贰臣第379 步骘兵到371
“何人?”&lt;/p&gt;</p>
“竟可以奇袭我军主营,骁勇啊。”&lt;/p&gt;</p>
陆逊出帐见四面微有火光,自己驻扎的地方可是军队核心,大汉军队居然能够摸进来。&lt;/p&gt;</p>
陆逊冷汗直流啊,心中隐隐约约有不好的想法。&lt;/p&gt;</p>
“西蜀,五虎上将已亡故其四,今唯有马超尚在。”&lt;/p&gt;</p>
“若是马超劫营……”陆逊虽然猜测,但不敢妄定:“诸葛亮不在,马超却在,这不合理。”&lt;/p&gt;</p>
“马超乃西蜀之上将军,乃武将之首,诸葛亮乃文官之首。”&lt;/p&gt;</p>
陆逊分析:“诸葛亮不亲征,马超却在,我觉得不可能。”&lt;/p&gt;</p>
其子陆抗也道:“诸葛亮不亲征,其心为我两国有停战之机。”&lt;/p&gt;</p>
“若马超来,我两国也无停战之机。”&lt;/p&gt;</p>
紧接着分析:“马超,乃西蜀上将军,论官职,不在诸葛亮之下。”&lt;/p&gt;</p>
“若其真敢亲率大军前来,则我两国何来停战之机会?”&lt;/p&gt;</p>
陆逊连点头:“是我心急了,未曾多想。”&lt;/p&gt;</p>
周处听了,说了句:“西蜀皇帝御驾亲征,不也已是全面开战?”&lt;/p&gt;</p>
陆胤替他回答:“因为西蜀之事,全权在诸葛亮,不在皇帝,皇帝不过傀儡罢。”&lt;/p&gt;</p>
“文武大臣,皆诸葛亮之属官,蜀中之言,皆诸葛亮之言。”&lt;/p&gt;</p>
“故而,诸葛亮实乃西川之领袖。”&lt;/p&gt;</p>
陆抗又道:“大都督,我看此人乃魏延也。”&lt;/p&gt;</p>
“噢?说来听听。”&lt;/p&gt;</p>
“魏延对诸葛亮向来又惧又敬重,今诸葛亮不在,魏延必以自我为尊,独断专行。”&lt;/p&gt;</p>
“故而,即使,让其退兵,也绝不肯退,估计就是自带本部兵马而来了。”&lt;/p&gt;</p>
“你的意思是……魏延前来劫营?”陆逊认为的答案显然不是如此。&lt;/p&gt;</p>
或许他依然认为,能做出如此决断的唯有孔明。&lt;/p&gt;</p>
“目的为何?”&lt;/p&gt;</p>
“劫营总要有目的吧?总不能是为劫而劫吧?”&lt;/p&gt;</p>
陆逊正说着。&lt;/p&gt;</p>
“报!报都督!”&lt;/p&gt;</p>
“扰我军兵马退走,帐下将领请战。”&lt;/p&gt;</p>
陆逊摆手拒绝:“不可追击。”陆逊小心谨慎:“我……不敢相信,我恐怕诸葛亮在。”&lt;/p&gt;</p>
实际上,陆逊认为最大的敌人就是诸葛孔明。&lt;/p&gt;</p>
“将军,退走兵马旗不整,步不稳。”&lt;/p&gt;</p>
越是这样说,陆逊还真越觉得是陷阱,是计策:“唉……不可……即使是天大的机会,也要等着。”&lt;/p&gt;</p>
帐下战将议论纷纷。&lt;/p&gt;</p>
丁奉道:“都督,若不前去攻一攻蜀营,我恐士气衰退。”&lt;/p&gt;</p>
陆抗等人亦如此想法。&lt;/p&gt;</p>
可是陆逊总觉得这是计策:“周处,汝与陆胤带兵三千,追击蜀军,万分小心,若是有诈,立刻撤走,决不能!决不能中计。”&lt;/p&gt;</p>
三千兵马防止二人冲动,更是防止折损严重,即使折了三千兵马对大局是没有影响的。&lt;/p&gt;</p>
只是两位将军万万不能折了。&lt;/p&gt;</p>
二人出帐。&lt;/p&gt;</p>
陆逊嘱咐丁奉:“速速带兵三千跟去,看看蜀军耍什么花招。”&lt;/p&gt;</p>
“对了,定要小心行事,若是感有危险,还请速走。”陆逊信任丁奉:“不可胡来。”&lt;/p&gt; 丁奉点头:“都督放心,只要我还有命,这两位将军不会落入蜀军埋伏。”&lt;/p&gt;</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