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传闻(1/1)

作者:介山灵

为了稳住疯批夫君,我苦心竭力第171章 传闻

府里主子用早膳的时间,厨房的下人就已经开始拟中午的单子,挨个清点采买回来的食材。 小丫头正跟在管事的厨娘身后听训,一个穿素色褙子的年轻女人挎着食篮探头。 “哟,赵家妹子,怎么这个时辰才来,丫头,快把蒸屉里温着的包子和米粥装给你嫂子。” 小丫头应了一声接过食篮,那女子也不客气,倚着门框和厨娘闲话。 “顺子昨天半夜里发热,闹腾了半宿才睡下。我男人和公爹都在外头办事,婆婆又忙,我等喂他喝完药才找着空档来拿饭,多谢婶子你想着咱们。” “塞两根柴火到灶里的事儿,算不得什么。”厨娘客套地说,“李婶子帮着主子操持内院,她不忙谁忙呢,不像我们这些人,天天只围着油锅打转。” 李妈妈从刘琮开府时起就是府里管事大娘子,王府的下人们对她只有巴结的份,连带着外嫁进他们赵家的这个媳妇儿也享福,生了儿子后被分去最轻松的针线房不说,还一来就是个小管事。 “赵嫂子,给。”小丫头虽然刚被买进来不久,对王府内里的弯弯绕绕不怎么清楚,但眼色极快,只看自己师父的态度就明白这个赵嫂子是不能得罪的人。 赵家媳妇接过饭食也没急着走,反而向厨房的人打听起了寿宴的事。 “王爷的生辰不就在这个月吗,听我婆婆说是不打算办宴席了,照理说正好遇上升官和迁新房,喜上加喜的事儿,怎么就不办了呢?” 厨娘连连摇头,“办寿宴哪有那么简单。别的我不懂也不说,就光厨房这边,要等上头查清楚了,给我们宾客的忌口,提前定单子,试菜,再调减换菜,少说也要一个月。这会儿离正日子就十天了,哪里忙得过来。” “再说王爷一向不喜欢弄这些,我先前就估计今年也办不成。” 说到这个,她心里也不无遗憾。都说厨房油水多,可平日采买都有专人去办,王爷开府这么多年也没办过几次大的宴席,她是一点油星子都没见着。 不过想想半年前被王爷料理了的老伙计们,她或许是因祸得福了,有贼心没找着机会,不然自个儿这会儿都不知道在哪喝西北风。 “原来是这样。淑媛娘娘打理不了这些事,现在换王妃当家,她在京城,又是那个家世,我想以后府上肯定少不了请客送礼,这几年又时兴在厅堂放什么绣屏挂帘,年节里针线房那边也得忙活起来了。” 赵家媳妇状似无意地添上一句,“就是不知道王妃娘娘是什么喜好,要是犯了忌讳,怕惹主子不快。但这种事又不能随便打听,我正发愁呢。” “你就做些吉利的花样总不会出错,而且王妃娘娘脾气最好,这么多年没听说过打骂下人,赏赐也大方。虽然换了人管家,但一切照常就是了。再说你婆婆那才是主子跟前最得脸的呢,你问她不就行了。” “话是这么说,我总觉得” “这是谁,怎么站门口说话?” 赵家媳妇慌慌张张地截断了话回头,只见一个身量偏矮的鹅蛋脸丫头在两步外看着自己,也不知道她来了多久,黑亮的眼睛看得她心里发虚。 人虽然不认得,但她身上的湖绿色轻纱襦裙赵家媳妇认得,这是王妃身边大丫鬟的份例。 “姑娘,我是赵家的,在针线房做事,来拿早饭,跟妈妈闲谈几句。不耽误你们正事了,我先走了。”她识趣地让开身位,对厨房二人点头道别。 “纵秋姑娘,怎么是你过来,是早膳有什么不妥还是王妃有什么吩咐?”厨娘把手按在围裙上蹭过以后才去接纵秋手里的食盒。 “赵家的?是李妈妈那个赵家吗?” 不怪纵秋这话问得奇怪,李妈妈是个能干人,赵家两个男人都只沾她的光在王府打杂跑腿,说起赵家来谁也想不起他们。 “是,前两年才嫁过来,娃娃生病所以今天才晚了。” “要是严重的话让抱去外院找刘大夫看看吧。”纵秋没太在意,招呼她们送东西去主院。 “王妃想学着做长寿面,怕来厨房耽误你们做事,让先筛些面粉送过去,说先学着抻面呢。” 几人听后都乐了,“王妃还有这兴致,是打算给王爷做吧。” 纵秋努努嘴,“是啊,我说我也会做,王妃还嫌弃我手艺不好,特地吩咐了要带一个人去教她呢。” 厨房的人都各有职责在身上,王妃也没说这事儿多久能结束,于是厨娘就推了一把身边的小丫头。 “让这丫头去吧,她叫小春,虽然才学了没多久,做个长寿面肯定没问题。而且她年纪小,叫人看着也舒心,我们这些老婆子就不去王妃那儿现眼了。” “啊?我去啊?”小丫头每天窝在厨房,连几个管事的娘子都没见过,更别说王妃了。平时只在别人嘴里听说主院怎么样,王爷王妃又如何如何,真让她去,她心里直打鼓。 “那就你跟我去吧,多筛些面粉,我怕不够王妃玩的。” 小春抱着一小麻袋面粉低头跟着纵秋往主院走,一路上纵秋时不时问她几句,看出她的紧张后又大大咧咧地安慰道她。 “你别害怕,我们王妃又漂亮又温柔,只要你用心当差,保证什么事也没有。” “多谢纵秋姐姐。” 她脚步沉重,一条路仿佛走了十年才望见主院的门槛,跟着身边人绕过院中一棵繁茂的老树,隐隐听见一个死板的女声在说些什么。 进花厅时,小春差点在门槛处崴了脚,稳住身形跟着纵秋行礼。 “王妃,奴婢把你要的东西拿来了,这是厨房的丫头小春。” “先带她去耳房坐会儿吧,我忙完就过来。” 听见王昭萱说话,小春对纵秋和府里其他人的话信了一大半,的确难以想象有人会用这么温和的声音责骂别人。 她偷偷抬眼望去,主位上的女子美得惊心,怀中抱着的小公子正仰头用一双水润发亮的大眼睛看着她,不像是活人,倒像过年时集市上卖的仙女与童子画。 转身出门时才发觉厅中还站着几个面色端肃、穿戴体面的下人,想必之前听说的那位李妈妈也在其中。

关闭