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成都谣言125(2/2)

作者:关山路

贰臣第124章 成都谣言125

但是粮草大多,不全部,全部是川中老百姓给的,于是乎,即使不信,身为托孤大臣的李严也要:“我即刻前去禀告圣上!” 流言可不止他听到了。</p>

蒋琬等人正因此事头疼。</p>

“城中流言,两位可曾听过?”</p>

蒋琬零陵郡湘乡县人;费祎江夏鄳县(今河南信阳罗山)人;董允南郡枝江(今湖北省枝江市)人。</p>

哥仨实打实荆州人士,然后流言又是荆州派老大造反,这哥仨就很尴尬了。</p>

流言中有里应外合,这哥几个也不是怕站队,毕竟真要站几个还是孔明这边,知遇之恩不可忘。</p>

“丞相遭受流言,无妄之灾,不可信,不可管。”董允比较强硬。</p>

蒋琬道:“丞相正北伐,我三人若不能稳定后方,岂不是给丞相添堵?”</p>

费祎认为:“不如先找到谣言源头。”费祎认为这个谣言不会是凭空出现。</p>

董允认为:“不,先应镇压,若不镇压,四处皆乱,这更不利于丞相北伐之事!”</p>

董允就是荆州传统派,镇压永远是最有用的途径:“丞相尚在前线,且将要攻下长安,如此情况,几句流言决不可信,传流言者该斩!”</p>

董允说着就要颁布法令:“造谣者,株连!”毕竟他们三个就算半个孔明先生了,说话还是有权威的。</p>

蒋琬觉得不可:“如此只会引起更大的不满!”</p>

董允问:“有何不满?莫非丞相在前方还要兼管后方不成?此非我等责任?”</p>

董允就是要不惜一切代价,就是不能让孔明先生征战有任何事情影响!</p>

蒋琬的想法是暂时稳定待孔明先生回了成都再做打算。</p>

费祎则是觉得应该找出源头,慢慢解决。</p>

三个人的想法各不相同,于是就愣住了。</p>

三人没有兵权,唯一有兵权的是董允,董允的兵权不多,但镇压成都肯定够用。</p>

三人迟迟不动兵的原因是,如果动兵马了,那就意味着丞相是真的造反了。</p>

毕竟这三个人就荆州派三巨头。</p>

而将军向宠感受到了不对的气氛:“为何城中多了些生人面孔?”</p>

向宠这几日几乎都是在这个城门口值班,由于每日出入的人几乎是差不多的。</p>

但是这几日明显不一样了。</p>

“将军,据说……”</p>

手下畏畏缩缩不敢多言。</p>

向宠问:“怎么?”向宠倒是没有怎么听到流言,可能是因为复汉军的缘故吧。</p>

这些人参加过无数次战斗,对于孔明先生,他们的信任那可是实打实的,所以也就没有在军中传,只听个乐子。</p>

但事情好像越来越大了。</p>

“据说……丞相欲自立……”</p>

向宠觉得这事儿就离谱:“谁说的?”向宠问。</p>

“城中流言。”</p>

向宠怒上心头:“我本就是为了丞相北伐才留守!速速发兵调查,定要找到源头!”</p>

而李严正向皇宫赶去。</p>

而韩黎还未进城便听闻了这个流言:“果然如陛下所料。”</p>

韩黎感到有些棘手了。</p>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