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伐吴檄文343(2/2)

作者:关山路

贰臣第351章 伐吴檄文343

这时候,所有的派系都不存在了,他们只有一个想法:为赵子龙将军报仇雪恨! “报仇啊!丞相!”</p>

丞相心中才是最纠结的,他知道大兴刀兵对现在的大汉并不好,但是赵子龙是大汉的手足啊,手足都被人砍了还能不还手不成?</p>

“丞相!”</p>

孔明明白了当年先帝那句话:朕不为弟报仇,虽有万里江山,何足为贵?</p>

“点兵点将,我亲自为主帅出征,在永安与陛下会合,商议伐吴之策!”</p>

“好!”关索等武将摩拳擦掌:“杀吴狗!”</p>

长安城内。</p>

徐庶下令全城冷食三日祭奠子龙。</p>

“从长安领兵三万支援永安。”</p>

“大司马要用一万人守司马懿?”部下不敢相信。</p>

徐庶相当自信:“仲达即年轻十岁,我也不惧,去,必须为赵将军报仇血恨!”</p>

邺城。</p>

“赵子龙死了?”修玉点点头:“对,将军。”</p>

夏侯林长叹:“老英雄啊!”</p>

曹宇道:“侄儿见过赵子龙?”</p>

夏侯林点点头:“对啊,交过手,叔父问这作甚。”</p>

曹宇脑海里可是那个一个人七进七出,杀得自己父亲下巴都要惊掉了的天神!</p>

“没事,那你真是不亏了。”</p>

袁宏也听说过:“这位老将军,我还是佩服的。”</p>

夏侯林下令:“全城给赵子龙祭奠一天!”</p>

夏侯林现在独揽大权,只是他不欺君。</p>

钟会军。</p>

“赵将军死了,那天下就有趣了,我们压力就更大了。”</p>

曹彰军。</p>

“好好好!”</p>

“文鸳!速速点兵!击退这司马师之后便南下孙权!”</p>

司马师。</p>

“什么?不可能吧。”</p>

洛阳。</p>

“父亲!父亲!赵云死了!”</p>

司马懿早就知道了,但令司马昭不解的是,司马懿的眼神居然也是那样的落寞,像是流过泪一般。</p>

张渊军。</p>

“啊?”</p>

羊祜军。</p>

“速速遣派使者于永安宫!表达哀悼,联盟西蜀!把襄阳城拿回来!”</p>

又回到韩黎这边。</p>

“陛下!讨吴檄文!请陛下昭告天下!”</p>

文言:</p>

此江东孙氏。气性狭隘,不成大器。其父昔乃孝愍皇帝区区太守也,承蒙皇恩,居于长沙,此以天下大乱,趁势起兵,夺玉玺而不献朝廷,取兵马而不救天子,与董卓之辈又有何异??加以虺蜴为心,豺狼成性,近狎邪僻,残害忠良。人神之所同嫉,天地之所不容。</p>

幸得先主昭烈皇帝,一统西川,复我大汉,与贼子联盟,三番五次背反我大汉。杀我大汉数位大将,今又杀我大汉老将赵子龙将军,其心可诛!</p>

三代奸贼,吞我汉土,夺我江山,朕乃大汉皇帝,昭烈子孙。奉先父之命复汉,承丞相诸葛亮,将军赵子龙之恩。是用气愤风云,志安社稷,为上将军雪耻报仇!因天下之失望,顺宇内之归心,举复仇之心,以清妖孽。南连蛮夷,北尽旧都,铁骑成群,玉轴相接。海陵红粟,仓储之积靡穷;江浦黄旗,匡复之功何远?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喑呜则山岳崩颓,叱吒则风云变色。以此制敌,何敌不摧;以此图功,何功不克!</p>

公等或家传汉爵,或地协周亲,或膺重寄于爪牙,或受顾命于宣室。言犹在耳,忠岂忘心?当,共立复汉之勋,无悔先帝之命,凡诸爵赏,同指山河。若其眷恋穷城,徘徊歧路,坐昧先几之兆,必贻后至之诛。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移檄州郡,咸使知闻。</p>

凡我大汉之军,或我大汉之友,皆可讨伐孙权!</p>

今为上将军赵云之血誓言,若不杀孙权全家,难以解我大汉之恨!</p>

当然最后一句话是王渝加上去的。</p>

“讨伐东吴!即刻启程!”</p>

“兵发建业!”</p>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