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取上庸(下)63(2/2)

作者:关山路

贰臣第63章 取上庸(下)63

探子故作慌张:“是的官爷,是的官爷。” “随着百姓去吧,陛下说百姓想去哪去哪,我大汉也好,他逆贼曹魏也罢。”</p>

探子唯唯诺诺如一条哈巴狗一样,再此遁入了人群。</p>

本想回城,却听闻人群中道言:“可不能向襄阳走!”</p>

探子不好问,只好亲自向襄阳方面摸过去。</p>

还没走几步路,山头一群像是逃难般便涌下山来,放眼望去,有数十人。</p>

见四周无汉兵,探子问:“汝等是何人啊?”</p>

这些百姓不搭理他。</p>

探子拔出剑:“我且问你是何人?”</p>

百姓这才慌忙叩首:“大人饶命,大人饶命。”</p>

“我等是襄阳百姓,渡江特来避难。”</p>

“为何渡江来?”探子连忙问,毕竟他也不清楚什么时候会有军队会冲过来给他一顿暴打,甚至被那个嗜血将军一顿削。</p>

“大都督陆逊已攻襄阳城,满宠太守的头被悬在城中,百姓更是一个不留,尽数杀掉,说是什么为周郎报仇雪恨,我等也是幸运方才逃走。”</p>

“为何来上庸?”探子只听马匹嘶鸣。</p>

“大都督陆逊已在攻新野,马上就要逼近许昌了!只能来此避难,大人莫要为难我等……容我等速速离去。”</p>

“何人!”大汉铁骑闻声而来。</p>

探子只能威胁“百姓”说他们是一起的。</p>

百姓们对答。</p>

探子问:“官爷前去何处?”见这铁骑后面尘土满天,想必是步兵,如此兵马不去夺上庸,也不知去何处。</p>

铁骑头子直接了当:“我主与大都督陆逊约定共攻新野,入许昌,他取淮南之地,我取洛宛之地。”</p>

“尔等百姓莫要多问!”</p>

铁骑对着身后尘土道:“原地驻守一番!待将军攻下上庸,取些银两,我等再去新野。”</p>

这驻守可算是断了襄阳与上庸的必经之路了。</p>

探子只好回头。</p>

上庸城内外那是“热热闹闹”!不仅有百姓出入,甚至连些韩黎手下伪装的兵士也能入城,只不过没有兵械,倒是可惜。</p>

这就给探子营造出了一种情况了。</p>

陆逊已经连攻数城北上前来,可能这上庸已经是陆逊划给西蜀皇帝的了,否则早就攻城了。</p>

一回到申府那是连哭带喊:“西蜀百万之兵,目的不是为了上庸,是为了伐魏!我上庸不可负隅顽抗啊!老太爷。”</p>

这一番话,让在座的各位无一不是担心忧虑。</p>

“陆逊是破城尽杀!西蜀皇帝仁德,但他手下将军残暴嗜血!破城后,他岂能容我等?”</p>

众人纷纷不知该如何是好,闹闹腾腾。</p>

“安静!”老太爷一声喊:“莫要再言!”众人这怎可能停下议论?</p>

“安静!咳咳咳……”老太爷问:“此事不假?”老太爷不敢相信,诸葛亮带兵三十万后,川蜀之地还能有兵马。</p>

探子被吓得那是言语不清:“老太爷,我亲眼所见岂能有假?军威赫赫,岂能是假的?”</p>

“他们还说今日日落前攻城,若是不降,尽杀!老太爷!”探子连连叩首,已经被吓得肝胆俱裂了属于是。</p>

邓贤见事态不妙请命离去:“老太爷,我恐李辅一人守不住城池,容我速去守城。”</p>

老太爷心烦意乱的,自然不太能辨出邓贤是想先回城上,好商议投降:“申旭,与他一并。”</p>

“是!叔父。”</p>

申老太爷的担忧是:“我儿申仪尚在魏中,若我降之,我儿岂能活命?”</p>

一文臣进言:“且不管流言是否真假,司马懿连其子司马师都被马超所擒,岂能保住申公子?”</p>

这话不好听,但老太爷倒觉得是实话,将领再怎么重要,司马懿也一定是先保护自家儿子,如今情况,他连自己儿子都保不住,还得是曹叡用天水换他儿子,自己的儿子本就是降军,岂能保住?也许流言还是正确的。</p>

“况且,少家主尚在西城,二人总得保全一人吧!老太爷。”</p>

老太爷这才真慌了:“什么?”</p>

“少家主去西城本是欢愉,那里有他圈养的女子,可惜,乱世谁能说准呢,西蜀皇帝不蠢,定知晓,若是杀之,老太爷……”</p>

老太爷知道,若是杀之他申家的长子长孙可就都没了,在宗家的环境下,长子长孙一旦出事,基本就要迎来混乱了。</p>

“容我好生考虑……”老太爷颤抖的举着他的茶杯。</p>

城上,正值下午,艳阳高照,李辅躲在城楼小阁饮酒吃肉,只见邓贤与申旭一同前来,李辅心有不悦:“申老太爷是不放心我二人?”这还用问吗?肯定不放心啊,你俩外臣。</p>

申旭也是老油条了:“自然不是,老太爷恐西蜀军残暴,特来让我犒劳两位。”申旭也没带多少银子,只能是把口袋中的银子全部拿了出来。</p>

邓贤也奸,与李辅示意眼神后,李辅一改态度:“来!先饮酒!申大人。”</p>

申旭见二人稳定许多,心中想着可能是见钱眼开,便没有多加怀疑。</p>

“酒不够了!邓将军麻烦你了。”李辅招呼着邓贤。</p>

邓贤道:“上好的酒!即来。”</p>

申旭没有怀疑,便看着李辅先喝,他在喝。</p>

邓贤便在酒壶中倒入蒙汗药,故意拿了两壶,有蒙汗药的一壶给李辅,另一壶给申旭。</p>

“申大人!饮酒。”邓贤入座倒了李辅的那一壶,本申旭的酒近些,邓贤故意而为之。</p>

申旭果然上当,夺过李辅的酒壶与邓贤的酒杯:“我先饮一杯!”</p>

二人相视一笑。</p>

几杯酒下了肚子,申旭昏昏沉沉:“为何此酒如此猛烈?”</p>

邓贤笑道:“你的送命酒。”</p>

“什么!”</p>

手起刀落。</p>

申旭的头便被李辅砍下,李辅走上城楼大喊:“不降者!尽杀。”邓贤提着申旭的头颅:“申家将领已被我二人斩杀!”</p>

众将还在观望。</p>

邓贤决定打感情牌:“我等本是大汉之民!孟达无能,非各位之罪!在逆贼手中不如回归大汉!建功立业岂不美哉?”</p>

恩威要并施。</p>

李辅就是唱黑脸:“若是不降,申旭就是尔等下场!速速开城门。”</p>

加上韩黎派的兵卒混入城中,把民怨发挥到了最大:“速开城门,迎接王师!”</p>

李辅一刀砍死管城门的兵卒:“我等开城献降!”</p>

城门本就是半开半合状态,毕竟汉军驻扎的营地数百米,如今即使是杀了也难表诚意。</p>

邓贤道:“不如举白旗,派使者前去,让城上士卒尽下城楼。”</p>

李辅同意这个议案。</p>

遂举白旗,将守城兵士调了下来。</p>

韩黎看到如此情况笑道:“可速请陛下前来,日落之前,便可进城。”</p>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