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阙三国梦第117章 浅议军制
左将军的担心虽不无道理,却还是过虑了。黄忠也当了一辈子兵,虽说刘禅于己有恩,可还不至于因此就把这个四岁的孩子奉为军神。</p>
之所以来找刘禅,是因为偶然听到静怡给张仲景吹嘘师弟如何指导虎豹骑搞实战演习。黄忠对于军事是十分敏感的,练兵好坏一听便知,这才一接到任务就心急火燎地赶来,想把其中的细节搞清楚。</p>
然而刚刚入座还没开口,主公便夺门而入。黄忠赶忙又起身向刘备施礼。</p>
“末将黄忠拜见主公。”</p>
“孩儿拜见父亲。”</p>
“汉升免礼,禅儿,坐。”刘备自己坐好,招呼儿子和黄忠都坐。</p>
“老将军整饬兵制,怎么到禅儿这里了?”刘备倒不扭捏,直接把疑问抖了出来。</p>
“主公有所不知。静怡那丫头说起,公子在许都时,曾教给曹军虎豹骑演习之法,练兵效果极佳。末将闻之,多有不解之处,故此来向公子请教。”</p>
“哦?有这等事?”刘玄德头回听闻此事,也觉惊讶。</p>
刘禅便将当日在许都让曹冲给曹操建言之事讲了一遍。至于演习过程,自然是徐庶给复盘的。静怡毕竟是个小姑娘,于军事一窍不通,只是单纯地跟爷爷夸师弟,故而许多细节含糊不清。此刻由刘禅嘴里说出,则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听得刘备、黄忠二人目瞪口呆,想不通这娃娃是如何想出如此高明的训练手段的。</p>
“禅儿!这演习之法,你是从何处学到的?”刘备惊得的嘴巴半天阖不住,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这个小儿子,搞不好他还真是个军事神童!</p>
刘禅心想老爹你这个问题问得好。从哪里学的,这大概就是我在这个世界最大的问题了。</p>
由于完全无法回答,刘禅索性将这句问话直接忽略了,接着向下延伸话题。</p>
“建设一支能打胜仗的军队,训练手段只是末节。秦师勇如虎狼,剪灭六国。遇上山东义军还不是一败涂地?”</p>
“那依公子看,什么才是军队的根本?”黄忠对这个话题显然很感兴趣,接着刘禅的话问了一声。</p>
“是啊,什么才是根本呢?”看得出,刘备也从未站在更高的视角思考过这个问题。</p>
从时间上推断,刘备集团可能很快就要面临多场军事考验。向西要攻取巴蜀和汉中,向东要防备东吴偷袭荆州,向南要处理后面的夷区叛乱,向北还有攻取襄阳确保汉江通道的需求。</p>
鉴于对军力的迫切需要,即使对面是两位久经阵仗的老将,刘禅这次也不再客套,将心中所想和盘托出:“建军是门大学问,几句话很难完全讲清楚。就一支军队而言,打胜仗的前提不外乎是搞清楚两个问题,一是为何而战的问题,二是如何而战的问题。”</p>
“先说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至于黄巾之乱,百万饥民朝不保夕。舍命追随张角者,不得已耳。张角因势而起,然并无安民之术,乃携众四处掳掠。受迫害者,亦民众也。此等所为实匪徒耳,绝非顺天应人之举。故州县募兵以自保、诸侯合军而讨伐,朝廷之征、从者云集。反观张角,人心离散、得过且过,焉有不败之理?”</p>
“曹操取徐州,屡次屠城,尽失民心。然徐州终为操所得,此又作何解?”见刘禅轻松化解了自己的质疑,黄忠还不死心,继续举例反驳。不过举的这个例子正戳中左将军痛处,刘备的面色瞬间凝固。</p>
刘禅见状,怕老爹恼了黄忠,不假思索立刻反驳:“若非曹操屠城,新野十万百姓岂肯抛家舍业,一路随父亲南下江陵?若非父亲不离不弃、与民同败,荆州军民又岂能决意追随,与曹军赤壁一战?荆南四郡怎得传檄而定?操一统北方,靠的是屯军民、蓄耕植、实仓廪,使流民安定、百姓足食,岂为屠城之功?”</p>
一番话非但回答了黄忠的问题,还帮左将军找回了颜面。黄忠一时找不出话来反驳,接着又问:“诚如是,如练兵何?”</p>
儿子帮自己找回了面子,刘备神情轻松了许多,笑眯眯去看刘禅。</p>
刘禅道:“将军之问,乃中要害。这其实是方才所说的第二个问题了。正义性是确保胜利的根本,但却无法直接转化为胜利。战场上的成败,依靠的还是物质、力量、智慧和意志的较量。一支合格的军队,首先是一支能征善战的军队。军队靠什么战?靠严密的组织、坚强的纪律、严格的训练、精良的装备、充足的保障。所谓练兵,就是要全方位地锻练这些能力,使官兵在思想上敢战、在技术上会战、在保障上能战。”</p>
“无论训练还是作战,核心依然要落在人上。人是胜负的决定因素,从来如此、永远如此。以整训为例,首先应制定一套简单明了、易于操作的法规,用以规范官兵的一切言行。从衣食住行到站卧坐走,一切都要规范化。有了规范,还要有相应的奖惩制度,赏功罚罪,汰弱留强。”</p>
“训练,应制定一套合理的训练标准和训练计划,让每个官兵都能通过训练熟悉作战技能。如负重行军、障碍通过、格斗技巧等等,不一而足。具体兵种还应另有专业要求:盾牌手,需考核持盾行进速度以及阵列抗击能力;弓弩手,考核各种环境下的命中率;骑手,考核控骑、奔袭与冲阵能力。”</p>
“最后才是前面提到的演习。演习的目的是以实战的标准去检验训练成果,再针对发现的问题改进训练内容,如此循环,方能练出一支铁军。”</p>
这一番长篇大论,格局远在虎豹骑的实兵对抗之上。谈到具体的训练措施,刘备的眼睛亮了。比起空泛的概念,这种具像的东西给人的印象更为深刻。</p>
“公子,这衣食住行如何规范?于战场何益?”黄忠又不理解了,感觉小公子有些想当然。</p>
“衣食住行可不是小事!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乃有冠绝天下的赵国铁骑。胜利永远属于进取者,固步自封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军队作为一个整体,须强调统一和服从,统一着装、统一言行、统一思想。统一的目的,是使军人时刻保持团队精神,从日常行为的潜移默化中,养成合作与服从的习惯。习惯成为自然,这样的军队才能战无不胜。”</p>
自秦以来,军队建设便逐步完善。着装、武器早已实现制式化。但说对言行举止和思想进行统一,这观念确是闻所未闻。</p>
刘备越听越觉新鲜,忽然有了感觉。</p>
“不行!”刘玄德大嚷一声,顾不上被惊着的刘禅和黄忠,自言自语道:“这等大事只我们三个探讨怎可?来人,速请二位军师与翼德、文长两位将军过府,有要事商议。”</p>
门外侍从答应一声,去请人了。刘备回过头看看儿子与黄忠,有些迫不及待:“此等大事,还是多些人商议才好。咱们挪去前厅,等人来齐了,禅儿将方才所言再讲一遍,大家一起参详。”</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