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狂妄的泰山兵181(1/2)

作者:关山路

贰臣第179章 狂妄的泰山兵181

司马懿追击汉兵,见汉兵井然有序,心中是诸葛亮撤兵的信息更真了:“诸葛亮一向善用兵马,若是真要撤兵定是要以乱为主,这样我定心疑,不敢进兵。”</p>

司马懿见整整齐齐撤走的汉兵,心中猜想就更实在了,那是觉得肯肯定定孔明撤走了。</p>

“孔明定然撤走!我军该速速攻之。”司马懿道:“这才总得拿回陇西了。”</p>

司马懿道:“昭儿师儿带两兵前去左右夹击蜀兵,羊祜将军随我一起正面攻之。”司马懿担心孔明有伏兵:“郭淮孙礼,汝二人率兵殿军在后,若是诸葛亮有伏兵则尽数支援。”</p>

司马懿的中心思想:我可以追,但是我不能死追,且我还要给自己找退路,反正长安不能丢:“探明这关索军动向。”</p>

不知道关索兵去哪了这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若是关索奇袭长安,必第一时间告知于本都督!”</p>

就这样司马懿开始落入孔明与徐庶的圈套,当然他自己浑然不知,还觉得这次能擒拿孔明夺回陇西。</p>

三路兵马对应司马懿的三路兵马。</p>

武将二代的关张二人对付同为二代的司马氏。</p>

羊祜对阵大汉新任世代的王平川蜀派。</p>

而司马懿对阵诸葛孔明!</p>

不讲这边,来到邓艾这边。</p>

邓艾被怼惨了。</p>

虽然潼关守将是司马孚,副将却是曹爽的,司马孚对司马懿没什么感情,觉得司马懿的风评不好,虽然作战能力不弱,但是在那个年代肯定是不好的。</p>

司马孚是谁呢?</p>

司马孚,字叔达,司马八达之一,司马懿的三弟。司马孚遗传了优良家风,自幼手不释卷,广涉经史,名声才干仅次于司马懿。后在曹操的征召下,司马孚跟着哥哥司马懿出仕,在曹植门下担任文学掾一职,面对负才陵物的曹植,司马孚多次直言规劝。不久,司马孚出任太子中庶子,同哥哥司马懿一同辅佐曹丕,成为曹丕的左膀右臂。</p>

曹操去世后,司马孚稳定朝政局势,为曹丕顺利登基出力颇多,深得曹丕信赖,不仅加官进爵,还得以入宿皇宫禁地。</p>

公元224年,曹丕东征孙权,以司马懿统军留镇许昌,而司马孚则被曹丕外放为河内典农,以为平衡之策。曹丕临终前,以司马懿为托孤大臣之一,司马孚则继续留在外地为官。</p>

曹叡即位后,重新启用了司马孚,以其为度支尚书,总揽全国财政经济。</p>

目前又是潼关太守,如同曹叡所言:“吾得司马兄弟二人,复何忧哉!”</p>

但是一个小小的潼关太守又怎么管得住泰山兵这一群骄兵悍将呢?刚刚赢了孙权的泰山兵那简直是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p>

司马孚还很低调跟泰山兵讲道理让他们放邓艾进来。</p>

“邓艾将军乃是司马都督前锋之要略也 ,此人草头平民为何为难?”</p>

泰山兵控制了潼关上下,就是不给开门,泰山兵头子也就是臧霸的第一手下华宇道:“魏主让我等镇守潼关,别说是邓艾,何人来也不敢开这门。”</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