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可是我的阿槿分明也只是个凡人啊(1/1)

作者:叶不鸿

女扮男装死后,她开始演柔弱绿茶第392章 可是我的阿槿分明也只是个凡人啊

冷风呼啸,不见天光。 少女的红衣被雨水打透,长发飘摇,发如墨染。 “秦不闻!身死两次,你依旧要护着长安城吗!?” 她听到耶律尧的高声呼问,他眉目轻扬,挑眉看她。 她没有立刻作答。 身后,是京城十万万民众百姓。 他们有的仍瑟缩在屋舍中,等待着生死的裁决,有的探头看向城门口,错愕讶异地看着她与她的承平军,还有胆子大的,几乎到了城门口处,时刻关注着局势变化。 秦不闻只是站在他们所有人面前,犹如救世的神只。 城楼最高处,长青撑了一柄伞,看向身边的季君皎。 ——他家大人从刚刚开始,就再没说过一句话了。 不知为何,他莫名觉得,大人现在的心情,似乎不是很好的样子。 “大人……”长青开口,想要说些什么来缓解一下气氛。 “国难当头,人人都奉她为济世的神明,”可不等长青再说什么,面前的男人清凌凌地开口,“可是我的阿槿,分明也只是个凡人啊。” 季君皎说这句话时,眼中带着心疼与悲恸,他固执地看向城楼之下的少女。 她的肩膀分明娇弱得不行,她很怕疼的,当初哪怕是被茶水烫了一下,都娇滴滴地呼痛让他看。 她也很怕黑,即使她从来不说,但季君皎也见过四下烛火熄灭,她身体一瞬的紧绷。 她不过是个爱哭爱笑,稍稍有些顽劣的姑娘罢了。 季君皎甚至想象不到,那般娇弱的肩膀,是如何担负起整个曜云生死存亡的责任的。 一点小伤都会喊痛的少女,在曜云百姓面前,从未喊过一声苦的。 ——季君皎心疼。 城楼下的少女,手持长剑,银色的冷刃在她的手中挽了个漂亮的剑花,就连周围的雨水都被劈成水珠。 她在想什么呢? 季君皎不知道。 雨势好像有停歇的趋势。 淅淅沥沥的雨水漫过马蹄,泛着冷意。 不知过了多久。 就在众目睽睽之下,就在无数双期盼渴切的目光中,秦不闻终是轻笑一声。 倨傲又洒脱。 随即,她扬眉面向耶律尧,一字一顿,声音沉沉:“是!九死而不悔。” 从前,秦不闻想要庇佑曜云,是因为想要守护那份若有似无的亲情,那是幼年失怙的她,唯一能够抓住的东西了。 所以,她拼了性命,一次又一次地,挡在曜云前头,无视那些百姓的嘲讽谩骂,不听文武百官的慷慨陈词。 但是现在,秦不闻突然发现,她释然了。 那所谓的“亲情”,对先帝的思念与承诺,其实对于身死两次的她而言,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可她仍旧要守着曜云的。 ——因为这一次,曜云有了她真正想要保护的人。 常言,君子死社稷。 季君皎是君子,但秦不闻不想让他死。 所以,她不假思索地上前一步,将他也庇护在身后。 她会护着曜云。 九死而不悔。 “曜云百姓辱你欺你谩骂于你,你皆是原谅!?” “满朝文武毁你参你弹劾于你,你也字字不提?” 耶律尧高声:“你戍守边关几载,浔阳城富庶肥沃,夜不闭户,上报朝廷功绩时,你半字不提,只说欺压百姓,浔阳各处苦你久矣。” “你杀敌无数,开通商道,连接各国商贸,京城七成国库填充,皆源于你,而你对外却只说是养兵喂马,居心叵测。” “秦不闻,你被骂了二十年,还要护着他们吗?” 秦不闻扬了扬眉:“千万人不知我境况,我便不在意这千万人口中的我。” “可这千万人中,亦有人为我谋划天下局,知我玲珑心。” “那这些人,本王便辜负不得。” 她不在意天下苍生,文武百官口中,对她的谩骂与指责。 她只知道,那无数人中,有人站出来,为她做了一个局,要她重回高位,要她受万人敬仰,清誉彰显。 ——她辜负不得。 雨停了。 正南方,终于有缕缕日光穿过那密不透风的乌云,投向天地。 有一缕缕的金光洒落在少女身上,就连她的发丝,仿佛都带了神性。 对面,千军万马。 耶律尧站在最前方,看着面前的红衣少女,许久,终于笑出声来。 你瞧,他认识的长安王,永远不会后悔。 鎏金色的眸中闪过情绪,耶律尧稍稍歪头,勾唇笑着:“当真不退?” 秦不闻也笑,夹着马腹上前一步:“半分不退。” 耶律尧微微颔首:“好。” 他抬起一只手,身后的千军万马都能看得清。 一旁的副将见状,神情严肃,蓄势待发:“殿下,我们要进攻吗?” 耶律尧笑着歪头,侧目看了副将一眼:“撤兵。” 副将以为自己听错了:“殿、殿下!?” 耶律尧的目光落在秦不闻身上:“长安王,孤撤兵不是因为怕了曜云,是因为守城的,是你秦不闻。” 漠北军队皆知,长安王秦不闻,是不可战胜的。 他再次挥挥手,不顾周围士兵的错愕震惊,高声道:“撤兵!” 长长的漠北军队,水雾褪去,马蹄声似雨,整备有力。 秦不闻就看着耶律尧整备兵马,准备离开的身影,她张嘴扬声:“耶律尧!” 马蹄顿住。 耶律尧牵着缰绳,微微侧目看向红衣少女。 秦不闻嘴角带着笑意,眉宇张扬洒脱:“你会成为漠北有史以来,最受鹰神庇佑的君王。” 耶律尧轻笑一声,只是朝她摆了摆手。 随即带着军队,大步离开。 万籁俱寂。 城楼之上,无一人出声言语。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有一缕缕光落在秦不闻身上,她微微转身,看向高处那人。 城楼之上,季君皎也回望着她,眸中带着清明与温柔。 ——那是他的长安王。 不知过了多久。 人群中,似乎终于有人回过神来。 “退、退了……” “退兵了!!漠北退兵了!!” “长安王退了漠北十万军队!!长安王胜了!!” “是长安王!!长安王回来了!!” “……” 起初,声音不算大,直到越来越多的人回过神来,无数在城门口看着的百姓奔走相告,神情兴奋,语气激动! 天光大亮,再无阴霾。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