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我是始皇之女(四)(1/1)

作者:挑食的雪梨

快穿:本大佬教渣渣们重新做人第438章 我是始皇之女(四)

不过炎犀对这些不感兴趣:“陛下,修筑防御工事的同时需体恤民力,否则有伤功德,于成仙有碍。”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始皇帝的另一个暴政代表——秦长城。 秦长城修筑了十余年,西起临姚,东至辽东郡。 有传言称为修长城累死了上百万人。 这就有些夸张了。 当时秦朝的人口总共不过近两千万。 东西南北到处都在用人,哪里还能抽出百万人,更不可能全部累死。 秦国的法律制度就是就近征调,每个人每年需要服役一次,一次为一个月的期限。 加上蒙恬带去抗击匈奴的30万大军也参与了修筑。 百万人次倒是可能。 这次炎犀主要就是要帮嬴政减少人力、物力的损耗。 听到炎犀这么说,嬴政有些犹豫:“如今正在备战百越,修筑工事恐无人征调。” “听闻陛下征调20万民夫修筑皇陵,臣以为实属不必。 陛下踏入仙道,自当千秋万代,何须皇陵? 不如放其归家,从事耕种之业,以充国库。” 因为要对百越开战,又要建水渠,粮官天天叫苦。 粮食不够,民夫的待遇就会更差,那累死人也再也难免。 徭役过重对秦朝统治的打击是毁灭性的。 秦朝有很多可怕的肉刑,不过在实际操作中,大部分都可以通过交罚金和服劳役免除。 交不起罚金的,就以服役抵消。 刑徒服役是秦朝徭役最常见的形式。 如果按照常役来算,秦朝的徭役并不算繁重。 但是秦朝奉行严刑峻法,役夫数量不足的时候肉刑数量便迅速增加。 因为法律对徭役有严格的规定,中央又时常修建大型工事,地方官员便想出了这个好办法。 炎犀这个任务有一部分其实很好完成,只要秦始皇不信那些方士,自然不会因乱服丹药而死。 想要胡亥死也是小事。 只是这国泰民安,还要花些心思。 一个封建王朝该如何国泰民安。 纵使最富裕的朝代,平民也就勉强糊口,饿死冻死都数寻常。 更何况是天下初定,各地频繁征战,皇帝还喜欢修建大型工事的秦朝。 不过既然是委托者的要求,炎犀肯定要办到,就先从体恤百姓开始吧。 听炎犀这么说,嬴政有些意动。 陵墓不光驭使劳力无数,还藏了许多珍宝。 还有那些兵马俑,都花费巨大。 若是自己以后都用不上,那不是都派不上用场了。 “况陛下如今已于凡人不同,若生前便事死,恐仙人误以为您求仙之心不坚呐。” 这会人们认为死后仍有一个世界,对死后的事看得和生前一样重。 嬴政之所以做了这么多兵马俑,显然正是要在死后也称王争霸。 只是如今形势不同了,一个人一边求长生,一边却又安顿好死后的事。 那可不就是不相信自己真的能长生嘛。 这可比巨额花费更叫嬴政难受。 想到这,嬴政接纳了炎犀的建议,打算放陵墓里的人出去。 “陛下,这些人不如给臣,臣这里有些方子,正好需要人手验证一番。” “可是仙人给的方子?” “正是。” “可否让朕瞧瞧,回头朕让少府的人陪你一起。” 当然可以,炎犀掏出一叠纸。 还没看里面的内容,嬴政就被纸吸引了全部目光:“这是何物?” “此物名为纸,可行书写之事。” 这会大家一般用竹简。 竹简笨重,不方便携带和存放,每次看文书都需要内侍把一大捆竹简搬来搬去。 少部分时候会写在帛上。 但丝织物属于奢侈品,不可能大量使用,因此只有特殊情况才会用帛书。 嬴政还没见过这样的书写工具。 “西垂,此物由何而来,造价几何?” “草木制成,若能大量生产颇为廉价。只是此事不急,臣以为现在的当务之急是粮食。” 炎犀说出自己的忧患:“四方皆不太平,国内又有大型工事,徭役众多,种粮之人便减少,恐生粮荒。” 这也是嬴政在担心的问题。 粮食产量就这么多,但仗不能不打,水渠不能不造,人永远不够。 “西垂可有良策?” “臣得仙人所赐,有几样神物,种之可解粮荒。” 炎犀把好久没用的高产土豆、红薯种子又拿了出来。 她要陵墓里的那些人也正是这个用意。 能给嬴政造皇陵的,肯定都是能工巧匠,让他们来研究手工业品。 除了手艺人,皇陵里还有大量普通民夫,主要是干体力活。 原本都是农民。 把这些人放回去种地远不如集中起来统一干活。 嬴政净手后才翻开那本书,抱着虔诚的心想看看仙人到底赐了什么神物。 额,从第一页翻到最后一页也没看懂。 虽然炎犀已经让斧子改成了隶书,但那些操作步骤嬴政看不明白。 斧子在改编的时候把难度控制在能工巧匠花心思钻研后才能学会的程度。 嬴政犯了难:“工匠大多不识字,这些文字连朕都很难理解” “先让识字的人念给他们听,回头慢慢教工匠识字便是。” “工匠贱籍,如何能识字。” “陛下此事容后再议,不如先看看神物在大秦是否也能高产?” “诺。” 接下来的事情炎犀已经很熟悉了,就是种地嘛。 造皇陵的匠人和役夫也很开心,至少短时间内无性命之忧。 半年后,炎犀拿出来的种子真得种出了高产作物。 整个咸阳城都洋溢着喜悦。 对于立了大功的炎犀,嬴政并不吝啬,给她的封号前又加了两个字。 现在炎犀是镇国西垂公主了。 这还不算,这样的功绩足以震古烁今,嬴政一高兴,决定带着炎犀去泰山封禅。 这一世,提出泰山封禅的仍是几十个博士。 他们集体上奏嬴政,言称陛下圣德可媲美三皇五帝,可至泰山行封禅仪式。 这些博士的意图无非就是在嬴政面前露露脸,若真能成行,日后自己也能在史书上记下一笔。 嬴政听了后倒也觉得不错,正好趁此机会在东边巡视一番。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