贰臣第239章 杜预计破诸葛恪孙权仓皇撤三军241
钟会与曹彰饮酒数杯。</p>
曹彰亲自送钟会出城并答应钟会并不过分的条件。</p>
“将军?当真称臣?”陈肃问。</p>
陈肃不敢相信方才钟会答应的条件:称臣。</p>
“曹彰向孙权称臣之后,若是败走还可投身孙权。”</p>
“若如此,曹彰定会左右回旋取利。”钟会言:“若是我投曹彰,曹彰则必须与孙权顶住。”</p>
“进有司马师,退又有孙权,这曹彰还不得跟我同盟?”</p>
钟会有自己的考虑:“称臣不过权宜之策。”</p>
陈肃还是不解:“如此称臣,有何好处?”</p>
钟会笑笑:“君以为我仅向曹彰称臣?”</p>
“啊?”陈肃确实不知。</p>
“我击退司马敏之时,让其带信与司马师。”</p>
“信中讲何?”陈肃问。</p>
钟会一脸轻松:“我言之利弊,若我三路兵马纠缠,孙权定能克复中原,即使孙权没那个本事,西蜀诸葛亮有。”</p>
“我让他封我为王,我则进可统御曹彰解除他心腹大患,退也可平曹彰,皆是他得利,他又岂能不从?”</p>
“况司马师自是清高,定以为能把握住我。”钟会给他一顿分析。</p>
总结下来就是,司马师肯定不愿意鱼死网破愿意与钟会合作把孙权撵出长江以南,且这是绝佳的收复襄阳的机会。</p>
想想看,钟会给司马师的承诺几乎不可拒绝,且不说司马师怀疑这个问题,就算怀疑 司马师也清楚这是钟会缓兵之计。</p>
更重要的是……青州的价值对于钟会来说高于一切,司马师太清楚了,钟会定然不会因为此事冒险前来攻克中原。</p>
所以其实二人都清楚,司马师需要稳定局势政权击退孙权,钟会需要养精蓄锐,再夺天时。</p>
“这天下!未必不能姓钟。”</p>
“不用回下邳城,兵进北海!破青州。”</p>
钟会令下,三军齐出。</p>
曹彰垂头丧气兵败如山倒,如今还要受制钟会。</p>
司马师深谋远虑知道钟会的想法:“分半数兵马驻守以防曹彰,其余兵马随我攻襄阳。”</p>
司马师明白,孙权有意外陆逊不可能坐视不管:襄阳与孙权总得选一个。</p>
而孙权似乎根本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依然是跟诸葛恪把酒言欢,数日节节获胜让孙权迷了心思,认为杜预不配与自己相提并论。</p>
杜预这边就恼火了。</p>
军心不齐,营中有许多言杜预乃是收了孙权钱粮故而而为之,也有说杜预庸才,难担大任,军中沸沸扬扬闹着要让杜预下去换羊祜来。</p>
毕竟羊祜爱民如子,爱兵如子,指挥得当,在士兵们的眼里羊祜更值得信任。</p>
杜预岂能不知?召三军将领问之。</p>
“军中大有乱言,各位可知?”杜预既不会弯弓射箭又不会上马杀敌,甚至连骑马都不是很擅长,这样的统帅,众人不服也很正常。</p>
“将军……未有。”</p>
“撒谎!”杜预一拍桌:“如实说来。”</p>
“说将军您……收了东吴黄金白银……”</p>
“又或者……说将军如无谋……”</p>
“又说……”</p>
这些话都是兵卒们口口相传。</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