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本大佬教渣渣们重新做人第454章 我是始皇之女(二十)
炎犀听说刘邦在咸阳这三年好不快活。 因是公主府的人,不仅没人难为他,还有人想巴结他。 毕竟炎犀带回来三个,两个都在外头,见也见不到。 甚至还有人送了两房小妾过来,刘邦欣然接纳。 公主府每月给的银子不多,不过也比在沛县日子好过。 自从纳了这小妾,刘邦彻底过上了富家子弟的日子。 小妾带着巨额嫁妆过来,现在全归了刘邦。 斧子都有些眼红:“好家伙,快把这老货砍了,钱都是咱们的。” “平时少你吃喝了?”炎犀这几年还真没什么钱。 要用钱的地方太多了。 想到这,炎犀决定立即去看看墨家工室的船造得怎么样了。 东瀛可是有海量的白银储存啊,徐福还天天盼着东渡呢。 “这个渣男,居然敢收这么多钱,他也不怕你砍了他。” 斧子还在骂骂咧咧。 “你不会以为能当皇帝的人是傻子吧,还让那么多大本事的人一见他就觉得他了不得,放心,他就是骗点钱。” 炎犀觉得刘邦是个聪明人。 果然,一见到炎犀,刘邦就一五一十汇报了这几年的情况。 谁给他送了人,谁送了钱,谁送了铺子,分别想打探什么,刘邦心里清清楚楚。 然后指天誓地绝没有出卖一丝情报。 炎犀笑了:“我之所为,全为大秦,无半分私心。他们想知道什么,你告诉便是。” 真正不能说的,刘邦也不会知道。 刘邦连声称赞炎犀乃当世豪杰,人中龙凤云云。 炎犀也就听听,这人的话是半点不能信。 “哼,这种人,留着还干什么。”斧子看刘邦全身金光闪闪,更气了。 “他做错什么了吗?到底是皇帝苗子,这一世天下都没了,补偿点金银财宝算什么。 再说,就他那三寸不烂之舌,放他出去和张良、韩信一见如故?” 炎犀说着说着,突然想到了一个人:“萧何现在在哪了?” “连续三年积了功劳,眼看就要升到县丞了。”斧子一直关注着萧何。 炎犀有些惊讶:“三年升了两级?可以啊。” 秦朝官员想要升迁,一般有两种方法。 一是考课制度,其中上计制度就是一种重要的考核办法。 所谓上计制度,就是地方长官要定期向上级汇报文书——上计簿。 上计簿里统计了管辖范围里的gdp,包括户口、垦田、税赋等。 以此来作为行政官升迁或降职的依据。 萧何之前是个主吏掾,也就是个负责礼仪和文书工作的佐吏。 用不上这个。 他升迁主要得用另一种制度,即功次制度,也就是积攒功和劳。 众所周知,秦军之所以所向披靡就是秦用了军功封爵的办法。 无论出身,只要在战场上杀的敌人够多,就能封爵。 但郡县制需要庞大的官僚机构,军功显然不够用。 于是秦用了功次制度。 功和劳是不同的计量单位。 功主要是军功、追捕通缉犯之类的,劳就是官吏在处理各种日常事务中的积累。 无论什么时候,大部分官员是普通或平庸的,没办法通过军功或者优异的政绩获得升迁。 这部分官员的迁转,就依靠劳绩的积累来实现。 萧何这三年既攒了功,又攒了劳,这才实现连年升迁。 “不过是个县丞。”斧子有些不以为然。 “不错了,史书中记载的大多是重大事件,参与的多是大人物。 再加上委托者身份是个公主,你觉得县丞是个小官。 对绝大部分的底层甚至中下层百姓来说,县丞已经是他们能接触到的最大的官了。” 炎犀给斧子解释。 到了县丞这个层次,算是脱去吏的身份,成了官,以后前途更远。 再往上就是县令,可以用上计制度了。 看萧何还是听了自己的话,慢慢在往上爬,炎犀便不管他,丢开手,去了墨家工室。 一见到诏事,炎犀便有些迫不及待:“船造得怎么样了?” 这几年,墨家工室的发展迅速,在不少地方都设了分室。 造船这项工作基本是东边和北边的工室合力在办。 东边两郡之前经过大清洗,儒生们被吓破了胆,再不敢捣乱。 如今秦国疆域面积扩大,百姓基本能吃上饭不被饿死。 前两年公主还在百越那边找到了一种叫棉花的作物,充进衣服里冬天也不会冻死。 百越的俘虏们一部分就被拉去种棉花,优先供应北地百姓。 儒生的那一套也就失去了吸引力。 现在东边还算太平。 “公主,东海和渤海工室传信称打造出一艘巨船,臣尚未亲见,不知是真是假。” 墨家工室的诏事将最新成果向炎犀报告。 “既如此,孤便往渤海一观。” 因炎犀天天给嬴政增加工作量,原本定好的第四次出巡也一直未能成行。 这次正好把出巡和视察船只一起做了。 炎犀兴致勃勃地请示嬴政:“陛下,巨船造成,现泊渤海港,您可于出巡时一并观之。” 嬴政一脸迷茫:“朕未有出巡之意。” 上一世嬴政热衷出巡,一是寻仙,二是隐隐感觉到暗潮涌动,三是彰显威势。 如今他修炼有成,朝中局势日渐稳固,对出巡的欲望便降低了许多。 炎犀:大意了 不过炎犀既然提了,嬴政也来了兴致,出巡的物资早就备好放在仓库。 很快嬴政带着炎犀进行第四次出巡。 这一次,他没有带扶苏。 这一年,胡亥刚满十八岁,据说出巡前他和嬴政撒娇,表示也想跟着。 嬴政没答应。 胡亥便在赵高的怂恿下去找扶苏。 “大兄,父亲出巡,却只带西垂,定是西垂暗中谤你。” 扶苏并不相信:“陛下所行自有其意,为臣为子怎能暗中揣测。” 这几年炎犀势大,赵高虽有皇帝宠幸,但没有实权。 扶苏也渐渐离开权力中心,最近在参与编书。 炎犀提议将嬴政以及先辈的事迹记录下来,写成《秦书》。 又提议把六国以及整个先秦时代的历史,重新梳理,集结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