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专情的驸马(五)(1/1)

作者:挑食的雪梨

快穿:本大佬教渣渣们重新做人第389章 专情的驸马(五)

“见过公主。”宫门外,曹兆进的态度恭敬许多。 炎犀扯了扯嘴角:“驸马这是特意不进去,好叫人都知道我来晚了?” 曹兆进无言以对,分明是皇帝不让他进,叫他在这等。 说是公主什么时候来什么时候允他进宫。 但他能抱怨皇帝吗,显然不能。 “公主,臣并无此意。”曹兆进还想说什么,炎犀的轿子已经踏过了门槛。 曹兆进只好跟在后面。 “秋宁!” 炎犀抬头一看,温元康和曹兆进同款黑眼圈,看来昨晚也没睡好。 “皇兄气色不太好。” “你昨日大婚,晚上却得知出了些纰漏,可是受了委屈?” 温元康将目光放到跪在殿内的曹兆进身上。 “皇兄,昨天确实出了些事,倒是叫您担心了。 只是我确实发现了些奇怪的事情。 比如——司琴,抬上来吧。” 曹兆进这才看见,跟在公主仪仗中的,还有两个抬着香炉的人。 “这不是,我之前给你房里挑的香炉,此物不妥?” 温元康的脑子展开了十几个阴谋论。 “倒不是香炉不妥,皇兄不必担心宫里,就是这燃的香,好生稀奇。 昨晚我一闻到就想睡觉,再醒就是半夜了呢。 这大半夜的,驸马不在我院内,倒是和钱夫人在一块,不知在商议什么呢。” 曹兆进这才知道是因为这事。 他本不愿和公主圆房,便想了这个办法。 至于母亲—— “唉,进儿,如今公主入府,以后家里想必没有娘的位置了。”曹兆进的思绪飘到昨夜。 “娘你说什么呢。公主不过是儿子为重振我曹家,迫不得已娶的。在我心里她比不上娘一根小指头。” “都说娶了媳妇忘了娘,更何况是公主媳妇。公主年轻漂亮,又身份贵重,娘已经老啦。” “娘您说得这叫什么话,儿子和您相依为命这么多年,难道会因为什么公主改变吗。” “只是这曹家到底还得有个孩子。” “娘您又说胡话,咱们不是有了成儿吗。” “养在你舅家,到底名不正言不顺。” “您不用担心,等过几年,我将他记到公主名下就是。” 房间里的声音越来越低,只听见几声窸窸窣窣的声音。 整个院子里鸦雀无声,院门口守着一个婆子。 想到这,曹兆进的心中生出一些柔情:“母亲为人和善,嘱咐我要好好待公主。至于熏香,臣实在不知。 公主的起居皆由宫人们经手,臣哪里有这个本事。” “哦。”炎犀有些遗憾,昨晚来晚了,不然抓个现行,岂不刺激。 反正温秋宁让她肆意快活地过日子,她又不怕名声有损。 可惜啊。 不过也没事,现成的证据还养在曹兆进舅舅家。 更何况,总有机会的。 炎犀并不着急,这次就先放过这件事。 “太医,查出来了吗?”温元康神色冷峻。 “回圣上,香里含有些许迷香,吸入后会产生幻觉,直至昏睡。”太医跪倒在地,吓得瑟瑟发抖。 这种倒霉事怎么就轮到他了。 “哦,迷香啊。啧啧。”炎犀在旁阴阳怪气。 温元康觉得今天这妹妹颇有些不对劲,只是以往两人来往不多,他也说不上来。 或许是秋宁受了刺激,心情不好;又或者是嫁了人长大了吧。 “金宝,去把这事查个水落石出。朕要原原本本地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温元康不确定是谁干的,但事情毕竟是在曹家出的:“骑都尉曹兆进事主不力,暂降为云骑尉。待此事查明再议。” 说完看了眼炎犀。 炎犀正吃着桌上的水果:“皇兄,我才刚成婚你就降了驸马的爵,人家以为我不受宠,要笑话我了。” 温元康心下一凛,又听炎犀说道:“不如你给我升一升,这样就没误会了。” 虽然要求有些离谱,但总比替驸马求情好。 只是—— “秋宁,你已经是雒阳长公主,享封户六百,封无可封了。” 国朝公主实封三百,虚封三千;长公主则实封六百,虚封六千。 许多公主们出嫁后才能拿到实封,而温秋宁在册封之日便拿到了,已是皇恩浩荡。 “谁说的,前朝不是曾有位公主食汤沐之邑五千?”炎犀觉得可以效仿。 “胡闹,那我那案头明日就能摆满对你的弹劾。” 温元康虽坐稳了帝位,但总有大臣想抓他小辫子。 “再说,那位公主最后是个什么下场。你若成了众矢之的,我怕以后——” 温元康没有说完,但炎犀听懂了。 他怕以后儿子继位,对这位姑姑不满。 “皇兄春秋鼎盛,说这做什么。” “算了,就给你加三百吧。”温元康难得看到妹妹的好脸色,最终还是败下阵来。 “嘻嘻多谢皇兄。” 曹兆进见此情景,更加深切地了解了公主所受宠爱,心头似有一把火在烧。 “既然来了,那就吃了饭再回吧。”温元康留炎犀吃饭。 “好呀,就是这人讨厌,我不想见到他。”炎犀指着曹兆进。 “曹将军便先退下吧。”温元康想都没想,挥手赶曹兆进走。 “臣告退。” 若这恩宠能分给我 曹兆进已经忘记自己怎么出的宫,只觉得胸中那团火越少越旺。 “秋宁,可要召平宁和淑宁过来陪你吃饭?” 温元康还记得妹妹喜欢那两个姐姐。 “皇兄,以前是我不懂事,让您伤心了。这次出嫁,我这脑子倒清明了许多。 以后只有你才是我的亲人” 这是温秋宁想说的话,炎犀替她说了。 “哎,秋宁长大了。”温元康的眼泪差点掉下来。 若不是在外面吃了苦,哪里能懂事呢。 “皇兄,还有一事想跟你商量。”炎犀打断了温元康的情绪。 “你说便是。” “平宁和淑宁的封号是父皇在世时拟的,按理说没有我置喙的余地。 只是我的名字里恰好有个宁字,我觉得不好。 要不你给我换个名字吧。” 温元康连忙拒绝:“这不行,哪有叫你换名字的道理。金宝,传朕旨意,平宁公主和淑宁公主的名字犯了忌讳,着礼部重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