p>
后来,先帝也发现了不对的苗头,可他宅心仁厚,不愿动用雷霆手段,只想徐徐图之,再加上龙体有恙,此事便拖了下来。没想到后来先帝突然中毒不治,当时如果殿下即位,则难保不会又重蹈覆辙。而今上则不同,他是靠着军功起家,跟那些世家大族本来也不怎么对付,他即位便不会有此担忧,所以”</p>
“所以”之后的话不言而喻,杜延年没有继续说下去。</p>
祁翀彻底明白了杜延年当年的心思:如果当年是他登基,必定不会重用杜延年,而是会倚重柳明诚,柳明诚与先帝是同样的师傅教出来的,施政方法难免一致,虽是赤诚君子,但思维却有局限。而在杜延年看来,当时的那种正统思维其实已经走进了死胡同,要想改弦更张就只能另易新主!</p>
这就是杜延年“背叛”先帝的真正原因,也是柳明诚百思不得其解之处。</p>
柳明诚之所以“百思不得其解”是因为他从来都没有怀疑过作为正统思想的“成舒静学”的局限性,他是个理想主义者,而杜延年却更加务实。正是这份在这里难得一见的务实精神,让杜延年暗地里对正统“静学”思想产生了怀疑,也让他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宁愿承担他日史书上的一份骂名,也要去尽心辅佐一位在别人看来不怎么圣明的天子!</p>
想到这里,祁翀对杜延年肃然起敬,他站起身来对着杜延年深施一礼道:“先帝施政失之宽仁,世伯忍辱负重,一力纠偏,大渊乃有今日之景象,世伯辛苦了!”</p>
“殿下!”杜延年万没想到眼前这位最该恨他的少年竟是最理解他的人,顿时愧疚、悔恨、委屈等等多种情绪涌上心头,不由得他老泪纵横,双膝跪倒,“殿下,臣对不住殿下呀!臣有罪!”</p>
祁翀忙伸手来扶:“世伯请起,您对大渊有功无过,何罪之有?”</p>
这一跪一扶,横在二人之间的疙瘩便彻底解开了,从此只有翁婿,再无仇怨。</p>
喜欢牧渊:我在大渊搞扶贫请大家收藏:()牧渊:我在大渊搞扶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